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真实世界研究证实,CAR-T细胞疗法可改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尤其改善双打击/三打击亚型生存

08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LBCL)中极具侵袭性的亚型,包括携带MYC与BCL2/BCL6重排的“双打击(DH) 或“三打击(TH)”淋巴瘤,以及未特指型(HGBL-NOS),此类患者对传统化疗响应差、复发风险高,长期生存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CD19 靶向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彻底改变了复发/难治性LBCL的治疗格局,但HGBL患者接受CAR-T治疗的真实世界疗效与安全性数据仍较缺乏。近期,Blood Advances杂志发表了一项由法国克雷泰尔亨利·蒙多大学医院Louise Roulin教授团队开展的回顾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旨在比较CAR-T细胞疗法在HGBL与非HGBL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图片33.png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来源于法国DESCRIPTOR注册研究(ClinicalTrials.gov标识符:NCT04328298)。研究纳入了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73例HGBL患者和155例非HGBL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至少2线治疗,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MYC重排进行了检测。

研究纳入的患者中,HGBL患者占32%,非HGBL患者占68%。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ECOG评分、Ann Arbor分期、LDH水平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大多数患者接受了桥接治疗,且在治疗前的疾病状态、治疗线数等方面也无显著差异。

表1. 入组阶段HGBL与非HGBL患者的特征

图片34.png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商业化的CAR-T细胞产品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cel)或tisagenlecleucel(tisa-cel)治疗。治疗前,患者接受了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的淋巴细胞清除方案。治疗后,根据18-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扫描结果,按照Lugano标准评估治疗反应。

主要研究终点为HGBL患者与非HGBL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不同HGBL亚型与非HGBL患者的PFS和OS比较,以及治疗反应和安全性评估。

治疗输注与桥接治疗情况

HGBL组82%(60/73)患者成功接受CAR-T细胞输注,非HGBL组为 87%(135/155),两组输注率无显著差异(P=0.322)。未输注的主要原因均为疾病进展(HGBL组 39%、非HGBL组 40%)和输注前死亡(HGBL组 23%、非HGBL组 35%)。

HGBL组接受桥接治疗的患者占比为91.7%(55/60)、非HGBL组为93.3%(126/135),两组无差异(P=0.765);桥接治疗后CR/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34.5%(HGBL)和36.5%(非HGBL),缓解率相近(P=0.378)。两组均以“抗CD20单抗联合化疗”为主要桥接方案,仅少数患者使用维泊妥珠单抗方案,无患者使用双特异性抗体。

表2. 输注当日HGB与非HGBL患者的特征

图片35.png

疗效结果:CAR-T可消除HGBL不良预后,亚型差异需关注

整体疗效无差异:HGBL组与非HGBL组的CR率分别为60%和59%(P=0.923),ORR分别为68%和76%(P=0.293),缓解深度相当。中位随访18.5个月时,自输注日起,HGBL组中位PFS为3.2个月,非HGBL组为4.5个月(P=0.103);中位OS分别为15.4个月和18.3个月(P=0.214),两组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
 图片36.png

图1. HGBL和非HGBL患者的生存数据

HGBL亚型的生存差异:HGBL-TH/DH MYC-BCL2亚型预后最差,中位OS仅6.6个月,显著低于HGBL-NOS(18.5个月)、HGBL-DH MYC-BCL6(13.6个月)及非HGBL组(11.8个月)(P=0.037);但接受CAR-T细胞输注后,各HGBL亚型与非HGBL组的 OS、PFS均无显著差异(OS P=0.288,PFS P=0.389),提示CAR-T可能可抵消HGBL-TH/DH MYC-BCL2的固有不良预后。
 图片37.png

图2. HGBL亚组的生存数据

特殊人群疗效:非HGBL中,由惰性淋巴瘤转化而来的患者(33例)预后显著优于新发非HGBL患者(122例),输注后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和9.0个月(P=0.014);而HGBL中转化型患者(7例)样本量小,未观察到显著生存优势。仅MYC重排的非HGBL患者(19例)输注后OS显著优于其他亚组(P=0.032),但因样本量有限需谨慎解读。
 图片38.png

图3. 从惰性淋巴瘤转化而来的新发非HGBL和非HGBL患者的生存数据

安全性:HGBL组CRS管理更复杂,但无超预期毒性

两组CAR-T治疗相关毒性谱相似:HGBL组CRS发生率93%(非HGBL组 84%,P=0.106),其中3级CRS发生率分别为12%和5%(P=0.133);ICANS发生率分别为38%和41%(P=0.874),3级及以上ICANS发生率分别为13%和9%(P=0.443)。

值得注意的是,HGBL组38%(22/60)患者因CRS需转入重症监护室(ICU),显著高于非HGBL组的20%(23/135)(P=0.009),但两组ICU停留中位时间(5天 vs 5.5天)、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10% vs 3%)、糖皮质激素及托珠单抗使用率无差异。此外,两组输注后1个月持续血细胞减少发生率(77% vs 79%)、3级及以上发生率(58% vs 54%)、细菌感染率(37% vs 23%)、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发生率(67% vs 71%)均无显著差异,无治疗相关超额死亡。

结论

该真实世界研究证实,CD19靶向CAR-T细胞疗法作为≥三线治疗,可有效消除HGBL(尤其是高危HGBL-TH/DH MYC-BCL2亚型)的不良预后,其疗效与安全性与非HGBL-LBCL相当,为这类难治性疾病提供了重要治疗选择。

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CAR-T在HGBL中的一线或二线早期应用价值(如ZUMA-12试验所示的高危患者早期干预模式),并验证不同CAR-T产品在HGBL亚型中的疗效差异,同时优化桥接治疗方案以降低输注前进展风险,最终进一步改善HGBL患者的长期生存。
 

参考文献

Phina-Ziebin X, Bachy E, Gros F X, et al. Outcome of high-grade B-cell lymphoma compared with other large B-cell lymphoma after CAR-T rescue: a DESCAR-T LYSA study[J]. Blood Advances, 2025, 9(10): 2500-2510.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18日
徐红梅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