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SCO第九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朱军教授:聚焦淋巴瘤诊疗前沿,探讨临床实践与研究新进展

07月1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备受瞩目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第九届血液肿瘤学术大会,于2025年7月11日~13日在哈尔滨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由CSCO携手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及骨髓瘤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将汇聚海内外血液肿瘤领域的顶尖学者,旨在“立足临床,引领创新”。大会将搭建一个高水平、跨学科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以期促进前沿成果的交流与转化,从而推动我国血液肿瘤学科的整体发展。会议期间,【肿瘤资讯】在现场特别邀请本次大会主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围绕中国淋巴瘤诊疗进展、创新疗法突破及指南共识落地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度解读,以下为精彩内容分享。

朱军
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党委书记
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北京癌症康复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委员血液肿瘤组组长

已开通专栏,点击查看
点击视频查看教授经常分享

中国淋巴瘤诊疗近5年的突破性提升

朱军教授:近年来,中国淋巴瘤诊疗水平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医学事业整体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推进规范化诊疗、强化多学科协作、加强专科队伍建设等系统性工作,我们实现了对淋巴瘤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显著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治愈率。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尤为可喜的是,我国抗淋巴瘤新药研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近年来获批的抗淋巴瘤新药数量持续增加,2023至2024年间,新药获批比例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甚至展现出超越态势。这些进展得益于全国同行在临床试验标准化方面的共同努力。

展望未来,随着大分子抗体药物、小分子调节剂和细胞治疗等创新疗法的不断发展,以及多种新药联合治疗模式的涌现必将为淋巴瘤患者不断拓展治疗选择、带来新的希望。

中国优势助推淋巴瘤创新疗法再突破

朱军教授:过去二三十年,我国在淋巴瘤研究领域多以学习借鉴国外经验与方法为主,而近 5 至 10 年,我们在抗肿瘤新药研发方面已迈出坚实步伐,收获丰硕成果,新药不断涌现。在此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遵循国际规范,持续深化全球科研合作,共同推进新药研发进程。

随着我国严格遵循国际通用标准开展新药临床试验,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可信度与可追溯性得到显著提升,数据质量也实现大幅优化。这些进步为创新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在淋巴瘤治疗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不仅造福中国患者,也将为全球肿瘤治疗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指南更新指引淋巴瘤诊疗的革新

朱军教授:医学实践的进步往往遵循“实践-共识-规范-指南”的循环发展路径。本次发布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专家共识(2025年版)》和《T/NK细胞淋巴瘤白皮书》正是这一路径的重要成果,将为临床诊疗提供规范化指导,推动医疗行为的持续优化。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T细胞淋巴瘤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欧美国家。我国凭借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在该领域具有独特的研究优势。通过聚焦T/NK细胞淋巴瘤的深入研究,加快创新药物和疗法的开发进程,我们必将为这类难治性淋巴瘤的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后续需要通过多层次的学术交流、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实践评估,确保指南共识真正落地实施,切实提升诊疗水平。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