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性粒细胞外陷阱促进胃癌中的血管生成

07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东亚地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胃癌的生物学特性复杂,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肿瘤的高度异质性和其对现有治疗手段的耐药性。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环节,肿瘤细胞通过促进血管生成,能够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营养,进而支持肿瘤的快速增殖。然而,尽管抗血管生成的疗法(如抗VEGF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中,但由于耐药性问题,临床效果往往受到限制。因此,寻找新的靶点以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成为胃癌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不仅是机体免疫系统的前沿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们在肿瘤的发生、进展及转移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Ts)是中性粒细胞在应对病原刺激时释放的一种特殊结构。NETs具有捕捉病原、促进局部免疫反应的功能,但最新的研究表明,NETs不仅与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关,它们还参与了肿瘤的进展,尤其是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本文通过研究NETs在胃癌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在促进血管生成方面的潜力,揭示了它们如何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来促进胃癌的生长和转移。

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Ts)与胃癌血管生成

胃癌的生长和转移过程需要新血管的形成,而血管生成通常由肿瘤细胞分泌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调节。研究表明,NETs通过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促进其增殖、迁移以及管腔形成,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在胃癌中,NETs不仅为肿瘤细胞提供了一种免疫逃逸的方式,还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的血管结构,间接支持了肿瘤的进一步扩展。

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胃癌患者的组织中,NETs的沉积与肿瘤的血管密度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多重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人员观察到胃癌组织中存在大量的NETs沉积,这些NETs标记物(如MYPO-DNA和cit-H3-DNA)的表达在III期胃癌患者中尤为显著。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作者还发现胃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临近的癌旁组织,这一结果提示NETs可能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增强肿瘤的血液供应,推动其生长。

NETs对内皮细胞的作用

内皮细胞是血管生成的关键细胞,其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是血管生成的基本过程。通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NETs能够显著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尤其是在适当的NET浓度下(如0.4 μg/mL)。这一作用并非单纯的促生长,而是通过下调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蛋白(如ZO-1和VE-cadherin)的表达,增加了内皮细胞间的空隙,促进了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管腔的形成。

这一实验结果表明,NETs通过其结构成分和受体的作用,直接影响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进而促进血管生成。特别是当NETs的浓度为0.4 μg/mL时,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显著增强,而这些效应可通过DNase I抑制NETs的形成得到逆转。DNase I作为NETs抑制剂,在本研究中显著降低了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进一步证明了NETs在胃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CCDC25:NET-DNA受体的作用

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内皮细胞表面表达了NET-DNA受体CCDC25。CCDC25的作用不仅限于NETs的识别和结合,还在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研究人员进一步证实,CCDC25在NETs刺激下由细胞膜转移到细胞质,这一变化可能是NETs促进内皮细胞功能的关键机制。

CCDC25作为NET-DNA的受体,其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中性粒细胞浸润呈正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还表明,CCDC25的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这为未来靶向CCDC25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靶向抑制CCDC25的功能,可能有效抑制NETs对胃癌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进而减缓胃癌的生长和转移。

NETs与胃癌血管生成的机制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了NETs在胃癌血管生成中的机制。NETs通过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在这一过程中,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这表明AKT/mTOR通路在NETs促进血管生成中的关键作用。通过使用DNase I抑制NETs,研究人员发现,DNase I能够有效降低AKT/mTOR通路的激活,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此外,实验还表明,NETs促进内皮细胞分泌ANGPT2(血管生成素2),这一因子在胃癌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NETs刺激下的内皮细胞分泌的ANGPT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DNase I处理能够抑制这一现象。通过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NGPT2的高表达与胃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且与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这为将ANGPT2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Ts)在胃癌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促进血管生成方面的功能。NETs通过其受体CCDC25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进而促进胃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此外,NETs通过促进ANGPT2的分泌,进一步推动血管生成的过程。靶向NETs或其受体CCDC25可能为胃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有望克服抗血管生成治疗中的耐药性问题,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的发现为胃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创新提供了潜在的靶点,特别是在现有治疗面临耐药性挑战的背景下,NETs作为新的治疗靶点可能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Yang, S., Sun, B., Li, J., Li, N., Zhang, A., Zhang, X., Yang, H., & Zou, X. (2023).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promote angiogenesis in gastric cancer. 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 CCS, 21(1), 176. https://doi.org/10.1186/s12964-023-01196-z

审批编号:CN-160198 有效期:2026-05-27

声明:材料由阿斯利康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QTT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uc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