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五年“泽”及,“布”局未来!MCL“全程管理”蓝图解构——含新一代BTK抑制剂方案成为治疗基石

09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具有临床和生物学异质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尽管传统一线治疗方案可使MCL患者获得较高的缓解率,但多数患者仍面临复发。


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MCL的全程管理中显示出重要价值。基于其高选择性和良好的安全性,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的无化疗方案在MCL一线治疗中展现了高效、深度且持久的缓解。同时,初步研究表明泽布替尼用于MCL维持治疗同样可行且耐受性良好,能够巩固疗效,实现长期的疾病控制。这些循证依据支持泽布替尼作为优化MCL患者从诱导到维持全程治疗的重要选择。正值泽布替尼于国内获批上市五周年之际,【肿瘤资讯】特将其治疗MCL相关要点进行整理,详情如下。

告别高强度化疗?ZR方案一线治疗MCL,实现高MRD阴性率与卓越生存

对于年轻、体能状态良好的初治MCL患者,传统的治疗模式为高强度化学免疫疗法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巩固。然而,该方案毒性显著,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近年来,BTK抑制剂的出现,为MC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其应用已从复发/难治性(R/R)场景逐步拓展至一线及维持治疗,对优化MCL全程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共价BTK抑制剂,其分子设计旨在最大化BTK靶点占有率并最小化脱靶效应。这一特性使泽布替尼在临床前模型和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特征,尤其是在心血管安全性(如房颤和出血风险)方面,与一代BTK抑制剂相比具有潜在优势。

基于其在R/R MCL中的良好表现,泽布替尼正被积极探索用于一线治疗。一项前瞻性II期临床试验(ZR研究, NCT05504603)评估了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ZR方案)在初治MCL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在39例中位年龄为61岁的患者中,经过3个周期的治疗,缓解率(ORR)为94.9%完全缓解率(CRR)为84.6%。完成5个周期诱导治疗后,在36例疗效可评估患者中,CRR达到100%。在15例微小残留病(MRD)情况可评估的患者中,86.7%的患者达到了MRD阴性。经过中位22.6个月的随访,研究的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94.9%和100%

安全性数据显示,该方案在初治MCL患者中的耐受性良好,未报告房颤或严重出血事件。这些数据提示,基于泽布替尼的无化疗方案能够为初治MCL患者带来快速、较深的缓解,为替代传统高强度化疗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1]

锁定缓解,续航PFS!泽布替尼单药作为MCL维持治疗初步结果公布

在MCL的治疗中,诱导缓解后的疾病控制对于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至关重要。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已被证实可延长MCL患者的PFS。随着BTK抑制剂在一线治疗中的应用,其在MCL维持治疗阶段的角色也成为研究热点。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评估了泽布替尼作为MCL维持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纳入了19例经诱导治疗达到缓解的MCL患者(12例初治MCL患者,7例R/R MCL者)。

在初治患者队列中,中位随访27.5个月,中位PFS和OS均未达到,1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80.8%和90.9%。在R/R MCL患者队列中,中位随访47.5个月,中位PFS和OS亦未达到,1年PFS率和OS率均为85.7%

安全性方面,在研究维持治疗期间观察到的不良事件主要为1-2级血液学毒性,整体耐受性良好。该研究的初步数据表明,泽布替尼用于MCL的维持治疗是可行的,并可能为患者带来持续的疾病控制[2]

贯穿MCL治疗:泽布替尼奠定“无化疗”基石,BTKi联合策略引领精准治疗新浪潮

基于上述研究数据,从一线无化疗诱导治疗到缓解后的长期维持治疗,泽布替尼在MCL的全程管理中均展现出其应用价值。基于ZR研究的数据,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为初治MCL患者提供了高效、安全的诱导缓解选择。而MCL维持治疗的初步探索也证实了泽布替尼的优异疗效及其延长疾病控制时间的潜力。这些循证依据共同描绘了泽布替尼在MCL治疗连续统一体中的定位,支持其作为优化患者预后的重要工具。

展望未来,BTK抑制剂在MCL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探索方向主要包括联合治疗策略的优化。例如BTK抑制剂与BCL-2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或CAR-T细胞疗法等联合,以期帮助MCL患者达到更深的分子学缓解,甚至实现无治疗缓解(TFR)。二是个体化的精准治疗。通过生物标志物指导,为不同风险分层和分子特征的MCL患者选择更优的BTK抑制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

总体而言,BTK抑制剂的持续创新与联合应用,将进一步推动MCL治疗模式的演进,向着“无化疗”和“个体化”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Changju Qu, et al. 2025 EHA Poster 1871.
2.2025 EHA PB318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