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古迪教授:强化骨保护治疗,延展mHSPC骨转移患者生存期与生活质量

10月1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CCMTV泌尿频道

图片11.png

专家简历

古迪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
英国皇家医学会注册医生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机器人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机器人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机器人外科学分会常委

近年来,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其中,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最常见的转移类型,晚期患者中发生率高达90%以上,不仅带来剧烈的癌性疼痛和活动受限,更可能引发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SREs),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期2。骨靶向药物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能够为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1。在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这一关键治疗窗口期,早期、规范地应用骨靶向药物,对延缓SREs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本期CCMTV特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古迪教授,全面剖析mHSPC骨转移的疾病负担与治疗策略。现将古迪教授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疗经验总结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临床上有哪些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早期诊断策略?

古迪教授

随着前列腺癌在中国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其作为恶性肿瘤的威胁性日益凸显。调查研究显示,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可超过90%1。骨转移一旦发生,将引发骨相关事件(SREs),包括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随着疾病的进展,这些骨相关事件可进一步导致患者疼痛加重、活动障碍,最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发现骨转移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总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高危人群筛查:伴有骨痛或病理性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高钙血症、脊髓或神经压迫、tPSA≥10 ng/ml、Gleason评分≥8分,或临床分期≥T3期的患者,都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高危人群,需重点关注骨转移风险,定期进行相关检查3

2.症状监测:关注骨痛(尤其是脊柱、骨盆、股骨等部位的持续性钝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以及高钙血症、贫血等全身症状。早期骨转移可能无明显症状,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3

3.骨代谢标志物检测:血碱性磷酸酶(AL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指标可反映骨代谢状况和肿瘤进展。尤其是PSA倍增时间(PSADT),对预测骨转移风险具有重要价值。较短的PSADT(如<3个月)是高度提示转移的危险信号。ALP作为成骨细胞活动的标志,其水平升高可间接反映骨骼的修复或破坏过程,为骨转移提供辅助诊断依据。然而,这些血清学标志物敏感性与特异性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3

4.影像学检查:骨扫描(SPECT):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可检测全身骨骼的异常放射性浓聚,但存在假阳性可能,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MRI:对骨髓腔内早期转移灶的诊断准确性高,尤其适用于脊柱等部位的评估,可清晰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及软组织受累情况。PET-CT:能灵敏地显示骨髓微转移灶,尤其是68Ga-PSMA PET-CT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SPECT后的进一步检查手段3

5.病理活检:对于SPECT发现的孤立性骨病灶或影像学无法明确诊断的情况,可通过骨穿刺活检获取病理标本,明确是否为骨转移3

6.总而言之,早期发现骨转移并及时干预,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目标。这不仅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还能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图片12.png

针对初诊伴有骨转移的mHSPC患者,有哪些临床治疗策略?

古迪教授

1.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是mHSPC治疗的基础,通过抑制睾丸和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控制肿瘤生长。常见的方法有手术去势,即切除睾丸以降低雄激素水平;还有药物去势,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拮抗剂等药物抑制雄激素分泌1

2.联合强化治疗方案,主要有三大类联合策略。第一类:新型内分泌治疗(NHT)。如阿比特龙、恩扎卢胺、阿帕他胺等1。它们的作用机制比传统ADT更深入,能更全面地阻断雄激素信号通路,显著改善生存4,5。第二类:化疗治疗,如多西他赛,能通过干扰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来发挥作用,是晚期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1。第三类:三重强化治疗(ADT+NHT+多西他赛),旨在从雄激素剥夺和细胞毒性两个途径同时强力打击肿瘤1

3.骨靶向药物:NCCN36和CSCO47等国内外权威前列腺癌指南均推荐患者发生骨转移时,使用骨靶向药物,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破坏,降低骨相关事件的发生风险,同时对缓解骨痛也有积极作用。骨靶向药物是一类旨在缓解因骨转移引起的SREs药物的总称,也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1,目前主要有地舒单抗和双磷酸盐两类药物。地舒单抗作为骨靶向药物,对延缓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的SREs发生具有显著效果1。多项研究证实,地舒单抗能有效推迟首次SREs发生,降低风险,并延缓中重度疼痛的出现1

对于mHSPC骨转移患者,如何能把握骨转移治疗的黄金窗口期?

古迪教授

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临床医生应及时发现并进行准确诊断。然而,骨转移患者可能表现为有症状或无症状,甚至部分患者已经发生了骨相关事件1。尽管如此,仍可以通过采用骨靶向药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争取时间。


前列腺癌骨转移通常以成骨性表现为主,但破骨细胞被激活是所有骨转移发生的重要先决条件1。早期使用骨靶向药物不仅可以减少肿瘤对骨骼的破坏,有利于已受损的骨骼的修复,从而改善患者的骨骼健康。在骨靶向药物中,地舒单抗可与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 结合,RANKL 刺激破骨细胞活性升高,地舒单抗通过抑制 RANKL 的活性,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1。一项全球多中心大型III期临床研究对比了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治疗有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与唑来膦酸相比,地舒单抗延缓首次SRE发生时间3.6个月,降低SRE发生风险18%8;同时,地舒单抗还可减少再次发生SRE风险18%8。相较于唑来膦酸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的地舒单抗更为便捷。随着地舒单抗纳入国内医保目录带来的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更多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可以接受到更好的骨靶向药物治疗。需特别强调的是,由于内分泌治疗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长期使用地舒单抗不仅有助于预防SREs,还能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状况,对患者整体骨骼健康也具有积极影响1

图片13.png

总结

mHSPC是前列腺癌全程管理的重要时期,对于初诊伴有骨转移的mHSPC患者,治疗需采取综合策略:以雄激素剥夺治疗(ADT)为基础,结合新型内分泌治疗、化疗或三重强化方案多途径打击肿瘤1;同时,骨靶向药物如地舒单抗的应用至关重要,能有效抑制骨破坏、降低SREs风险,并改善骨质疏松,早期使用骨靶向药物可延缓疾病进展、提升骨骼健康,对整体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参考文献

1.南方护骨联盟前列腺癌骨转移专家组.前列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23 版)[J/OL].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23,17(3):201-208.
2.Giorgio Gandaglia,et al. Eur Urol. 2015 Aug;68(2):325-34.
3.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肿瘤杂志, 2021, 43(10):1016-1026.
4.Sweeney CJ, et al. Lancet Oncol. 2023;24(4):323-334.
5.Armstrong AJ,et al. J Clin Oncol. 2022;40(15):1616-1622.
6. NCCN.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Prostate Cancer (Version.2025)[EB/OL].[2025-03-20].https://www.nccn.org/guidelines/guidelines.
7.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5版).
8.Fizazi K, et al. Lancet, 2011, 377(9768): 813-822.

本平台致力于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丰富的医学信息。请注意,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也不应被用作诊疗指导。如果将这些信息用于非医学信息了解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此外,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描述和观点。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W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