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从“不可切”到“可治愈”:胡逸人教授谈肝癌多学科精准治疗的中国路径

11月0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肝癌治疗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从单一外科手术到多学科协作(MDT),从传统局部治疗到系统性免疫与靶向联合,越来越多晚期患者正因精准治疗实现“从不可切除到可切除、从延长生存到临床治愈”的跨越。


作为温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浙江省复杂肝癌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负责人,胡逸人教授长期致力于肝癌的外科创新与综合治疗探索。围绕我国肝癌规范化诊疗的最新进展、“靶免”“介靶免”新模式的临床价值,以及外科转化治疗的未来方向,【肿瘤资讯】特邀胡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期特邀专家——胡逸人 教授

胡逸人 教授
温州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温州市人民医院 副院长 普外科主任
浙江省复杂肝癌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负责人
温州市肝胆结石专病中心负责人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腔镜与机器人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常委
浙江省数理医学分会肝胆胰肿瘤专委会常委
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温州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温州市551人才

肝癌治疗迈入“MDT—精准化—系统性”新时代,“靶免”与“介靶免”联合为外科转化带来新机遇

胡逸人教授:当前,我国肝癌治疗已进入“MDT—精准化—系统性”的新阶段:术前评估更加精准,外科技术不断微创化,MDT协作逐步成为常态。其中,以 PD-1/PD-L1抗体为基石、联合靶向药物的“靶免”方案,已成为系统治疗的核心策略,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结局。

靶免联合:一线治疗主流趋势

免疫治疗与靶向药物的联合已被多项Ⅲ期研究证实,能显著延长总生存期(OS)、提高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在BGB-A317-211研究中,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一线治疗的ORR达到38.7%,1年OS率高达88.6%,≥3级不良反应率仅28.1%,安全性良好。这种较低毒性使患者能够更好地耐受并坚持治疗,为后续的手术转化及局部联合治疗奠定基础。

“靶免”联合不仅丰富了一线治疗选择,更推动了晚期患者向“可切除”转化,为外科医生拓宽手术窗口提供了坚实的药物支持。

介靶免联合:拓展转化治疗新路径

对于巨大肿瘤、伴癌栓或血供丰富的中晚期HCC患者,单纯系统治疗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肿瘤退缩效果,局部治疗[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 联合PD-1+TKI等系统方案的“介靶免”模式应运而生。多项真实世界及探索性研究显示,“介靶免”联合可显著提升缩瘤幅度、提高局部控制率,同时对肝功能的影响可控,有助于实现降期转化、R0切除及长期缓解。国内学者提出的“王炸组合”——HAIC+靶免方案,已在部分中心成为常规实践,即使在>10 cm巨大肿瘤或伴门静脉癌栓的患者中亦取得较高缓解率,凸显了其在临床转化治疗中的价值。未来,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有望进一步验证“介靶免”模式的标准化路径,并探索其在围手术期或高复发风险人群中的应用前景。

外科价值:拓宽可切除边界与术后防复发

“靶免”及“介靶免”方案能够有效缩小病灶、改善肝功能储备、提高R0切除率,打破了以往“不可切”的治疗边界,为晚期患者带来了治愈希望。

此外,免疫治疗在围手术期及术后辅助治疗中的探索,亦有望降低复发风险、延长无复发生存期(RFS),并进一步改善OS。

在MDT团队中,外科医生的角色也在重塑:不仅是“切除者”,更是“全程管理者”——通过影像学及肝功能动态评估,在最佳时机介入手术,实现“先控后切”“切后防复发”的系统化管理目标。

“精准拆弹”与“T+1+α”策略:为更多不可切除患者创造治愈可能

胡逸人教授:所谓“精准拆弹”技术,主要包括三维重建、荧光腹腔镜和术中超声三个关键环节。通过这些技术,我们可以让复杂的手术过程实现可视化、可规划化,相当于为外科操作加装了“GPS导航”,能够安全、精准地切除紧贴大血管的疑难肿瘤。

我们的改良ALPPS促肝增生技术,则解决了“剩余肝脏体积不足”的难题。通过“两步切肝法”,第一步在腹腔镜下阻断病侧门静脉,并通过在病肝与健康肝之间离断或消融,使健康肝快速增生;第二步再完成病肝切除。该技术为巨大或单侧多发肝肿瘤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手术机会。

至于“T+1+α”转化治疗策略,则是一套灵活高效的“组合拳”:以免疫+靶向治疗(T)为基础,至少1个周期(1),再联合TACE、HAIC、放疗或消融等局部治疗(α)。这种多维联合能针对患者病情个体化设计方案,高效缩小肿瘤,实现转化治愈的目标。

“精准赋能”理念,助力科室发展与医院管理升级

胡逸人教授:在科室管理层面,我认为“精准赋能”是核心。

第一是赋能人才:搭建发展平台,培养具有“绝活”的亚专业人才梯队;

第二是赋能技术:鼓励临床创新,让新技术、新理念更快地惠及患者;

第三是赋能流程:通过优化MDT与加速康复(ERAS)等流程,全面提升诊疗效率与患者体验。

在医院管理层面,则应注重平台化整合。

一是整合学科:打破科室壁垒,建设MDT中心等交叉平台,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学科群”;

二是整合资源:促进院内外协作,打造开放共享的科研与创新平台;

三是整合服务:以患者为中心,构建全流程、连续性的诊疗与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温度。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Lind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