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黄刚教授: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疗效亮眼,R/R FL患者风险获益比优异

08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滤泡性淋巴瘤(FL)是全球第二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同时也是常见的惰性淋巴瘤亚型之一。目前,FL在临床上仍无法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难治的情况,或发生组织学转化,演变为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奥妥珠单抗单药或联合苯达莫司汀方案均在复发/难治性(R/R)FL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而新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已被证实在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包括R/R FL。
ROSEWOOD研究比较了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ZO方案)与奥妥珠单抗单药(O方案)在R/R F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肿瘤资讯】特邀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黄刚教授,对该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解析与点评,详情如下。

图片1.png

ROSEWOOD试验:ZO双药出击,如何改写R/R FL治疗格局?

ROSEWOOD试验(NCT03332017)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Ⅱ期研究。该研究纳入了年龄≥18岁、既往接受过≥2线针对FL的系统治疗、体能状态评分0~2分且器官功能良好的1~3A级FL(未转化为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研究的排除标准为既往接受过BTK抑制剂治疗的FL患者。

入组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配至ZO组或O组。ZO组患者接受每日2次口服160mg泽布替尼治疗,持续治疗直至其发生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两组的奥妥珠单抗给药方式均为静脉注射,第1周期(28天为1周期)的第1、8、15天给药1000mg,第2~6周期的第1天各给药1000mg,随后每8周给药1次,共输注20次(维持治疗2年)。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独立中心评审(ICR)通过PET-CT确认的总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OR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缓解时间、患者报告结局及安全性。

试验数据亮眼:ZO方案疗效翻倍,R/R FL迎来治疗新希望!

截至2021年6月,该研究共纳入217例FL患者,并随机分配至ZO组(n=145)或O组(n=72)(图1)。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4岁,53%的患者FL国际预后指数(FLIPI)评分≥3分,83%的患者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16%的患者为大肿块(≥7cm),78例(36%)患者的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57%的患者具有高肿瘤负荷。

图片2.png


图1.CONSORT图

入组患者的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3,其中27%的患者既往接受过>3线治疗;53%的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无效;37%的患者在一线治疗后24个月内发生进展(POD24)。

ZO组和O组患者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分别为12.2个月和6.5个月。两组患者接受奥妥珠单抗输注的中位次数分别为11次和9次。

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20.2个月,ZO组和O组的ORR分别为69.0%和45.8%;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39.3%和19.4%;中位至缓解时间均为2.8个月;ZO组的中位DOR未达到,O组的中位DOR为14.0个月;中位PFS分别为28.0个月和10.4个月,风险比为0.50(P<0.001);估计的24个月OS率分别为77%和71%(图2)。另外,ZO组的中位至下次治疗时间(TTNT)无法估计,O组的中位TTNT为12.2个月。

图片3.png

图2.ICR评估的DOR、PFS、TTNT、OS情况

研究中共有135例(94%)ZO组患者和64例(90%)O组患者发生了≥1起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其中,ZO组发生率更高(差异≥5%)的任何级别非血液学TEAE包括便秘(13% vs 8%)、瘀点(7% vs 0%)和带状疱疹感染(6% vs 0%)。而O组更常见的非血液学TEAE则为发热(13% vs 20%)和输液相关反应(3% vs 10%)。

ZO组和O组分别有63%和48%的患者报告了≥3级TEAE。其中,ZO组较O组更常见的≥3级TEAE包括血小板减少症(15% vs 7%)、肺炎(10% vs 4%)、腹泻(3% vs 1%)和呼吸困难(2% vs 0%)。两组的≥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4% vs 23%)和贫血(5% vs 6%)发生率相近。

综上所述,在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治疗的R/R FL患者中,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ZO)方案展现出良好的风险获益比,或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专家点评

黄刚 教授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行政负责人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韶关市医师协会血液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青年医师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精准免疫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干细胞及免疫细胞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罕见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委员
擅长于各种血液病,特别是恶性血液病(如急性、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以及恶性血液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1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EJMC、MJHID、JINT MED RES 等杂志发表 SCI论文6篇,主编血液病专著2部

FL作为常见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起源于生发中心B细胞。临床上,FL患者对初始免疫化疗的反应通常良好,但几乎所有患者最终会面临复发,部分甚至进展为侵袭性更强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且进展后的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目前,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是初治FL的标准治疗选择之一,但传统免疫化疗常伴随诸多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耐受性。而对于R/R FL患者,治疗选择更为有限,虽可采用非交叉耐药方案,但疗效仍不理想。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的崛起为FL的治疗带来转机,但R/R FL患者仍存在较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尤其对于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亟需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在这一背景下,ROSEWOOD研究的结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该研究聚焦至少2线治疗失败的R/R FL患者,对比ZO方案与单药O方案在其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疗效方面,ZO组的ORR达69.0%,显著高于O组的45.8%;ZO组的CR率更是O组的近2倍(39.3% vs 19.4%),这意味着ZO方案可实现更多患者的深度缓解。

长期获益方面,ZO组中位PFS达28.0个月,较O组(10.4个月)延长近18个月,且DOR尚未达到,TTNT也无法估计,充分体现了联合方案对FL的持久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该研究入组的患者中,53%的患者为利妥昔单抗难治、37%的患者为POD24、57%的患者存在高肿瘤负荷,此类患者预后通常较差,而ZO方案在此类人群中仍能发挥显著的疗效,进一步验证了以泽布替尼为基础方案的临床价值。

安全性方面,ZO组与O组总体TEAE发生率相近(94% vs 90%),多数不良反应可控。

总之,该研究证实了泽布替尼与奥妥珠单抗联合方案在R/R FL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这一方案不仅显著提升了FL患者的缓解率和缓解深度,更能长期控制疾病进展,为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提供了新选择,有望改写R/R FL的治疗格局。

参考文献

Zinzani PL, Mayer J, Flowers CR, et al. ROSEWOOD: A Phase II Randomized Study of Zanubrutinib Plus Obinutuzumab Versus Obinutuzumab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J Clin Oncol. 2023 Nov 20;41(33):5107-5117.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Grad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29日
刘海燕
丹东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在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治疗的R/R FL患者中,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ZO)方案展现出良好的风险获益比,或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08月27日
龙桂华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 药剂科
泽布替尼奥妥珠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