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EarlyMIND研究:欧洲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为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R/R DLBCL提供有力循证

10月0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尽管标准一线治疗方案(R-CHOP)可带来较好的疗效,但仍有约40% 的患者进展为复发/难治(R/R)性DLBCL[1,2]。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的出大大改变了R/R DLBCL的治疗格局。然而,对于不适合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或因年龄、合并症等原因不符合CAR-T细胞治疗条件的患者而言,仍迫切需要有效且易于获取的治疗新选择。


坦昔妥单抗作为全球范围内首款获批DLBCL的CD19单抗,凭借其在L-MIND临床研究中的优异表现获批上市[3],成为该群体的重要治疗选择。近日,Haematologica期刊发布了一项欧洲大型真实世界研究——EarlyMIND研究结果[4],为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R/R DLBCL提供了新的循证证据。


图.png

EarlyMIND研究:聚焦坦昔妥单抗真实世界疗效

EarlyMIND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非干预性研究,旨在评估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用于R/R DLBCL 患者2-4线治疗的真实世界疗效和治疗模式。

该研究从法国的28个中心招募了196例接受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二线、三线或四线治疗的R/R DLBCL患者(全分析集),其中,符合方案集(PP集)186例(在6个月内至少进行一次疗效评估)。研究人群分为两个队列:接受坦昔妥单抗二线治疗的患者(2L队列,N=105)和接受坦昔妥单抗三线或四线治疗的患者(3L+4L队列,N=81)。

主要终点是最佳客观缓解率 (bOR)(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 [PR])。次要终点包括各队列bOR、缓解持续时间(DOR)、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无事件生存期、疾病控制率、至下次治疗时间以及治疗模式。并根据原发性难治/非原发性难治、ECOG PS评分(<2 vs. ≥2)、国际预后指数 (IPI) 评分 (<3 vs. ≥3)、DLBCL 细胞来源(生发中心 B 细胞样 [GCB];GCB vs.非 GCB)以及缓解类型(CR vs. PR vs.无缓解)进行探索性亚组分析。

基线特征

患者中位年龄为 78 岁(范围:32-93 岁)。80.1% 的患者年龄 ≥ 70 岁,<10% 的患者年龄 < 60 岁。三分之二的患者(66.7%)ECOG PS 为 0 或 1,73.1% 的患者 IPI 评分为高或中高。大多数患者(68.3%)为非特指型(NOS)DLBCL,10.8%为双或三打击DLBCL。71.2%的患者为原发难治或早期复发性DLBCL,其中 60.2% 为原发难治性DLBCL。

表1. PP集患者基线特征

表1.jpg

疗效数据

中位随访8.2个月(IQR,3.6-13.4个月),PP人群bOR为46.8%(95% CI:39.4-54.2)。2L队列患者的bOR为50.5%(95% CI:40.55-60.38),3L+4L队列患者的bOR为42.0%(95% CI:31.09-53.46)。总体而言,186 名患者中有 54 名(29.0%)获得 CR(2L 队列中 32/105 [30.5%],3L + 4L 队列中 22/81 [27.2%]),33 名(17.7%)获得 PR 或 bOR(2L 队列中 21 名,3L + 4L 队列中 12 名)(图1)。

图2.jpg

图1. PP集人群以及2L队列患者和3L+4L队列患者最佳客观缓解率

PP 患者中位 OS 为 10.0 个月(95% CI:8.4-13.4),中位 PFS 为 4.7 个月(95% CI:3.6-6.0)(图 2A、B)。2L患者中位 OS 和 PFS 分别为 10.6 个月(95% CI:9.4-17.0)和 5.4 个月(95% CI:4.0-7.8),3L+4L 患者中位 OS 和 PFS 分别为 8.2 个月(95% CI:4.8-13.8)和 3.6 个月(95% CI:2.6-6.0)。

图3.jpg

图2. PP集人群及2L队列患者和3L+4L队列患者OS(A)和PFS(B)

至少达到PR的患者中位DOR为13.4个月(图3),达到CR的患者中位DOR未达到。至下次治疗的中位时间为3.8个月。截至数据截止时间,81例患者仍持续生存,其中44例(54.3%)仍在接受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

图4.jpg

图3. PP集人群及CR/PR人群缓解持续时间

治疗模式分析

在186例患者中,105例(56.5%)患者在接受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前接受过一线治疗,54例(29.0%)患者接受过二线治疗,27例(14.5%)患者接受过三线治疗。在总体人群中,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前最常接受的一线治疗方案是含蒽环类的方案(R-CHOP或R-CHOP样方案)(52.7%),其次是R-miniCHOP或R-mini-CHOP样方案(30.1%)。3L+4L队列中接受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的患者大多数在二线接受过低强度化疗方案(R+化疗)(48.1%)(主要为R-吉西他滨、奥沙利铂),38.3%接受过高强度化疗方案(R-阿糖胞苷±铂)。 

仅13例患者(7.0%)在接受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前接受了CAR-T细胞治疗,其中大多数患者三线治疗接受CAR-T细胞疗法。从CAR-T细胞输注到联合治疗的中位时间为4.4个月。5名患者在接受坦昔妥单抗治疗后立即接受了 CAR T 细胞治疗,主要在 2L 队列中,即在接受坦昔妥单抗+来那度胺联合治疗后。
 
36% 的患者在接受他法西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后接受了新的治疗方案,主要见于二线治疗队列(58.7%)。三分之二(67.2%)的患者接受了一线治疗,28.4% 的患者接受了二线治疗,3%(4.5%)的患者接受了最多三线治疗。

探索性亚组分析

ECOG PS <2的患者在总体人群和两个队列中均具有更高的bOR、OS和PFS(表2)。非原发难治性患者在总体人群中具有更高的bOR、OS和PFS(表2)。未观察到基于细胞来源的疗效终点的统计学显著差异。

表2. 亚组分析疗效终点

表.jpg 
总体而言,131例早期进展患者中,53例(40.5%)患者达到bOR;在53例晚期复发患者中,34例(64.2%)患者达到bOR。早期进展患者中,27.5%达到CR,而晚期复发患者中,CR率为34%。早期进展患者与晚期复发患者的bOR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036)。
 
CR 患者的 OS 和 PFS 明显优于 PR 患者(P <0.0001)(图 4)。CR 患者的中位 OS 和中位 PFS 未达到,而 PR 患者中位OS和PFS分别为 13.8 个月和 7.8 个月。CR 患者的 DOR 亦显著高于 PR 患者(P <0.0001),CR 患者中位 DOR 未达到,而 PR 患者的 DOR 为 4.2 个月。

图5.jpg

图4. PP集人群以及CR/PR患者OS(A)和PFS(B)

结语

EarlyMIND研究作为目前欧洲规模最大的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强有力地证实了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在 R/R DLBCL 治疗中的可靠疗效。为不适合ASCT或CAR-T细胞疗法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有效且重要的替代选择。尽管入组患者为体弱且具有高风险疾病特征的人群,但研究结果仍显示出明确的临床获益,尤其对于获得CR的患者,其生存获益更为显著。EarlyMIND研究的积极结果进一步巩固了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在 R/R DLBCL 治疗格局中的关键地位,未来将为更多R/R DLBCL患者带来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elva


参考文献

1.  Tilly H, Gomes da Silva M, Vitolo U.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Ann Oncol. 2015; 26:Suppl 5-v125.
2.  Camicia R, Winkler HC, Hassa PO. Novel drug targets for personalized precision medicine in relapsed/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 comprehensive review. Mol Cancer. 2015; 14:207.
3.  Salles G, Duell J, González Barca E. Tafasitamab plus lenalidomide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L-MIND): a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single-arm, phase 2 study. Lancet Oncol. 2020; 21(7):978-988. 
4.  Brisou G, Paillassa J, Bernard S, etal. Clinical benefit of tafasitamab plus lenalidomide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real-world data from the EarlyMIND study. Haematologica. 2025 Oct 1;110(10):2400-2412.

 

评论
10月10日
郭忠强
曲沃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坦昔妥单抗作为全球范围内首款获批DLBCL的CD19单抗,凭借其在L-MIND临床研究中的优异表现获批上市[3],成为该群体的重要治疗选择。
10月10日
栗小玲
邯郸市第一医院 | 神经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0月10日
尹青
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 | 病理科
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在 R/R DLBCL 治疗中的可靠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