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林传明教授:泽布替尼+奥妥珠单抗与既往末次治疗对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的疗效比较——ROSEWOOD研究生长调节指数分析

07月0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泽布替尼作为一种新型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在淋巴瘤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此次会议报告了多项关于泽布替尼联合其他化疗方案或作为单药治疗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不仅进一步证实了泽布替尼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潜力,还探索了其在特定淋巴瘤亚型中的应用价值。本期,【肿瘤资讯】特邀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传明教授,对其中一项研究“泽布替尼+奥妥珠单抗与既往末次治疗对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的疗效比较:ROSEWOOD研究生长调节指数分析”进行详细解读。

林3-1.png

研究背景

滤泡性淋巴瘤(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第二常见的类型。ROSEWOOD(NCT03332017)是一项全球性、随机、开放标签、2期研究,比较了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ZO)与单独使用奥妥珠单抗(O)在既往接受过≥2线系统治疗的复发/难治性(R/R)F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与O相比,ZO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更长(28.0个月[95% CI,16.1-不可评估{NE}] vs 10.4个月[95% CI,6.5-13.8];风险比[HR],0.50[95% CI,0.33-0.75]),并且与末次既往治疗(tx;12.1个月)相比也更具优势(Zinzani等,JCO;2023)。

在R/R FL中,缺乏对标准治疗和治疗顺序的明确共识,以及试验中纳入的患者人群的异质性,限制了在不同研究之间进行间接比较的可能性。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生长调节指数(GMI)使用每个患者作为自己的对照,通过比较连续治疗的PFS持续时间来评估治疗的疗效。GMI>1表示当前治疗延长了与前一次治疗相比的PFS持续时间,而GMI≥1.33通常被用作显著临床活性的阈值。为了分析在ROSEWOOD研究中患者接受的治疗序列中ZO的疗效,研究人员使用GMI临床终点进行了患者内比较分析。

研究方法

PFS由独立中心审查评估,并在ROSEWOOD研究中定义了shan失规则。GMI定义为(来自ZO或O的PFSn)/(来自末次既往治疗线的PFSn−1)。使用Kaplan-Meier(KM)方法估计GMI的分布,包括中位数以及每个区间内的比例。使用Brookmeyer和Crowley方法估计中位GMI的95% CI,使用Greenwood公式与logit变换估计每个区间内比例的95% CI。在ZO组中进行了高临床兴趣亚组的分析。

研究结果

在ROSEWOOD研究中,145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ZO组,72例到O组。由于没有PFSn−1数据,ZO组有5例患者和O组有3例患者被排除在GMI分析之外。分析证实了先前的观察结果,即与最后一次既往治疗相比,ZO的中位PFS更长,而O则不是(ZO,28.0 vs 12.1;O,10.4 vs 11.5个月),其中最常见的是含利妥昔单抗的方案(ZO,69%;O,60%)和免疫化疗(ZO,54%;O,51%)。

在总体人群中,ZO组的中位GMI为2.7(95% CI,1.6-4.9),O组为0.9(95% CI,0.5-1.7)。在ZO组中,63.3%(95% CI,53.8-71.9)的患者GMI≥1.33,34.1%(95% CI,25.9-43.3)的患者GMI<1。亚组分析显示,只有2次既往治疗线的患者(n=63)在ZO组的中位GMI为2.5(95% CI,0.9-NE),其中65.6%(95% CI,50.8-77.8)的患者GMI≥1.33。既往治疗线数>2线的患者(n=77)中位GMI为3.1(95% CI,1.3-4.9),其中61.8%(95% CI,49.2-73.0)的患者GMI≥1.33。

末次治疗接受过免疫化疗的患者中位GMI为2.5(95% CI,0.9-3.8),其中62.9%(95% CI,49.9-74.3)的患者GMI≥1.33。末次治疗接受过含利妥昔单抗方案的患者中位GMI为2.5(95% CI,1.6-3.8),其中65.2%(95% CI,53.5-75.2)的患者GMI≥1.33。对末次治疗耐药的患者和对利妥昔单抗耐药的患者中位GMI分别为3.1(95% CI,1.8-NE)和2.5(95% CI,1.6-3.6),分别有77.4%(95% CI,61.8-87.8)和64.6%(95% CI,52.1-75.4)的患者GMI≥1.33。在开始第一次治疗后≤24个月出现疾病进展(POD24)的患者中,中位GMI为2.7(95% CI,0.9-NE),其中66.8%(95% CI,50.5-79.8)的患者GMI≥1.33。

结论

ROSEWOOD数据的事后GMI分析显示,大多数(>60%)接受ZO治疗的R/R FL患者与末次既往治疗相比PFS有显著(GMI≥1.33)改善,无论既往治疗线数(只有2次或>2次)以及在所有测试的高临床兴趣亚组中。总体人群中2.7的中位GMI是与最后一次既往治疗相比有意义的临床活性阈值1.33的两倍多。这些数据进一步支持了ZO作为R/R FL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的益处。

专家点评
林传明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行政副主任
医学博士 移植亚专业组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实验诊断专业委会 委员
江西省医学会细胞治疗学分会 常委兼秘书长
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病诊疗专委会 委员兼秘书
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委员
江西省老年医学学会委员
赣州市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赣州市抗癌协会淋巴瘤分会常务委员
赣州市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理事
赣州市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青委会委员
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1项
主持/参与国自然及省厅级项目6项
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1部/发表SCI等论文10余篇

林传明教授:FL作为最常见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虽预后相对良好,但患者仍面临多次复发、治疗选择有限的困境。传统化疗虽有效,却伴随耐药、骨髓抑制、感染等毒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实现“高效低毒”的突破,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目的,是FL领域亟待解决的核心命题。近年来,以BTK抑制剂为核心的靶向治疗为FL提供了新思路,FL治疗逐步迈入“精准无化疗”新时代。从ROSEWOOD研究的惊艳数据到作用机制的深入探寻,从复发难治到初治患者的治疗前移,以泽布替尼联合奥妥珠单抗为代表的无化疗方案正悄然改写FL治疗格局。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ZO方案在R/R FL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其不仅在延长患者PFS方面表现出色,与既往末次治疗相比,中位GMI达到2.7,远超有意义的临床活性阈值1.33,还显示出在不同既往治疗线数以及各类高临床兴趣亚组中的广泛适用性。这表明ZO方案能够为R/R FL患者提供持续且显著的疾病控制,有望成为该领域新的标准治疗选择。此外,随着对BTK抑制剂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更多临床研究数据的积累,以泽布替尼为代表的BTK抑制剂联合方案有望在滤泡性淋巴瘤的全程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长期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改善。

参考文献

2024ASH abstract 3029 Comparative Efficacy of Zanubrutinib Plus Obinutuzumab Versus Last Prior Treatment in Relapsed/Refractory Follicular Lymphoma: Growth Modulation Index Analysis from ROSEWOOD Study
https://ash.confex.com/ash/2024/webprogram/Paper198500.html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 Mathild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卢恬静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07日
徐宝连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 | 血液肿瘤科
ZO可作为R/R FL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