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骆卉妍教授:从精准分层深度解析晚期胃癌免疫治疗新格局

07月25日
来源:肿瘤资讯

kv16-9.jpg

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均位居前列,且患者常具有分期晚、异质性强及预后差的特点,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的突破性进展,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肿瘤资讯】特别邀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骆卉妍教授,就晚期胃癌精准免疫治疗新进展话题进行学术分享,以飨读者。

骆卉妍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内科二区区长
2021 获“人民好医生 金山茶花计划”胃癌领域杰出贡献专家
第六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消化肿瘤综合治疗青委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肿瘤综合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食管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70余篇,并以第一/共一作者在JAMA、Nature materials、Nature Medicine、Lancet Oncology、Science transnational medicine、Annual of oncology 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医学科学院“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奖

Q1.免疫治疗显著改善了胃癌患者生存预后,从粗放式应用到基于PD-L1 CPS的精准分层,为胃癌治疗注入了新的活力。您对晚期胃癌精准免疫治疗有何见解?

骆卉妍教授: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胃癌新发病例数位居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病例数位居第3位,其中新发病例数35.87万例,死亡病例数26.04万例。而且中国胃癌患者具有分期晚、异质性强及预后差的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随着对胃癌肿瘤生物学行为理解加深及分子诊断技术发展,晚期胃癌治疗理念改变。治疗决策不再仅依赖传统组织病理学分型,而是转向基于特定分子生物标志物的精准治疗模式。目前,HER2、PD−L1 CPS、dMMR/MSI-H以及Claudin18.2成为指导晚期胃癌一线治疗决策的重要标志物,推动胃癌治疗精准化。

精准筛选人群是胃癌免疫治疗的趋势,通过PD-L1 CPS等标志物,能更精准地识别获益人群。然而PD-L1表达水平直接影响药物选择和疗效。2024年9月2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召开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ODAC)会议,集中讨论ICIs在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GEJ腺癌的风险获益情况。投票结果显示已压倒性投票认为PD-1抑制剂作为PD-L1<1的晚期HER2阴性微卫星稳定型G/GEJ腺癌的一线治疗,风险大于收益;2024年12月,替雷利珠单抗获FDA批准用于CPS≥1人群;《NCCN临床实践指南:胃癌(2025 V2版)》和《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5版)》均将免疫一线治疗CPS≥5胃癌患者作为Ⅰ级推荐;2025年6月,FDA缩窄K、O药适应症,仅批准了一线治疗CPS≥1的胃癌患者。

从精准医学角度看,PD-L1高表达是预测指标,低含量或阴性者可能不获益。因此,从科学角度出发,应更细致地划分人群,如按PD-L1>5或<5来分,以更准确地评估疗效。

Q2.结合近年来靶向及免疫治疗的突破性进展,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当前的精准治疗策略,特别是针对不同生物标志物(如HER2、PD-L1)状态的患者,应如何选择?

骆卉妍教授: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胃癌治疗逐步向个性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早在2010年,ToGA研究首次证实了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提高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预后,奠定了胃癌抗HER2靶向治疗的基石。

2020年9月,CheckMate-649研究初步结果在ESMO年会上发布,结果显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在PD-L1 CPS≥5、PD-L1 CPS≥1及全部随机人群中,均显著改善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基于此,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含氟尿嘧啶和铂类药物化疗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成为晚期胃癌一线标准治疗方案。ORIENT-16研究表明,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在全人群和CPS>5人群中,均可显著延长患者OS和PFS,支持其作为晚期胃癌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信迪利单抗成为首款国产治疗晚期胃癌的PD-1单抗类药物。RATIONALE-305研究证实,国产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能显著延长肿瘤区域阳性评分(TAP)≥5%患者的中位OS,此方案被《CSCO胃癌指南(2023年版)》推荐为晚期胃癌一线治疗方案。KEYNOTE-859研究证实,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HER2阴性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中显著提高OS。上述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免疫治疗能显著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OS和PFS,逐步改写胃癌治疗模式。

然而,对于PD-L1低表达的患者,以PD-1单抗为基础的用药方案带来的获益较为有限。COMPASSION-15研究表明卡度尼利单抗联合方案在不同PD-L1表达水平的患者群体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尤其在PD-L1低表达患者中表现尤为显著。基于COMPASSION-15研究,2024年9月30日,NMPA批准了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卡度尼利单抗联合含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适应症。在《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5年版)》中,对于HER2中低或不表达分类中,无论PD-L1表达状态,卡度尼利单抗联合XELOX获Ⅰ级推荐(1A类证据)。卡度尼利单抗的获批标志着胃癌治疗进入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时代,为PD-L1低表达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进一步优化了晚期胃癌的综合治疗方案,提升了患者生存获益。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精准治疗策略的探索,个体化治疗将进一步提升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推动胃癌治疗进入更为精细化、个性化的新时代。精准治疗策略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将为不同分子特征的患者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案,实现治疗的精准匹配,从而最大化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提升患者整体获益。另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将更加高效和精准,为胃癌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ill




评论
07月28日
陈华福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解放军第175医院) | 外科
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的突破性进
07月27日
郭飞
丰城矿务局总医院 | 外科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精准治疗策略的探索,个体化治疗将进一步提升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推动胃癌治疗进入更为精细化、个性化的新时代
07月27日
李晓波
大连九洲世纪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