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EHA抢先看】Epcoritamab联合R-ICE在适合ASCT的R/R DLBCL患者中的首次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公布

05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6月12日~6月15日,第30届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将在“艺术之都”意大利米兰隆重举行。此次大会聚集了众多血液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学者,旨在共同探讨血液系统疾病的前沿进展和临床实践成果。
2025年5月14日15时59分(当地时间),大会提前公布了近4000项研究的最新成果,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多个层面。其中,希门尼斯·迪亚斯基金会大学医院Raul Cordoba教授团队汇报的关于Epcoritamab联合R-ICE方案用于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摘要号:S245)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该研究的主要结果,【肿瘤资讯】对相关摘要内容进行了编译整理,详细报道如下。

图片3.png

EPCORITAMAB + R-ICE用于符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条件的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的首次披露:EPCORE NHL-2研究

英文标题:FIRST DISCLOSURE OF EPCORITAMAB + R-ICE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R/R DLBCL) ELIGIBLE FOR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SCT): EPCORE NHL-2

摘要号:S245 

研究背景

大约50%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对挽救性化疗免疫治疗(CIT),如利妥昔单抗联合异环磷酰胺、卡铂和依托泊苷(R-ICE)耐药。目前仍需优化挽救治疗(tx),以提高完全缓解(CR)率,使更多患者能够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CAR-T细胞疗法是ASCT的一种新兴替代方案,尤其是对于在一线治疗(1L tx)后12个月内进展的患者;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物流、成本、可及性和疗效持久性等挑战。Epcoritamab(一种皮下注射的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此前已证明与挽救性化疗免疫治疗(如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阿糖胞苷和奥沙利铂或卡铂,即R-DHAX/C)联合使用时具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在此报告了EPCORE NHL-2试验(NCT04663347)中Epcoritamab联合R-ICE方案在适合ASCT的R/R DLBCL患者中的首次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方法

纳入的是适合接受R-ICE方案和ASCT的R/R DLBCL患者,并且既往接受过≥1线治疗(LOT)。患者接受48 mg Epcoritamab治疗(第1周期给予0.16 mg和0.8 mg的递增剂量,第1-4周期每周一次,第5-9周期每两周一次,第10周期及以后每四周一次),同时在第1-3周期联合R-ICE方案。第1-4周期为21天,第5周期及以后为28天。治疗持续至ASCT、疾病进展(PD)或不可接受的毒性。主要终点为研究者根据Lugano标准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

研究结果

截至数据截止日期(2024年12月18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范围:6-15个月)。共有31例患者接受了48 mg Epcoritamab联合R-ICE治疗。中位年龄为62岁(范围:39-77岁),55%为男性,61%为Ann Arbor III/IV期,42%存在≥7 cm的大包块疾病,81%既往接受过1线治疗(范围:1-3线),65%在一线治疗后12个月内进展。

在31例接受48 mg Epcoritamab联合R-ICE治疗的患者中,ORR为87%;20例(65%)患者达到CR,7例(23%)达到部分缓解(PR)。各亚组均显示出较高的ORR和CR率(表1)。

表1. ORR和CR率

图片4.png
患者接受的中位治疗周期数为:Epcoritamab 4周期(范围:2-14周期),R-ICE 3周期(范围:2-3周期)。大多数患者(20/31;65%)接受了ASCT。在ASCT前最近一次评估中,20例患者中有13例(65%)达到CR,7例(35%)达到PR。7例PR的患者中有5例在ASCT后达到CR。11例未接受ASCT的患者中,3例(10%)继续接受Epcoritamab治疗(1例CR,2例PR),8例(26%)因疾病进展(n=6)或其他原因(n=2)停止治疗。其中,6例接受了后续治疗:3例接受CAR-T细胞疗法,1例参加后续临床试验,1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接受放疗。在6个月时,估计81%的患者缓解仍在持续,74%的患者疾病无进展,所有患者均存活。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74%)、贫血(68%)和血小板减少症(68%)。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为52%,均为低级别(1/2级),且均得到解决。1例患者出现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1级),也已解决。未观察到临床肿瘤溶解综合征。18例(58%)患者发生感染,其中5例(16%)为严重感染。无患者因TEAE停止Epcoritamab治疗,未发生5级TEAE。

研究结论

Epcoritamab联合R-ICE方案在适合ASCT的R/R DLBCL患者中显示出较高的CR率,大多数患者为高危人群,且在一线治疗后12个月内进展。该方案的安全性可控,未因不良事件导致治疗中断。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Epcoritamab与化疗免疫治疗联合使用时,可优化挽救治疗,增加患者接受ASCT的比例,从而提高治愈机会。
 
 

参考文献

(Abstract release date: 05/14/25) EHA Library. Cordoba R. 06/15/2025; 4159322; S245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5月19日
史渊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
05月18日
余枫贤
桂平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大约50%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对挽救性化疗免疫治疗(CIT)
05月18日
万志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黄州医院 | 肿瘤内科
Epcoritamab联合R-ICE方案用于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