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作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首位,已成为一项亟待应对的公共卫生挑战。其中,约70%的乳腺癌患者被确诊为激素受体阳性(HR+)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的出现,为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已被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CSCO BC)诊疗指南(2025版)等多项国内外指南推荐作为晚期HR+乳腺癌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本期,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赖永锋教授分享一例70岁HR+/HER2-晚期乳腺癌伴骨转移(cT3N1M1)患者的诊疗经过,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制定治疗方案后取得显著疗效,3月内实现PR,以期为更多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提供参考,并特邀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刘志勇教授对该病例的诊疗进行专业点评。
赣州市临床肿瘤学会乳腺肿瘤分会副主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赣州分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
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乳房整形重建分会委员
江西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青委会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西省康复医学会乳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委
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乳腺外科客座教授
中国医院协会MTA甲状腺乳腺肿瘤MDT专家组专家
江西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乳腺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7年中国中青年医师乳腺癌手术视频大赛江西赛区第一名
“南昌大学优秀校友”称号获得者
江西省高层次人才(E类),赣州市高层次人才(D类),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从事恶性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乳腺良恶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主要从事肿瘤代谢与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相关机制的研究,在肿瘤代谢与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创新性成果,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在Cell子刊 Cell Metabolism(IF:29),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IF:11.4),以共同作者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16),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IF:12.5)。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与研究。
病例简介
患者基本资料及辅助检查
给予行空芯针穿刺,结果示
目前诊断
1. (左侧)乳腺外上象限恶性肿瘤(cT3N1M1);
2. 骨继发恶性肿瘤;
3. 高钙血症
治疗方案
2025.05.16开始给予琥珀酸瑞波西利+来曲唑抗肿瘤治疗,同时予地舒单抗护骨治疗。目前已完成2个周期瑞波西利抗+来曲唑肿瘤治疗,现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疗效评价
1. 胸部CT复查(2025.08.05):
2. 乳腺彩超复查(2025.08.05):
专家点评
该病例是一例70岁HR+/HER2-晚期老年乳腺癌患者,初诊即发生骨转移(cT3N1M1),给予琥珀酸瑞波西利+来曲唑抗肿瘤治疗,同时予地舒单抗治疗,经系统治疗,瑞波西利快速缩瘤,3月内患者即病情好转,治疗过程中整体安全性良好,疗效评价为PR,充分证实了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用于伴有骨转移的老年患者卓越的疗效与良好的安全性。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20年中国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数接近42万,位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与全球乳腺癌发病数量之首[1]。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远处转移仍是治疗过程中较为棘手的难题,骨转移是乳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约70%晚期乳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2]。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人们随访意识的提高,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现率逐年提升。此外,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HR+乳腺癌更容易发生骨转移[3],这提示在HR+晚期乳腺癌中,骨转移患者是一类基数较大的群体,该群体的治疗亟待重视。
目前,对于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4]。对于HR+晚期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一线治疗推荐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5]。瑞波西利是截至目前唯一*一款在绝经前、绝经后 HR+/HER2- 晚期乳腺癌中均取得了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双重获益的CDK4/6抑制剂[6,7]。其中,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群体展开探索的MONALEESA-2研究,结果提示与安慰剂联合来曲唑治疗相比,瑞波西利联合来曲唑治疗在绝经后女性中能够实现超过5年(63.9个月)的中位OS,生存获益超过12个月(HR=0.76;p=0.004)[8],死亡风险降低24%(HR=0.76,P=0.008);与对照组相比,瑞波西利联合来曲唑组的中位 PFS 同样显著延长,分别为 16.0 个月、25.3 个月[9]。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骨转移患者群体,MONALEESA-2研究亚组分析显示,瑞波西利联合来曲唑治疗组的中位OS达到72.6个月,显著优于安慰剂联合来曲唑组的56.4个月(HR=0.78,95%CI 0.50-1.21),仅骨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60%,6年生存率超过50%,提示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方案对骨转移患者具有潜在的生存优势[8]。此外,生存曲线显示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瑞波西利组患者生存获益持续存在,提示此类患者可能从CDK4/6抑制剂联合方案中获得更持久的疾病控制[8,10]。基于为 HR+/HER2- 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更长的PFS及具有临床意义的OS改善,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目前已经成为HR+/HER2-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优选,并获得2025.v4版NCCN乳腺癌诊疗指南的1类推荐[11]。
随着肿瘤治疗理念的不断演进,晚期肿瘤治疗的评估已不再局限于“长生存”,而是愈发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视角,需综合权衡疗效与生活质量等多方因素。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推出的临床获益量表(MCBS)评分,正逐渐成为新药临床价值评估的核心工具之一。瑞波西利凭借其显著的PFS与OS双重获益,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等多方面价值,成为截至目前在早晚期乳腺癌中均于ESMO-MCBS评分中取得同类最高相关数据结果的CDK4/6抑制剂[12-15],彰显出其不止于疗效的更多维度的治疗优势。
总体而言,对于 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是兼顾长期生存与优质生活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即便对于存在骨转移的患者,一线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同样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例展现了一个绝经后、IV 期 HR+/HER2- 乳腺癌伴骨转移的老年患者接受瑞波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的案例,体现瑞波西利联合方案在此类患者中的出色疗效。期待瑞波西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更多 HR+/HER2- 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兼具长期生存和高质量生活的希望。
[1] Latest global cancer data, 2020, https://gco.iarc.fr/en.
[2] Ruccin S, Sanitap Dellems, et al.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bone metastases in breast cancer: proven and emerging therapeutic targets. World J Clin Oncol. 2014;5(3):335-347.
[3] 崔世恩,储兵,凌飞海.39例原发乳腺癌远处转移 分子分型关联性的10年回顾性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5,25(10):774-779.
[4]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 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 2020 版) [J]. 中华肿瘤杂志,2020,42( 10) : 781-797.
[5] 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2022, 49(13): 660-669.
[6] Dickler, Maura N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vol. 34,22 (2016): 2602-9.
[7] Finn Rs, et al.ASCO 2022.LBA1003.
[8] Hortobagyi, et al. Overall survival (OS) results from the phase III MONALEESA (ML)-2 trial of postmenopausal patients with 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negative (HR+/HER2−)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BC) treated with endocrine therapy (ET) ± ribociclib. Presented at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Medical Oncology (ESMO) Congress, September 16-21, 2021, (Abstract #LBA17).
[9] Hortobagyi GN, et al. Ann Oncol. 2018 Jul 1;29(7):1541-1547.
[10] Hortobagyi GN, et al.Overall Survival with Ribociclib plus Letrozole in Advanced Breast Cancer[J].N Engl J Med. 2022 Mar 10;386(10):942-950.
[11] NCCN Guidelines Breast Cancer. Version 4.2025.
[12] https:// www.esmo.org/guidelines/ esmo-mcbs/ esmo-mcbs-for-solid-tumours/ esmo - mcbs-scorecards/scorecard-338-1. [NATALEE]
[13] https:// www.esmo.org/ guidelines/ esmo-mcbs/ esmo-mcbs-scorecards/ scorecard-158-1. [MONALEESA-7].
[14] https:// www.esmo.org/ guidelines/ esmo-mcbs/ esmo- mcbs- scorecards/ scorecard- 7-1. [PALOMA-2].
[15]https://www.esmo.org/guidelines/esmo-mcbs/esmo-mcbs-for-solid-tumours/esmo-mcbs-scorecards?scorecard=159 .[MONARCH 3].
[16]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linical trial endpoints for the approval of cancer drugs and biologics. Available at: https://www.fda.gov/media/71195/download. Accessed December.
[17] Matthew P, Masakazu T, Jens H, et al. 2023 SABCS. GS01-12.
[18] Hortobagyi GN, et al. N Engl J Med. 2022;386(10):942-950.
[19] Richard S. Finn, et al.N Engl J Med 2016;375:1925-1936.
[20] Yen-Shen Lu, et al. 2022 Mar 1;28(5):851-859.
[21] Bishal Gyawali, et al. Nat Rev Clin Oncol. 2022 Oct;19(10):613-614.
[22] Oosting SF, et al. Ann Oncol. 2023 Apr;34(4):431-439.
审批码KI20053723-112575,有效期为2025-09-11至2026-09-10,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