您好,欢迎您

经肝动脉治疗(HAT)第一讲:原理与应用

2017年04月06日

编译:刘铭

来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一


HAT的基本原理

HAT是一种经肝动脉进行的局部治疗方式,可以进行放疗栓塞、化疗栓塞(TACE)、灌注化疗(HAI)等。这种治疗的最基本原理在于:肝细胞主要由门静脉供血,而肝转移灶主要由肝动脉供血。经肝动脉注入化疗药和栓塞剂后,通过两种作用抗肿瘤:药物的化疗毒性和栓塞剂引起的缺血缺氧。对HCC来说,因肿瘤对化疗药物不敏感,其主要依靠栓塞剂的缺血作用。而CRLM对化疗药物敏感,所以,进行动脉持续灌注能使细胞毒药物最大程度地直接作用于肿瘤,同时降低对肝细胞的损伤。另外,药物经过肝脏代谢后发生首关清除作用,减轻药物对全身其他器官的不良反应,也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肝动脉给予更大剂量的化疗药物。但是,由于胆管也是由肝动脉供血,所以,肝动脉化疗容易造成胆管损伤。


HAT的手段和药物选择


最早的肝动脉治疗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化疗药物的发展及器械的进步,如化疗泵的发明,肝动脉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肝动脉治疗可分为几种类型:传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cTACE)、可降解淀粉微球(DSM-TACE)、药物洗脱微球(HAT-DEB)等。后续文章中会有涉及。


肝动脉灌注化疗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到底选择使用哪种药物。所有化疗药物及分子药物都可以经肝动脉使用,如FUDR(氟脲苷,5-FU前体)、5-FU、MMC、CDDP、阿霉素、吉西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等。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FUDR经过肝脏代谢后首关清除达到95%,使得药物在转移灶内的浓度是肝细胞的15倍,是静脉浓度的100-400倍,是持续灌注应用最多的药物,尤其在美国。而最新的DEB治疗中,因为分子结构原因,一般使用伊立替康。



HAT的应用


HAT可用于肝脏R0切除后的辅助化疗,预防复发;可以用于不可切除患者的转化治疗;也可以用于晚期患者的维持化疗。可单纯应用,也可与静脉全身化疗联合使用。目前,全世界进行HAT治疗最好的中心为MSKCC、UPMC等。今后几期中,我们将推送HAT治疗CRLM的方法、经典文章、新进展等。


HAT的不足


限制HAT应用的最致命因素在于缺乏大型RCT研究。主要原因在于:


一、系统化疗的不断进步使得对照组设置很困难。既往研究中,试验组多为单纯HAI治疗,对照组多数是支持治疗或氟尿嘧啶类化疗。随着现代化疗药物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的广泛应用以及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的应用,试验组及对照组的治疗势必需要不断变化。


二、FUDR仅在美国常用,其他国家应用较少,各个中心的操作方法、用药种类及方式各不相同,很难开展多中心研究。


三、入组常常很困难,之前有项美国的多中心研究,25个中心入组109例患者用了9年时间,使研究结论缺乏说服力。


四、外科、消融的进步使得可切除的标准不断变化,标准治疗常常更改,试验组的治疗方式很难坚持。


所以,虽然有些前期小样本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后续往往难以进行大样本研究。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通通兔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