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CSH】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两例ALL复杂病例全程管理带来的实践启示

09月25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京华金秋,万众瞩目。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血液学学术会议于2025年9月12日~14日在北京盛大召开。

秉承“传承·创新·融合·卓越”之崇高精神,本次大会将融汇全球血液学前沿智慧,贯通基础研究、临床实践与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不仅如此,大会还致力于铸就国家级的学术交流殿堂,打造世界瞩目的“中国窗口”,在思想的碰撞与交融中,为健康中国宏伟蓝图谱写壮丽新篇。

为帮助大家进一步掌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领域的新进展,【肿瘤资讯】特将ALL专场中的典型病例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病例1

病例1为女性患者,32岁,因“皮肤瘀斑、乏力”于2022年4月2日就诊。

入院后查体及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WBC)计数高达48.82×10⁹/L,血红蛋白(Hb)112g/L,血小板(PLT)计数为17×10⁹/L。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检查示骨髓增生活跃,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84.5%。免疫分型结果显示,65.4%的幼稚细胞群体表达CD34、CD10、CD19、CD79a、CD22及CD33,符合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表型。

遗传学检测方面,染色体核型分析可见 46, XX, t(9; 22)(q34; q11),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到 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90%),并通过多重PCR鉴定出其转录本类型为 e1a2(P190)。此外,二代测序(NGS)发现 SRSF2基因突变(42.5%)。

初步诊断

Ph+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

治疗经过与疗效监测

初期治疗(2022年5月-10月): 患者接受了以第三代TKI奥雷巴替尼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先后联合VP方案及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期间,患者骨髓中的BCR-ABL1融合基因的水平持续阳性,波动于0.78%~3.09%。

挽救治疗 - CAR-T细胞疗法(2022年12月): 鉴于MRD持续阳性,患者接受了FC方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预处理后,于12月6-7日回输了CD19 CAR-T细胞。治疗后,患者的MRD水平得到显著控制,骨髓BCR-ABL1水平也降至0.11%的低水平。

巩固/维持治疗及复发(2023年1月起): 为巩固疗效,患者在CAR-T细胞治疗后继续接受奥雷巴替尼联合贝林妥欧单抗的治疗,并于2023年1月起加用长效干扰素。尽管初期流式MRD维持阴性,但BCR-ABL1融合基因始终未能转阴。自2023年4月起,监测到外周血BCR-ABL1水平开始回升(0.26%),出现分子学复发迹象。随后,该患者的骨髓及外周血的BCR-ABL1水平均呈持续上升趋势,至2023年10月,骨髓水平升至0.54%,外周血升至0.69%。

IMG_5786.png

病例分析与思考

本病例呈现出一个值得关注的临床现象:在分子学复发过程中,患者外周血中的BCR-ABL1转录本水平一度高于骨髓。这一现象引发了临床思考:在流式MRD阴性而融合基因持续阳性的情况下,BCR-ABL1融合基因是否可能主要存在于外周血的成熟细胞中,从而导致了这种特殊的MRD分布模式。
综上所述,该病例完整地展示了一例年轻Ph+ B-ALL患者在标准靶向及免疫治疗后面临MRD持续阳性,虽经CAR-T细胞治疗获得深度缓解,但最终仍出现分子学复发的复杂诊疗过程,其独特的MRD监测模式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启示。

病例2

患者于2021年11月23日因“头晕、乏力一月,加重一周”就诊。

入院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WBC)4.16×10⁹/L,血红蛋白(Hb)55g/L,血小板(PLT)27×10⁹/L,提示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象:骨髓涂片可见83%的原始细胞,髓过氧化物酶(POX)染色阴性。

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64.1%的幼稚细胞群体表达CD19、CD10、CD22 (99.9%)、HLA-DR、CD38等B淋巴系抗原,符合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免疫表型。

遗传学:染色体核型分析为46,XX(正常女性核型),融合基因筛查及RNA测序(RNA-Seq)均为阴性。

初步诊断

Ph- B-ALL

详细治疗经过与疗效评估

诱导治疗及并发症(2021年12月):于12月1日开始接受IVD方案(伊达比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化学治疗.化疗后患者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并发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大肠杆菌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经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

早期缓解及MRD状态(2021年12月):诱导化疗后,于12月9日桥接了为期14天的贝林妥欧单抗治疗。于12月21日评估疗效,结果提示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且MRD阴性。

缓解后巩固与强化治疗(2022年1月 - 2022年10月):为巩固疗效,患者先后接受了多周期治疗,包括两个周期的贝林妥欧单抗巩固治疗。

此后,接受了五周期大强度的Hyper-CVAD方案(A、B方案交替)进行强化治疗,并再次接受了为期16天的贝林妥欧单抗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及后续维持(2022年12月 - 至今):考虑到疾病的复杂性,患者于2022年12月26日接受了CD19 CAR-T细胞输注作为巩固治疗。CAR-T细胞治疗后,患者继续接受了包括一周期Hyper-CVAD-A方案及后续的VP方案、甲氨蝶呤(MTX)等多次调整的化疗。经过上述系列治疗,截至本次报告,患者仍处于MRD阴性状态。

IMG_5792.png

病例分析与思考

本病例为一例初诊Ph- 性B-ALL患者,其诊疗全程具有以下特点:1)诱导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感染并发症;2) 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后达CR且MRD阴性;3) 治疗方案经历了化疗、靶向治疗、强化化疗及CAR-T细胞免疫治疗等多线、多模式的综合应用;4) 最终,通过长程、复杂的综合治疗策略,患者成功实现了并维持着MRD阴性的深度缓解状态。

责任编辑:Cherry
排版编辑:Cherry



评论
09月26日
陈州华
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