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顶刊文献荟选——肠癌篇(2025年5月)

07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本文精选2025年5月医学顶刊发表的肠癌相关文献,现将研究的主要结果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康奈非尼、西妥昔单抗联合mFOLFOX6在BRAF突变结直肠癌中的探索 

期刊来源: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78.5)

1.PNG

BREAKWATER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比较康奈非尼联合西妥昔单抗(EC)±化疗(mFOLFOX6)与标准治疗(化疗±贝伐珠单抗)在一线治疗BRAF V600E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中的疗效。BRAF V600E突变mCRC是一种预后不良的侵袭性亚型。此前,该研究已在客观缓解率(ORR)方面显示出统计学意义,并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加速批准。

最新数据显示,EC+mFOLFOX6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长于标准治疗组(中位PFS分别为12.8个月vs. 7.1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的HR=0.53;95% CI 0.41~0.68;P<0.001)。中期分析结果显示,EC+mFOLFOX6组的总生存期(OS)也显著长于标准治疗组(中位OS分别为30.3个月 vs. 15.1个月;死亡HR=0.49;95% CI 0.38~0.63;P<0.001)。EC+mFOLFOX6组的客观缓解率也更高(65.7% vs. 37.4%),且反应持久。EC+mFOLFOX6组和标准治疗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6.1% vs. 38.9%。安全性与已知药物的安全性一致。

该试验明确证实,EC+mFOLFOX6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显著延长了BRAF V600E突变mCRC患者的PFS和OS。EC+mFOLFOX6组的中位OS达到了30.3个月,与BRAF野生型mCRC患者的报道相似,尽管BRAF突变型mCRC的历史预后通常较差。这些结果支持将EC+mFOLFOX6作为BRAF V600E突变mCR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为这类侵袭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突破。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501912

转移性结直肠癌多线治疗的患者特征与预后因素:ARCAD数据库分析

期刊来源: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IF:41.9)

2.PNG

该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来自48项随机临床试验的个体患者数据,探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在不同治疗线中[一线(1L)、二线(2L)和三线(3L)]的临床、生物学和分子特征演变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并开发一个统一的总体预后评分(OPS)。研究共纳入37,560例患者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患者/肿瘤的一些临床、生物学和分子特征随治疗线的推移而变化,例如转移部位数量增多、肺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率升高,而BRAF突变率降低。最终的多元分析模型中保留了7个独立预后变量,这些变量在所有治疗线中均具有预后价值:ECOG体力状态、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绝对中性粒细胞比值、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以及转移部位数量。

OPS能够将患者分为四个预后显著不同的亚组,并在1L、2L和3L的构建集和验证集中均表现出良好的C-指数(分别为0.65、0.66和0.69;以及0.65、0.66和0.68)。OPS不具备预测性,但三线药物(对比安慰剂)或后续治疗线(2L/1L或3L/2L)均能延长所有预后组患者的生存期。

该研究证实了OPS模型在不同治疗线中的适用性,且该模型使用易于获取的临床和生物学变量,可在所有治疗线开始前使用。OPS有望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更好地分层患者,并为日常临床实践中的治疗决策提供帮助。尽管该模型基于临床试验患者数据,可能与真实世界患者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庞大的样本量和多中心数据支持了其结果的可靠性。

https://ascopubs.org/doi/10.1200/JCO-24-01968

抗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β联合FOLFIRI一线治疗RAS/BRAF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一项中国III期随机临床试验

期刊来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52.7)


3.PNG

该研究是一项在中国RAS/BRAF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中进行的III期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试验,旨在评估新型抗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β联合FOLFIRI(伊立替康、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FOLFIRI单药治疗进行比较。此前,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已是RAS/BRAF野生型mCRC患者的一线标准疗法,但西妥昔单抗β作为西妥昔单抗的修饰抗体,尚未在中国人群中进行过III期验证。

研究共纳入505例不适合根治性切除的合格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组。主要终点是盲法独立审查委员会(B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转移灶手术率和R0切除率以及安全性。结果显示,西妥昔单抗β联合FOLFIRI组与FOLFIRI单药组相比,中位PFS显著延长(13.1个月vs 9.6个月;HR=0.639;95% CI 0.468~0.872;P=0.004)。中位OS也显著延长(28.3个月vs 23.1个月;HR=0.729;95% CI 0.551~0.965;P=0.024)。ORR显著提高(69.1% vs 42.3%;HR=3.090;95% CI 2.280~4.189;P<0.001)。西妥昔单抗β联合FOLFIRI的毒性可控,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该研究表明,西妥昔单抗β联合FOLFIRI作为RAS/BRAF野生型mCRC患者的一线治疗,可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包括更长的PFS和OS,同时保持可控的安全性,为中国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尽管研究存在未与贝伐珠单抗等其他EGFR单抗进行比较的局限性,但其结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5-02229-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QTT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S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12日
何小罗
新沂市人民医院 | 胃肠外科
肿瘤免疫靶向治疗理念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