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黄宇贤教授:SCNSL治疗新进展——泽布替尼联合方案更新结果重磅发布

08月1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SL)约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5%,且预后较差。此前,在2022年美国血液学会(ASH)会议上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和高剂量甲氨蝶呤在SCNSL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NCT05398224)。目前,该研究报告了更长随访时间和更多患者入组的更新结果。【肿瘤资讯】特将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整理如下,并邀请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黄宇贤教授针对研究结果进行点评。

泽布替尼联合治疗SCNSL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治疗新选择

该研究纳入DLBCL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研究的治疗方案为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和甲氨蝶呤作为诱导治疗,共行6个周期。对于年龄≤65岁的患者,将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作为巩固治疗。所有患者在诱导治疗或ASCT后接受泽布替尼作为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不可耐受的毒性或死亡。研究的主要终点为1年无进展生存(PFS)率,次要终点包括缓解率、总生存(OS)率和毒性。

截至2024年7月28日,共入组21例DLBCL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2岁,8例患者为男性。中位ECOG评分为2分。患者从首次诊断到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的中位时间为1.8年。13例患者为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8例患者为同步中枢神经系统和系统性疾病。17例患者为实质病变,4例患者有额外的脑脊液受累,2例患者有脊髓病变。

在中位随访15.1个月后,12例入组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其中6例死亡),9例患者仍在治疗中。14例患者接受了6个周期的诱导治疗,其中3例患者接受了ASCT。共19例患者可评估。在11例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中,7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1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3例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展(PD)。在8例患者同步中枢神经系统和系统性疾病的患者中,2例患者早期发生中枢神经系统PD,3例患者达到CR,3例达到PR。研究联合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3.7%,其中CR率为52.6%(10例患者),PR率为21.1%(4例患者)。中位PFS为12.2个月,中位OS尚未达到,1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54.3%和75.0%。

研究的安全性与既往报道一致,仅在3例患者中观察到3/4级不良事件(1例4级血小板减少症,1例3级尿路感染,1例3级贫血)。基于14例患者样本,研究者确定了其细胞起源(COO)(ABC型:9例,GCB型:2例,未分类:3例),并在16例患者中使用LymphGen工具预测了遗传亚型(MCD型:2例,ST2型:3例,EZB型:1例,BN2型:1例,EZB/A53型:1例,其他:8例)。其中9例患者中检测到MYD88突变(L265P:7例,非L265P:2例)。另外,在5例患者中检测到CD79b突变。

PFS的亚组分析显示,不同临床亚组(CNS复发是否在1年内,P=0.16;孤立性CNS复发或伴有系统性复发,P=0.46)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在COO亚组和遗传亚组中也未观察到PFS的显著差异(P=0.54和P=0.88)。MYD88和CD79b突变状态与PFS无关联(P=0.48和P=0.37)。

结论

这些更新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和甲氨蝶呤方案在治疗SCNSL患者中的疗效和耐受性。本研究还强调了SCNSL的遗传异质性,并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亚组(包括GCB亚型和非MCD遗传亚型)中均观察到了治疗疗效。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长期结局和潜在生物标志物,以进一步优化SCNSL的治疗策略。

专家点评
黄宇贤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研究生导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副主任
首批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最强科室实力中青年医生 羊城好医生 珠江青年医师奖、全国首届“百佳病案”获得者
中国卫生保健基金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物技术学会移植与血浆置换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血液病用药委员会常委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30篇,包括SCI收录10篇(单篇最高IF:41.14)。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卫健委肿瘤精准诊疗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珠江医院院长基金”项目等,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数项。指导已毕业研究生10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2015年协和医科大学血液病医院进修半年,2017年美国杜克大学骨髓移植中心访问学者,2024年第十一批“中组部”援疆专家。

黄宇贤教授:上述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和甲氨蝶呤方案在治疗SCNSL患者中的显著疗效和良好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案的ORR达73.7%,CR率为52.6%,中位PFS为12.2个月,1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54.3%和75.0%。这些数据表明,泽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和甲氨蝶呤方案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为SCNS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此外,研究还发现,该方案在不同临床亚组和遗传亚组中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提示其在不同患者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该方案的长期结局和潜在生物标志物,以优化SCNSL的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Lijuan Deng, Tianheng He, Yongjing Tang, Lan Mi, Changyu Lu, Hanxiao Liu, Shupeng Zhong, Jin Chai, Jun Luo, Liling Zhang, Shujuan Wen, Xiaopei Wang, Jun Zhu, Yuqin Song; Updated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Phase II Study of Zanubrutinib in Combination with Rituximab and Methotrexate, Followed By Zanubrutinib Maintenance in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Blood 2024; 144 (Supplement 1): 1735.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4-209021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卢恬静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