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反应两极分化!哪些因素决定患者能否完全缓解?

07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患者术前接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为何有人完全缓解、有人却无效?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关键线索。西班牙多中心团队对163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分析发现:体重指数(BMI)、合并症、吸烟史、PD-L1表达水平、特定基因变异,甚至激素使用剂量和手术时机,均可能显著影响术前治疗的最终效果。其中,BMI>25、存在合并症、PD-L1低表达的患者更易出现治疗抵抗,而卡铂剂量不足或手术延迟也会增加治疗失败风险。这一发现为未来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研究者强调——仍需更大规模研究明确因果关系。

研究背景

新辅助(NA)化疗(CT)联合免疫治疗(IO)已成为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新标准治疗。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患者对诱导治疗反应不佳,导致较差的临床结局,而达到完全病理缓解(CPR)的患者则在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上显著获益。目前缺乏可靠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亟需通过识别此类标志物来制定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接受NA CT-IO治疗后呈现极端疗效差异的两组患者(持续性疾病 vs 完全病理缓解),以探索潜在临床、病理及分子层面的差异因素。

研究方法

对163例接受NA治疗(CT或CT-IO)的IIB-IIIA/B期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多中心研究,筛选出两个队列:队列A为诱导治疗后仍存在持续性疾病(PD,定义为术前确认或术后残留≥70%存活肿瘤/ypN2);队列B为完全病理缓解(ypT0N0M0)。通过统计学方法(Fisher精确检验、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生物学亚型、PD-L1表达、分期、合并症等)、治疗相关参数(剂量强度、CT-IO方案、激素使用、免疫相关毒性)及分子特征(组织/血浆标志物、驱动基因变异),以识别与疗效差异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23/628-O₋MₐP)。

结果

163例患者中,22例(14.1%)为PD,35例(21.1%)达到CPR。患者用药及疗效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患者选择流程图

单变量分析显示,与完全缓解相比,持续性疾病组更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BMI>25(p=0.05)、合并症(p=0.013)、无吸烟史(p=0.06)、PD-L1<1%(p=0.048)、驱动基因变异(p=0.028)、使用特定抗PD-1/PD-L1药物(p=0.028)、泼尼松>10mg使用>7天(p=0.019)、卡铂AUC较低(5 vs 6,p<0.001)以及手术延迟(p<0.001)(表1-3)。

表1. 单因素分析与新辅助治疗后完全缓解相关的临床因素

表2. 单因素分析与新辅助治疗后完全缓解相关的分子因素

表1. 单因素分析与新辅助治疗后完全缓解相关的治疗因素

结论

BMI、合并症、吸烟状态、PD-L1表达、驱动基因变异、抗PD-1/PD-L1药物类型、高剂量激素使用、卡铂剂量强度及手术时机可能影响NA CT-IO疗效差异,需进一步大规模前瞻性研究验证本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F.M. Sereno Moyano,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cohorts of patients with NSCLC: Persistent disease vs complete response after neoadjuvant treatment with chemoimmunotherapy. 2025 ELCC 161P.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5) 20 (3): S98-S120. 10.1016/S1556-0864(25)00632-X。

审批编号:CN-159163

过期日期:2025-08-16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