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ASCO 2015前瞻】“靶向治疗纪元”——肾癌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2015年05月15日

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可协助判断晚期肾癌靶向治疗的疗效

NLR检验非常方便,可以轻易的通过血常规计算而来。研究者选取靶向治疗开始时的基线NLR及治疗6周后的NLR为节点。研究结果提示开始治疗时NLR小于3的患者可获得更好的生存获益。治疗开始时NLR小于3,经靶向药物治疗6周后NLR仍小于3组患者的OS(30个月)较治疗开始时NLR大于3,经靶向药物治疗6周后NLR仍大于3组患者的OS(9.7个月)高出20多个月(P小于0.01)


2、肾癌患者VEGF-TKI耐药后的二线治疗:替西罗莫司Vs依维莫司

该研究纳入了90名一线VEGF-TKI治疗耐药后的转移性肾癌患者,二线治疗予替西罗莫司或依维莫司口服,结果提示:依维莫斯组及替西罗莫司组的PFS(约4.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依维莫斯组的OS(24.2个月)较替西罗莫斯组(12.1个月)的OS延长了一倍(P=0.047)。


3、肾癌患者PD-1/PD-L1抑制剂耐药后的靶向治疗

最近大热的PD-1/PD-L1抑制剂在肾癌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大有跻身晚期肾癌一线用药的趋势。该研究首次报道了在晚期肾癌患者中,一线采用PD-1/PD-L1抑制剂,二线换用靶向药物的生存数据。结果提示在二线换用VEGFR TKI或 mTOR抑制剂后,仍可取得约40%的疾病控制率。


4、舒尼替尼咋吃合适?

舒尼替尼是肾癌领域出现较早的多靶点靶向药物,具有强大的抗肿瘤活性,但随之带来的副作用不容小视。该II期临床研究提示,服2周停1周(2/1方案)相较于服4周停2周(4/2方案)能有效的减少舒尼替尼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同时对PFS及ORR没有影响。


5、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不推荐用于肾癌辅助治疗

ASSURE (E2805)是一项针对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揭示索拉非尼及舒尼替尼在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地位。遗憾的是,同之前的研究相同,该临床试验中这两种靶向药物较安慰剂并没有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DFS\OS)。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