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EHA中国之声】段明辉教授:解码CML治疗——从当前挑战、治疗突破到TFR展望

06月18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6月12日~6月15日,第30届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将在“艺术之都”意大利米兰隆重举行。此次大会聚集了众多血液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学者,旨在共同探讨血液系统疾病的前沿进展和临床实践成果。

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北京协和医院段明辉教授围绕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治疗进展的相关内容进行分享,详情如下

段明辉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 主任医师
北京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一届青委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MPN/MDS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MDS和MPN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白血病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慈善总会格列卫等患者援助项目血液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卫生部临床医生科普项目医学科普专家
重点方向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瘤、白血病、MPN、MDS
擅长各种血液科疑难罕见病的诊断治疗等。

CML治疗现状:挑战与未竟之需的宏观审视

段明辉教授:CML的治疗现状已趋于成熟。目前在中国,至少有4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供CML患者选择,并取得了显著疗效。经其中任一种TKI治疗,90%以上的患者可获得理想的疾病控制,从而实现长期生存,避免因疾病进展危及生命。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约20%的CML患者在经过积极规范化治疗并获得深度分子缓解后,有望实现最终停药。与20年前TKI问世前相比,这一数据无疑是巨大的进步。

然而,仍有约10%的CML患者在TKI治疗过程中会遭遇不顺利的情况,例如药物不耐受或疗效不理想。此外,对于约90%治疗顺利的患者而言,目前的主要挑战在于最终成功停药的患者比例仍相对较低。同时,停药后的分子学复发率仍较高,而这种分子学复发并非意味着疾病进展,仅提示CML患者需重新启动TKI治疗。然而,部分患者及基层医生对于停药后复发的处理和患者预后的认知不足,导致大量符合停药条件的患者仍选择长期服药。尽管长期用药能有效控制疾病进展,但随之而来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经济负担,无论对患者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都是一个巨大挑战。

因此,CML患者亟需在这一系列靶向治疗中寻求突破,以期实现更高的停药率、更优的耐受性与安全性,从而使患者在长期治疗中免受现有副作用的困扰。以本次大会中报告的IIIb期研究为例,其对照药物尼洛替尼是目前已知能达到较好疗效和较高停药率的二代TKI。但尼洛替尼的主要局限在于其在5-10年长期使用后存在较高心脑血管风险。因此,期待未来的新药在疗效优于尼洛替尼的同时,显著降低毒性反应发生率。目前来看,STAMP抑制剂阿思尼布有望满足CML患者的部分临床需求。

革新之路:STAMP 抑制剂的创新机制与临床价值

段明辉教授:阿思尼布作为首个靶向STAMP位点的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与现有ATP竞争性TKIs截然不同。尽管两者均作用于BCR-ABL激酶,但由于阿思尼布独特的靶向位点,使其在作用机制上实现了创新突破。这一新颖的作用机制有望克服既往ATP竞争性TKIs所导致的耐药现象。

现有研究数据,包括正在进行的IIIb期研究以及此前的ASC4FIRST研究,均提示STAMP抑制剂阿思尼布的疗效有望超越一代和二代TKIs。在国际范围内,除氟马替尼外,尼洛替尼、达沙替尼以及博舒替尼(bosutinib)的疗效均有望被STAMP抑制剂超越。

更重要的是,阿思尼布的安全性数据也展现出显著的优势,超越了部分一代和二代TKIs。伊马替尼曾被国际公认为安全性较好的TKI,然而目前来看,STAMP抑制剂的安全性甚至优于伊马替尼。

综上所述,STAMP抑制剂阿思尼布在疗效上可能优于已知的一代和二代TKI,同时在安全性方面也展现出更优的潜力。这一药物的出现,有望为CML患者带来显著的获益。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CML患者,STAMP抑制剂优异的安全性将大幅提升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对于追求停药的CML慢性期患者,STAMP抑制剂也有望最大化其成功停药的机会。

迈向治愈:CML 靶向治疗的未来趋势——从长期用药到无治疗缓解(TFR)

段明辉教授:尽管国际上对于CML的停药已有明确且严格的标准,符合条件的患者通常被强烈推荐尝试停药。但在中国,受限于CML患者对停药理念的认知程度以及部分基层医生对最新医学进展的掌握不足,CML停药的实践仍面临诸多挑战,甚至在某些地区,“停药”这一概念仍被谨慎提及。

事实上,国际医学界已普遍认为,CML慢性期患者只要规范化地接受TKI治疗,就可能实现停药,这应是一个顺理成章的治疗目标。因此,CML慢性期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无需刻意追求停药。目前更强调的是,CML患者的停药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无需额外干预或追求。而规范的诊断、治疗、随访,并定期进行基因定量监测是促使CML患者实现停药的重要因素。当达到停药标准时,符合条件的患者便可自然地尝试停药。

在此过程中,期待像STAMP抑制剂阿思尼布这样的创新药物能够进一步提升疗效,同时显著降低副作用,从而使患者在更少不良反应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最终达成更高的停药目标。

对于CML慢性期患者而言,长期使用TKI维持生存已不再是讨论的焦点;如今的目标是希望在4~5年的规范治疗后,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成功停药的可能性。此外,即便停药失败,CML患者也仅需重新启动治疗,并不会因此损失任何治疗机会,也不会导致疾病进展或急变。

但需要强调的是,所有停药尝试都必须在医生的严格监督和密切随访下进行。如果患者未能遵医嘱,擅自停药或停药后未进行规范监测,则可能面临风险。因此,临床医生必须提醒患者,若有停药意愿,务必严格遵循规范治疗、随访,并定期就医检查,这是确保停药安全和成功的关键。

责任编辑:Cherry
排版编辑:Cherr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6月22日
雷昕奕
永州市中心医院 | 胃肠外科
当前治疗突破到新的展望。
06月22日
戴明
厦门市中医院 | 肿瘤科
至少有4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供CML患者选择,并取得了显著疗效。经其中任一种TKI治疗,90%以上的患者可获得理想的疾病控制,从而实现长期生存,避免因疾病进展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