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张小田教授:以专家引领激发人才活力,以体系建设促进区域自强

07月22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6月21日,“CSCO基层医院肿瘤科室建设项目”活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成功举办。活动期间,【肿瘤资讯】专访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小田教授。张小田教授围绕此类活动对内蒙古地区肿瘤防治的意义、名医团队带来的多维度支持,以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如何通过体系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关键问题分享了观点。

张小田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副院长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副院长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 执行院长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方向:消化系统肿瘤(胃癌)防诊治一体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北京市“登峰”人才培养计划团队负责人
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PI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理事胃癌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等
中国抗癌协会 理事 肿瘤信息化管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等
中国女医师协会 临床肿瘤学专家委员会 秘书长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 胃癌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致力于推动我国胃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精准诊疗水平走向国际前沿,牵头临床研究推动10种药物/方案进入临床实践,获批专利10项;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JAMA、Nature、Lancet、JCO等主刊/子刊发表文章33篇,总影响因子447分,单篇最高引用371次;撰写指南27项, 24项研究改写33项国内外指南。

本次“CSCO基层医院肿瘤科室建设项目”活动是呼和浩特站的第三场,您认为此次活动的举办对医院自身发展和内蒙古地区肿瘤防治事业意味着什么?

张小田教授:非常感谢当地媒体和专业学术媒体对“CSCO基层医院肿瘤科室建设项目”活动的关注。内蒙古自治区地域狭长,地处祖国的北部边疆,这里的老百姓在罹患癌症时就医相对困难,当地医生的成长也特别需要顶尖学术力量的带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我国肿瘤医生的国家一级学会,CSCO基金会和学会一直在学术引领和继续教育等各方面,为全国同道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今天的活动是系列活动的第三场,我们特别有幸邀请到了CSCO前理事长秦叔逵教授、CSCO基金会理事长李进教授、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军教授,以及CSCO副理事长吴令英教授。这四位CSCO核心领导层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他们个人的学术力量,为当地医生传递经验,为患者带来义诊和咨询。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一种向上的学术力量,能让当地的肿瘤医生感受到“学海无涯”,并激励他们结合临床实践去钻研临床研究,同时从四位专家身上看到他们为人民利益、为“生命至上”所做出的贡献。所以,我想这次活动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肿瘤事业发展,无论是在学术引领上,还是在强化“以患者为中心”、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上,都带来了很大信心。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承办这项活动,我们深感荣幸。我相信,在全部四场活动之后,该院的医生,无论是青年骨干还是学科带头人,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那种孜孜不倦学习新知、为患者健康不懈努力的精神。今天的第三场尤为成功,我个人也深受感动。四位教授不远千里来到祖国边疆,也希望能借此机会让基层出现的一些特殊临床问题得到国家级学会的更大关注,从而带动自治区的肿瘤防治事业越做越好。

在本次“CSCO基层医院肿瘤科室建设项目”活动中,名医团队的到来为本院带来了哪些具体支持?

张小田教授:此次名医团队带来的具体支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最直接的支持就是今天的义诊。它让许多患者不必再远赴北京、上海、广州,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得到四位专家的医学知识,这是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和收获。

第二,是信心的提振和平台的链接。这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是一个与我国顶尖肿瘤资源紧密相连的平台。这为我们未来共同开展临床研究、合作科研课题建立了很好的信心和基础,最终让一些新药物、新技术手段能够惠及自治区的老百姓。

第三,是对青年医生的激励。在这里陪同我们坐诊的青年医生,能够亲身感受到四位专家严谨的学风、对患者耐心的讲解以及对临床数据的精准解读。这就像在他们心里点亮了一把火,对青年医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最后,希望这种支持能转化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确实需要名医和顶级专家的引领,但更多的也需要他们自己努力前进。

请您谈谈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除了举办这样的活动,还有怎样具体途径提升区域的肿瘤诊疗水平,最终让更多的老百姓获益?

张小田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是自治区的首家、也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首家投入运营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这两个“首”字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平台对这家医院的高度重视。因此,从北京总院派驻到这里的医生,肩负着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责无旁贷的使命。

这种“下沉”有多重含义。首先是医生本人在这里开展工作,带来实际的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在自治区内搭建一个高水平的肿瘤医疗平台,去传递最先进的医疗知识,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最能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方式,就是在自治区卫健委的政策支持下,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牵头建立“肿瘤专科医联体”。通过医联体,我们在自治区的12个盟市搭建远程合作和线下合作平台,从而让肿瘤治疗的规范化在12个盟市中普及下去,让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也能通过线上方式及时得到内蒙古医院的指导。通过远程医疗协作和多种形式的双向转诊,我们力求在全区实现肿瘤治疗的规范化,并推动新药新技术、临床研究的入组。在此过程中,我们非常呼吁和渴望得到自治区政府的继续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媒体的多方面宣传,让老百姓知道,不必一定要去北京、上海、广州。

因为在呼和浩特,已经能够链接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无论是我们的新技术手段,包括第四代手术机器人现在已经落户并开展了新手术;还是新药临床研究,自北京团队派驻后,新研究的开展率已经翻倍;也包括像今天这样的“名医走基层”活动。我们希望老百姓能够足不出户,减少舟车劳顿,提高生活质量,让疾病在当地就能够“治得好、治得对”。这正是国家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初衷,真正实现“大病不出省”,这不仅能改善就医流程,也能节省我们国家的医保资金,降低社会负担,最终造福社会。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