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跨越山海,共话“慢淋”】淋听新思路:Iwona Hus教授八月在华巡讲圆满收官!

08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为进一步深化中外血液肿瘤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战略合作,共享前沿科学卓见与临床实践经验,由北京整合医学学会主办的“淋听新思路-淋巴瘤巡讲系列活动”于2025年8月3日~7日成功举行。本次系列活动特邀波兰华沙内政与行政部国家医学研究所的Iwona Hus教授,先后赴宁波、广州、深圳、济南与长春五市。在为期五日的巡讲中,Hus教授聚焦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及诊疗实践中的疑难点,同与会的中国学者展开了深入的面对面研讨,旨在共同推动我国CLL领域的规范化诊疗,并促进CLL相关学术内容的交流与学科发展。为此,【肿瘤资讯】特将会议的核心内容梳理如下。

以仁心搭建桥梁 用智慧攻克沉疴

● CLL的临床决策是一个需综合考量疾病特征、患者因素、治疗方案安全性与便利性以及药物可及性等多维度的复杂过程。因此,系统性治疗前评估是制定CLL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基石,其核心在于明确治疗指征,并完成关键的分子遗传学检测,尤其应包括对del(17p)/TP53突变和IGHV突变状态的评估

814.8.png图1. Iwona Hus教授

● 影响CLL一线治疗选择的关键因素包括疾病的生物学特征、患者特征、治疗方案相关特征以及药物的可及性、临床试验机会和成本效益。

814.9.png图2. 影响CLL一线治疗的因素

●依据ESMO等权威指南,对于伴TP53突变或del(17p)的高危CLL患者,应首选靶向治疗,优选方案包括以泽布替尼为代表的BTK抑制剂(BTKi)持续治疗或BTKi与BCL-2抑制剂的限时联合治疗。

对于无此类遗传学异常的CLL患者,治疗策略则需依据IGHV突变状态与患者身体机能而定。其中,IGHV突变型的年轻或fit者,治疗选择包括化学免疫疗法(FCR)、BTKi持续单药、BTKi联合BCL-2抑制剂或BCL-2抑制剂联合CD20单抗;而老年或unfit者则优选BTKi持续治疗、BCL-2抑制剂联合CD20单抗或BTKi联合BCL-2抑制剂等方案。

14.10.png图3. ESMO指南推荐治疗

● 持续治疗相关研究进展:持续治疗是CLL一线治疗的主要策略。该策略通过持续抑制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实现对疾病的持久控制。

1. 在RESONATE-2研究中,一代BTKi治疗CLL展现了卓越的长期疗效。与苯丁酸氮芥(OClb)组相比,在中位随访9.6年后,一代BTKi组的9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仍高达49.7%,而对照组仅为4.4%。对于携带del(17p)/TP53突变的高危初治CLL患者,一代BTKi同样可诱导持久的缓解,6年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60%和79%。

2. ELEVATE-TN研究证明了新一代BTKi治疗CLL的优越性。在中位随访6.2年后,新一代BTKi单药治疗组的6年PFS率为62%,而其与CD20单抗联合治疗(A+O)组的6年PFS率更是达到了78%,两者均显著优于CD20单抗联合OClb对照组的17%。

3. 同为新一代BTKi,在SEQUOIA研究(队列1)中,对比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BR)方案,泽布替尼单药治疗CLL展现出显著的PFS获益。在中位随访3.6年时,泽布替尼组的3.5年PFS率为82.4%,而BR组仅为50.0%。对于携带del(17p)突变的高危患者,SEQUOIA研究的5年随访数据显示,泽布替尼同样具有持久疗效,估算的60个月PFS率为72.2%。

814.10.png图4. SEQUOIA研究PFS结果

4.持续BTKi治疗对于预后不良的IGHV未突变(uIGHV)CLL患者尤其重要。在RESONATE-2、ELEVATE-TN和SEQUOIA研究的亚组分析中,BTKi在uIGHV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的PFS优势

5. 持续BTKi治疗的优势在于其能为低危和高危CLL患者提供持续的疾病控制,尤其对于携带TP53突变的高危CLL患者,持续BTKi疗法是临床实践中强烈推荐的首选方案

● 固定周期治疗研究进展:固定周期治疗是CLL一线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其不仅限制了药物的长期暴露和累积毒性,降低了治疗成本,还为CLL疾病复发后的再次治疗保留了可能性。

BCL-2联合CD20单抗方案(VenO)

1. 在老年或伴有合并症的患者中(CLL14研究):这项研究显示,对于不适合接受强化疗的CLL患者,为期12个月的VenO方案治疗显著优于OClb方案。在长达76.4个月的中位随访后,VenO组的6年PFS率达到53.1%,而OClb组仅为21.7%。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76.2个月和36.4个月。在至下一次治疗时间(TTNT)方面,VenO方案同样表现出巨大的优势,6年TTNT率为77.2%,而对照组的6年TTNT率仅为37.1%。

2. 在Fit患者中(CLL13研究):对于无del(17p)/TP53突变的fit CLL患者,VenO方案同样优于标准化学免疫疗法(CIT)。研究中两组的4年PFS率分别为81.8%(VenO)和62.0%(CIT),VenO组的4年TTNT率也显著更高(90.4% vs 65.2%)。

3. 对不同IGHV状态的影响:CLL14和CLL13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尽管VenO方案可为IGHV突变型(mIGHV)和uIGHV型 CLL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但uIGHV型患者的预后显著差于mIGHV型患者。

BCL-2抑制剂联合BTKi(VenI)

1. 在老年或Unfit患者中(GLOW研究):对于无del(17p)/TP53突变的CLL患者,VenI方案对比OClb方案显示出明显的PFS优势。在中位随访67个月后,VenI组的5.5年PFS率为51.7%,而OClb组仅为18.1%。在TTNT方面,VenI组的5.5年TTNT率高达80.7%,而OClb组为48.0%。

2. 在Fit患者中(CAPTIVATE-FD研究):该研究纳入了包括高危患者在内的年轻fit CLL患者,并给予12个周期的VenI治疗。在中位随访61.2个月后,研究的5年PFS率达到67%。

3. 对不同IGHV状态的影响:VenI方案对uIGHV高危CLL患者尤其有效,GLOW研究显示VenI组的5.5年PFS率达到41.6%,而OClb组仅为8.8%。

4. CLL复发后再治疗的潜力:CAPTIVATE研究提供了重要的CLL再治疗数据。在完成VenI治疗后疾病进展的CLL患者中,有52%的患者接受了再次治疗,其中使用一代BTKi单药或VenI联合治疗均能获得高缓解率(总缓解率[ORR]:86%vs71%),证实了CLL固定周期治疗后仍保留后续治疗选择的优势。

新兴的固定周期疗法

1. AMPLIFY研究:该III期研究在初治CLL患者中,探索了新一代BTKi+BCL-2抑制剂+CD20单抗(AVO)对比新一代BTKi+BCL-2抑制剂(AV)的疗效。结果显示,三联疗法(AVO)相比双联疗法(AV)能够带来更高的uMRD率(治疗结束时为95.0%vs45.0%)

2. GAIA(CLL17)研究:研究比较一代BTKi(持续用药)、BCL-2抑制剂联合CD20单抗(固定疗程)及一代BTKi联合BCL-2抑制剂(固定疗程)方案一线治疗CLL的疗效。

3. MAJIC研究:在既往未经治疗的CLL/SLL患者中,MRD驱动下对比新一代BTKi+BCL-2抑制剂与BCL-2抑制剂+CD20单抗有限期治疗新策略。这项正在进行的试验旨在探索选择何种双联有限期治疗方法可能更适合既往未经治疗的CLL/SLL患者,而不受遗传背景或年龄的限制。

● 对于存在del(17p)/TP53突变的CLL患者,除非有心脏相关禁忌,通常推荐持续BTKi治疗;对于其他患者,则需在固定周期联合治疗或新一代BTKi单药治疗中进行选择。

凝聚全球医者智慧 共筑人类健康长城

8月3日|宁波场

本次巡讲的首场会议学术议程聚焦于B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会议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金洁教授、佟红艳教授与特邀嘉宾Iwona Hus教授共同作为大会主席。在金洁教授的主持下,Iwona Hus教授首先系统阐述了CLL的一线治疗选择。随后,为展现中心的临床实践深度,佟红艳教授主持了本院韦菊英教授的报告,该报告详深实分享了其中心在套细胞淋巴瘤(MCL)诊疗领域的宝贵经验。这两个不同疾病维度的报告激发了与会者的度思考。在后续讨论中,大家聚焦于惰性淋巴瘤的临床热点与挑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

814.12.png图5. 专家讨论

8月4日|广州场

本场会议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冯茹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夏忠军教授与Iwona Hus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在学术报告环节,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叶絮教授主持下,Iwona Hus教授率先就CLL的一线治疗策略作了专题报告;随后,在广东省中医院吴远彬教授主持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魏小磊教授分享了其所在中心的CLL临床诊疗经验。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围绕CLL治疗领域的临床热点与实践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814.13.png图6. 专家讨论

8月5|深圳场

本场会议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杜新教授Iwona Hus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会议首先由杜新教授引出并主持了Iwona Hus教授关于CLL一线治疗国际新进展的专题报告。为将前沿理论与本地数据紧密结合,会议的第二部分由东莞市人民医院姜义荣教授主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晓清教授在此环节中,详实呈报了其所在中心的CLL临床诊疗数据。这种从国际共识到本土验证的报告流程,极大地激发了讨论热情。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与会专家围绕临床关键问题展开了极具启发性的交流与探讨。

814.14.png图7. 专家讨论

8月6日|济南场

会议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纪春岩教授、侯明教授Iwona Hus 教授共同作为大会主席。在纪春岩教授的主持下,Iwona Hus教授首先高屋建瓴地阐述了CLL治疗的总体进展与未来方向。随后,为将宏观策略聚焦于临床挑战,侯明教授主持了本院叶静静教授的专题报告,该报告深入分享了中心在应对复发/难治性(R/R)CLL方面的临床诊疗经验。这种从理论高度到实践难点的探讨模式,激发了与会专家的讨论热情,并在后续的环节中促成了详尽而深入的学术交流。

814.15.jpg图8. 专家合照

8月7日|长春场

本次系列巡讲活动于长春圆满落幕。收官会议由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毕林涛教授主持。在学术报告环节,Iwona Hus教授率先就CLL的一线治疗选择作了专题报告。随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周迪教授亦分享了诊疗见解。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围绕上述学术内容及临床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814.16.jpg图9. 专家合照

聚焦全球热点 激荡思想风云

洞察一针对在经济条件受限的情况下CLL患者如何选择del(17p) FISH检测或TP53基因突变测序的问题,Hus教授推荐采用分步检测(Step-wise)的策略。首先,CLL患者应进行FISH检测以明确是否存在del(17p)。若FISH结果为阴性,再考虑进行TP53基因突变测序,以全面评估TP53的状态并指导治疗决策。

洞察二对于CLL患者在BTKi治疗期间出现的长期、孤立性皮肤出血,Hus教授首先将其界定为1-2级的低级别毒性反应。而处理此类情况的核心在于医患之间的充分沟通与共同决策。如CLL患者认为该副作用对其生活质量影响可控且能够接受,则倾向于维持原剂量继续治疗,无需立即调整。若CLL患者因毒性无法耐受而必须停药,通常的选择是中止当前的BTKi治疗,并密切观察直至疾病出现进展后,再启动后续的治疗方案。

洞察三:在CLL目前临床实践中,MRD的常规监测尚未普及。这主要由于现有的国际指南尚未将MRD监测结果作为指导CLL治疗决策变更的标准。因此,即便获得了MRD数据,其对当前CLL治疗方案的调整也缺乏明确的指导意义,不具备改变临床决策的效力。

洞察四:CLL复杂核型的检测在常规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有限。在波兰,该检测并非标准操作,通常仅在特定的临床试验中进行。CLL临床决策更依赖于预后意义明确的指标,如del(17p)和TP53基因突变。即便检出复杂核型,通常也不会直接导致现有治疗策略的调整,CLL患者仍然依照既定的高危或低危分层接受治疗。

洞察五:CD5阴性的CLL在临床上极为罕见。遇到此类疑似病例时,进行全面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常需通过淋巴结活检等手段以排除MCL或边缘区淋巴瘤(MZL)等其他B细胞淋巴瘤。

洞察六在波兰当前的CLL临床实践中,FCR(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方案已基本被淘汰。即便对于因严重合并症等原因不适用新型靶向药物的CLL患者,临床上也会优先选择毒性相对更低的BR方案,而非FCR方案。专家观察到,早年曾接受FCR治疗的CLL患者,在后续接受新方案治疗时,更易出现严重的血细胞减少症,并存在转化为治疗相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的远期风险。

洞察七CLL的治疗选择日益丰富,且疗效显著。在持续治疗的模式下,目前更倾向于采用单药治疗方案。基于现有的研究证据,BTKi是优选的一线治疗药物。专家特别强调,根据最新SEQUOIA研究C组数据,在不同BTKi的选择中,临床实践已发生转变,目前优先推荐泽布替尼单药作为CLL的一线治疗方案。对于高度难治的CLL患者,积极参与临床试验是获取潜在有效治疗的关键途径,也是至关重要的挽救性治疗策略。 

总结

近日圆满落幕的“淋听新思路-淋巴瘤巡讲系列活动”,特邀欧洲著名血液肿瘤专家Iwona Hus教授与中国五大城市的顶尖学者进行深度研讨,成功搭建了CLL前沿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

本次巡讲的核心价值首先体现在对CLL个体化治疗基石的再强化。在此基础上,会议系统梳理了CLL一线治疗的两大主流模式,一方面确立了以泽布替尼为代表的持续BTKi疗法作为高危患者主要治疗方案的基石地位;另一方面也明确了BCL-2抑制剂参与的固定周期联合治疗在实现“停药”、降低毒性及保留后续选择上的独特优势。此外,会议还针对多个真实世界难题给出了宝贵的操作性建议。

综上所述,本次巡讲不仅系统性地更新了CLL治疗的国际前沿知识,更通过深度互动,将理论转化为一系列清晰、实用的临床决策路径与问题解决方案,有力推动了我国CLL诊疗向着更为精准、个体化和“无化疗”的时代迈进。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18日
张婉君
蒙城县中医院 | 血液肿瘤科
持续BTKi治疗对于预后不良的IGHV未突变(uIGHV)CLL患者尤其重要。
08月16日
陈州华
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CLL的临床决策是一个需综合考量疾病特征、患者因素、治疗方案安全性与便利性以及药物可及性等多维度的复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