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EGFR突变IB期肺腺癌: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前的化疗——一项临床难题

11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ADAURA试验已证实,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对已手术切除早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总生存期(OS)获益。然而,对于EGFR突变IB期(<4cm)腺癌患者,奥希替尼治疗前辅助化疗的作用尚不明确。本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估辅助化疗对高危IB期(<4cm)EGFR突变腺癌的临床影响,并分析了无复发生存期(RFS)和OS的预后因素。

研究背景:

NSCLC在所有可切除肺癌中约占25%~40%。尽管接受了根治性切除,这部分患者中仍有30%-55%会经历疾病复发。含铂辅助化疗显著改善了NSCLC患者的生存,但化疗带来的5年绝对生存获益有限。化疗在IB期NSCLC(肿瘤<4cm)中的作用仍不明确。多项研究表明,对于伴有高危特征的IB期NSCLC患者,辅助化疗是有效的,这些高危特征包括脏层胸膜侵犯、淋巴血管侵犯、组织学分化差或未分化、淋巴结取样不完整以及高级别组织学模式。    

EGFR突变与术后复发风险增加相关。既往研究表明,与EGFR 21L858R突变患者相比,EGFR 19Del患者的RFS显著更差。ADAURA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完全切除的EGFR突变IB至IIIA期NSCLC患者,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带来显著的OS获益。在辅助靶向治疗时代,如何优化辅助化疗的应用显得至关重要。尽管76%的II期至IIIA期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但仅有26%的IB期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IB期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曲线显示,无论是否使用化疗,奥希替尼组与安慰剂组的曲线都出现早期分离。对于IB期EGFR突变腺癌患者,辅助化疗与奥希替尼的最佳治疗顺序不明确。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韩国岭南地区12家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EGFR突变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IB期(T2aN0M0,肿瘤<4cm),分期依据为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八版TNM分期系统。

主要入组标准包括:(1)R0切除;(2)携带常见的EGFR敏感突变;(3)病理证实至少存在一项高危因素。本研究定义的高危因素包括:脏层胸膜侵犯、淋巴血管侵犯、以微乳头状为主要亚型或以实性为主要亚型。主要排除标准包括:接受肺亚叶切除的患者、无高危因素的患者,以及在辅助治疗阶段接受了奥希替尼的患者。本研究旨在评估辅助化疗对这部分高危IB期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RFS和OS的预后因素。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在178例患者中,42例(23.6%)接受了辅助化疗,136例(76.4%)未接受辅助化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吸烟史、体重指数(BMI)或肿瘤大小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辅助化疗组患者Del19发生率有升高趋势(64.3% vs. 48.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8)。

RFS和OS:辅助化疗组和非辅助化疗组的中位RFS分别为55个月和97个月(P=0.22)。值得注意的是,辅助化疗组的2年、5年和10年RFS率分别为71.4%、49.9%和35.7%,非辅助化疗组分别为78.9%、57.3%和49.9%(图1)。

图片17.png

图1 RFS(A)和OS(B)生存曲线

根据年龄、性别、ECOG评分、吸烟状况、BMI、肿瘤大小、EGFR突变类型、脏层胸膜侵犯、淋巴血管侵犯以及微乳头状/实性为主的组织学模式,辅助化疗对RFS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确定年龄≥60岁(HR 2.163,P=0.007)、淋巴血管侵犯(HR 1.842,P=0.02)和微乳头状/实性为主的组织学模式(HR 2.401,P=0.046)是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相反,超重患者(BMI≥25kg/m2;HR 0.591; P=0.04)的复发风险较低。 

讨论和结论:

本回顾性研究设计可能引入潜在的偏倚。倾向评分分析或许能提供更多结果。然而,辅助化疗组和非辅助化疗组的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ECOGPS评分和高危因素)具有可比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混杂因素的影响。此外,化疗组的患者数量相对较少(n=42),限制了统计学效力,难以检测出治疗组间较小的生存差异。  

尽管存在这些局限性,本研究提供了关于EGFR突变IB期(<4cm)高危腺癌患者在接受奥希替尼治疗前进行辅助化疗的有效性证据。虽然该研究并未证实辅助化疗能显著改善IB期(<4cm)EGFR突变NSCLC患者的RFS或OS,但这一观察结果引发了化疗在该亚组患者中作用的重要思考,尤其是在靶向治疗时代。若临床上计划进行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并且考虑到化疗在该情况下的额外获益不确定或微乎其微,临床医生或许可以考虑对部分IB期患者免除化疗。考虑到EGFR突变IB期腺癌的高复发率,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以确定哪类患者亚组可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

总之,对于伴有高危因素的IB期(<4cm)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辅助化疗的疗效尚不明确。需要开展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以评估辅助化疗在此类患者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Park SH, Park JH, Kim TH, et al. Adjuvant chemotherapy before osimertinib in EGFR-mutated stage IB lung adenocarcinoma: a clinical dilemma.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25 Sep 30;14(9):3542-3552. doi: 10.21037/tlcr-2025-348. Epub 2025 Sep 25. 

审批编号:CN-172746

过期日期:2026-03-24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