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黄刚教授:聚焦BTKi不耐受痛点!泽布替尼为R/R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提供兼顾疗效与安全性的新选择

09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惰性B细胞淋巴瘤是一类生长缓慢的淋巴系统肿瘤,涵盖多种亚型,主要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边缘区淋巴瘤(MZL)及套细胞淋巴瘤(MCL)等。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疾病进展相对平缓,生存期通常较长,但多数患者难以彻底治愈,需长期管理以控制病情。既往研究已初步显示,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在对其他BTKi不耐受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1]

BGB-3111-215研究近期评估了泽布替尼在对阿可替尼治疗不耐受的复发/难治性(R/R)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2]。【肿瘤资讯】特邀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黄刚教授,对该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解析与点评,详情如下。

图片1.png

高疾病控制率,低不耐受事件复发率:泽布替尼重塑R/R惰性B细胞淋巴瘤治疗格局目

BGB-3111-215研究是一项II期临床试验,纳入既往接受阿可替尼治疗不耐受的CLL/SLL、WM、MZL和MCL患者。研究的排除标准为因疾病进展(而非不耐受)而停止既往BTKi治疗的患者。

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泽布替尼160mg口服(PO),每日两次(BID),或泽布替尼320mg PO,每日1次(QD)治疗。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安全性,评估依据为阿可替尼不耐受相关不良事件的复发情况及严重程度变化;次要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泽布替尼疗效。

截至2024年5月1日,该研究共纳入35例经阿可替尼治疗不耐受的患者(CLL/SLL,n=27;WM,n=4;MCL,n=2;MZL,n=2),中位年龄为71岁(范围51~87岁);既往治疗线数的中位数为2(范围1~6)。其中,23例(65.7%)患者接受了泽布替尼160mg PO BID治疗,12例(34.3%)患者接受了泽布替尼320mg PO QD治疗。

入组患者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8.9个月。在32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疾病控制率为93.8%(95%置信区间[CI]79.2%~99.2%),其中13(40.6%)例患者的最佳疗效为疾病稳定(SD),17例患者(53.1%)达到优于SD的缓解(图1)。

图片2.png

图1.研究者评估的治疗持续时间对应的患者最佳缓解情况

在入组患者基线时报告的48起阿可替尼不耐受事件中,最常见的事件包括关节痛(n=7)、肌痛(n=6)、头痛(n=5)及皮疹(n=4)等。

在泽布替尼治疗后,33起(69%)既往发生的阿可替尼不耐受事件未再复发;在患者层面,23例(66%)患者未出现任何阿可替尼不耐受事件的复发。在15起复发的不耐受事件中,无事件的严重程度升高,其中8起事件的严重程度降低、7起事件的严重程度与既往持平。研究中共有3例患者因不耐受事件复发而停用泽布替尼,事件分别为肌痛、皮疹、腹泻,且复发时严重程度均与既往持平(图2)。

图片3.png

图2.入组患者经泽布替尼治疗后的阿可替尼不耐受事件复发情况

综合上述研究数据,在既往对阿可替尼不耐受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泽布替尼展现出稳定的疗效与可控的安全性。因此,对于阿可替尼治疗不耐受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换用泽布替尼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专家点评

黄刚 教授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行政负责人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韶关市医师协会血液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青年医师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免疫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干细胞及免疫细胞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罕见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委员
擅长于各种血液病,特别是恶性血液病(如急性、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以及恶性血液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1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EJMC、MJHID、JINT MED RES 等杂志发表 SCI论文6篇,主编血液病专著2部

黄刚教授点评:
惰性B细胞淋巴瘤以病程迁延为显著临床特征,多数患者在临床实践中难以实现彻底治愈,需依赖长期治疗控制病情。同时,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且复发后患者的预后较差。基于此,探索并建立更为优化的治疗策略,已成为当前惰性B细胞淋巴瘤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高选择性BTKi,其核心优势在于对BTK靶点的高亲和力与特异性,从而提升了药物的耐受性,并为保障长期疗效提供了分子基础。该研究聚焦阿可替尼不耐受的R/R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泽布替尼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精准、更具针对性的循证依据。

在疗效方面,32例可评估疗效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高达93.8%,其中53.1%的患者达到优于SD的疗效,40.6%的患者维持SD。这些数据表明,即便患者此前因不耐受中断阿可替尼治疗,换用泽布替尼后仍能实现快速且有效的疾病控制,从而延缓病情进展。

安全性方面,经泽布替尼治疗后,66%的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耐受事件复发。这说明泽布替尼可使超半数R/R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摆脱既往不耐受困扰,不再因疼痛、皮疹等症状影响治疗依从性。此外,在15起复发的不耐受事件中,8起事件严重程度降低、7起事件严重程度与既往持平,无任何事件的严重程度较既往升高,避免了因不耐受事件加重导致的治疗风险,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总之,该研究证实了泽布替尼在阿可替尼不耐受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兼具良好疗效与安全性的优势。该研究结果不仅为临床痛点提供了明确循证解决方案,更从“疗效持续性”与“安全可控性”双维度,精准契合了惰性淋巴瘤的核心诊疗需求。相信随着更多循证证据的积累,泽布替尼将成为惰性B细胞淋巴瘤诊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1] Shadman M, Flinn IW, Levy MY, et al. Zanubrutinib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B-cell malignancies intolerant of previous Bruto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 the USA: a phase 2, open-label, single-arm study. Lancet Haematol. 2023 Jan;10(1):e35-e45.
[2] Mazyar Shadman, Ian W. Flinn, Moshe Y. Levy, et al. Zanubrutinib is Well Tolerated and Effective in Acalabrutinib-Intolerant Patients with B-cell Malignancies. Blood 2024; 144 (Supplement 1): 463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Grad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