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与挑战(下)

07月2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雄激素受体(AR)是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和存活的关键驱动因子,相关靶向治疗是前列腺癌的标准方案。早期研究表明AR在乳腺癌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具有促肿瘤和抗肿瘤双重作用,但相关临床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不同分子亚型的生物学特征和治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复杂性为AR靶向治疗带来了独特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摘译自发表于Cancer Treatment Reviews的综述文章,旨在探讨AR靶向治疗在乳腺癌领域取得的新进展。本篇章“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与挑战(下)”聚焦于AR作为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潜力与挑战,以及AR靶向联合治疗策略。

1.png

AR作为乳腺癌生物标志物的潜力与挑战

雄激素受体(AR)在乳腺癌中的作用较为复杂,增加了将其作为生物标志物和AR靶向治疗的难度。在上篇曾提到,AR的高表达在雌激素受体阳性(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亚型中与较低的增殖率、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相关。然而,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AR的高表达与死亡率增加、复发率高以及较差的总体生存期(OS)相关,这种差异性主要源于乳腺癌亚型之间的分子异质性,以及AR阳性(AR+)标准化评分方法的缺失。

尽管前列腺癌的AR检测方法和阳性临界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乳腺癌领域仍未标准化。多数乳腺癌研究使用非标准化的免疫组织化学(IHC)核染色,以≥1%或10%作为AR阳性的阈值。同时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之间AR表达的差异、乳腺肿瘤的亚型以及用于IHC染色的抗体,都对AR状态的评估产生影响。为了提高AR作为预后标志物的可靠性,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多种方法,包括使用质量控制更好的组织芯片技术、使用循环肿瘤细胞(CTC)和AR磷酸化状态的替代方法等。

AR靶向联合治疗策略

临床前已对多种AR靶向联合治疗策略进行研究,包括:PI3K/mTOR抑制剂、CDK4/6抑制剂、PARP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和免疫疗法,新型联合疗法可能成为AR+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方式之一。

1. PI3K/mTOR抑制剂

管腔雄激素受体(LAR)亚型TNBC对化疗方案不敏感,亟需寻找替代疗法。该亚型中PI3K突变普遍存在(55%),且PI3K通路与AR信号存在交叉激活,因此联合抑制可能增效。有研究在TNBC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中使用AR抑制剂比卡鲁胺与PI3K抑制剂GDC-0941或双重PI3K/mTOR抑制剂GDC-0980的组合,结果显示增强的抗肿瘤作用。多中心TBCRC032 ⅠB/Ⅱ期研究表明AR拮抗剂恩扎卢胺和PI3K抑制剂taselisib的组合对LAR TNBC患者的抗肿瘤疗效优于TNBC其他亚型患者,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75.0%和12.5%,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4.6个月和2.0个月。

2. CDK4/6抑制剂

除阿贝西利外,CDK4/6抑制剂已成功用于治疗ER+/HER2-乳腺癌,但单独使用CDK4/6抑制剂通常效果有限,因此需要研究基于CDK4/6抑制剂的联合治疗方案。临床前研究表明,使用恩扎卢胺靶向AR可以增强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和瑞波西利在体外AR+ TNBC细胞中的抑制作用,以及瑞波西利在AR+ TNBC模型中的体内抗肿瘤功效,相关Ⅰ/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评估中。此外,Ⅲ期在研ENABLAR-2研究正在评估阿贝西利和enobosarm联合治疗在ER+/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PARP抑制剂

AR抑制通过损害DNA修复途径诱导前列腺癌中受损DNA的积累,因此AR和PARP抑制剂联合使用在临床前展现出治疗前景。在AR+ TNBC和AR+/ER+临床前模型中,AR抑制剂AZD3514和奥拉帕利联合抑制AR和PARP,通过损害DNA修复途径增强了抗肿瘤活性,协同抑制肿瘤生长。

4. ADC

ErbB家族由EGFR、HER2、HER3和HER4组成,这些细胞表面标志物可被小分子、抗体和ADC药物靶向。临床前研究表明,AR+乳腺癌中AR高表达通常伴随着ErbB家族成员表达的增加。DESTINY-Breast04研究和DESTINY-Breast06研究均显示,德曲妥珠单抗(T-DXd)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表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提示将AR拮抗剂与T-DXd联合应用于AR+/ER+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可能具有更显著的临床价值。

5. 免疫疗法

AR表达与乳腺癌的免疫微环境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AR信号转导可抑制CD8+T细胞产生效应细胞因子,包括对免疫检查点阻断至关重要的干扰素γ(IFNγ)。在HR-/HER2+乳腺癌患者中,AR+与PD-L1表达呈负相关,提示存在免疫抑制环境。一项Ⅱ期试验评估了恩扎卢胺对氟维司群对伴或不伴AR阻断患者的临床结局和免疫反应,结果显示与氟维司群单药治疗相比,恩扎卢胺组的免疫激活基因集显著富集,而联合治疗导致IFNγ信号传导、补体途径、炎症反应、抗原加工以及B细胞和T细胞活化上调,以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减少,提示肿瘤免疫微环境活跃。一项在AR+ TNBC患者中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enobosarm的Ⅱ期试验表明,16周时的CBR为25%,支持在AR+ TNBC亚群中进一步探索AR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表1 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

2.png

未来展望

关于乳腺癌中AR阳性的临界值,学界尚未达成共识,阻碍了AR预后和预测价值的有效评估。因此,建立一种标准化的AR阳性评估方法至关重要,将有助于AR+乳腺癌的准确预后和更有效的管理。同时,肿瘤微环境对于癌症进展和抗肿瘤药物疗效至关重要。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在提高TNBC患者生存期方面的成功,促进了免疫疗法与AR靶向疗法相结合的研究。然而,微环境对AR+乳腺癌进展和免疫治疗反应的影响仍然存疑,探索肿瘤微环境如何影响AR信号转导、AR与其他促肿瘤途径的相互作用,以及化疗或免疫疗法对AR+肿瘤的疗效,将推动更有效的AR靶向联合免疫疗法研发

参考文献

Sridhar N, Iwase T, Xie X, Lee J, et al. Paving the path ForwARd: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androgen receptor targeting in breast cancer. Cancer Treat Rev. 2025;138:102958. doi: 10.1016/j.ctrv.2025.102958.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thon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Ethon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