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方峻教授:DEL DLBCL治疗新曙光——泽布替尼联合 R-CHOP 方案显著提升疗效

05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双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EL DLBCL)是一种预后较差的亚型,其特征为MYC和BCL2蛋白的过表达,但无相应的基因重排。目前,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R-CHOP在DEL患者中疗效欠佳,5年总生存率(OS)仅为39%。因此,探索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期,一项发表于Cancer杂志的II期临床研究为初诊DEL DLBC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该研究评估了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在DEL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肿瘤资讯】特将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并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方峻教授对该研究的主要结果进行点评。

泽布替尼联合 R-CHOP方案开启初诊双表达淋巴瘤治疗新篇章

该研究为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单臂、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共纳入48例初诊DEL患者。入组患者接受泽布替尼(160mg,口服,每日两次)治疗6个月,并联合标准化的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进行6~8个周期的治疗。

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89.6%,其中完全缓解率(CRR)为83.3%。在完成8个周期治疗后,40例患者(83.3%)达到CR,3例患者(6.3%)达到部分缓解(PR),3例患者(6.3%)出现疾病进展。

中位随访29.3个月后,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均未达到。2年PFS和OS率分别为81.25%和93.75%。生存曲线显示,治疗初期患者的生存状况较为稳定,且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患者能够维持较好的生存质量。

在治疗的前4个周期,PET-CT检查显示37例(77.1%)患者达到CR,10例(20.8%)患者达到PR,ORR高达97.9%,CRR为77.1%。随着治疗的深入,患者的缓解状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截至最后一次随访,31例患者(64.6%)仍维持CR状态,12例患者(25.0%)出现疾病进展,其中3例患者因疾病进展在6个周期治疗后死亡。此外,1例患者在第2周期治疗结束时死于心血管疾病,另1例患者在8个周期治疗后因COVID-19感染死亡,但其疗效评估仍为CR。

根据患者的基本特征和基因突变情况进行亚组分析发现,不同亚组患者的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TP53基因突变患者与野生型相比,虽然疗效稍逊,但差异并不显著。而BCL-6基因重排患者则显示出较差的预后,这与之前的多因素分析结果一致。除了客观的疗效和生存数据外,研究还关注了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在有效控制疾病的同时,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其在治疗期间的疼痛、疲劳等不适症状明显减轻,日常活动能力和心理状态也有所提升。

研究结论

总体而言,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在初诊DEL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这一高危患者群体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未来,研究团队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III期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深入探索泽布替尼在DEL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预后因素。

专家点评
方峻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研究所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淋巴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血液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血液肿瘤专家委员会中枢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整合医学学会淋巴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常务委员
湖北省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淋巴瘤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临床血液学杂志编委
负责国家及省级基金课题五项,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专著两部,参编“内科学”教材两部,参译“威廉姆斯血液学中文版”。

方峻教授:该研究中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的ORR达到89.6%,CRR为83.3%,显著高于传统R-CHOP方案在DEL患者中的疗效。特别是在治疗初期(前4个周期),ORR高达97.9%,这表明该联合方案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疾病进展。


中位随访29.3个月后,2年PFS和OS分别为81.25%和93.75%,显示出该方案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具有潜在优势。对于DEL这种预后较差的亚型,这样的生存数据令人鼓舞。


尽管47.9%的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但总体耐受性良好,未出现因不良事件导致治疗中断的情况。这表明泽布替尼联合R-CHOP方案在安全性方面是可行的,尤其对于老年患者(≥60岁)也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另外,治疗不仅在客观指标上取得显著成效,还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在疼痛、疲劳等方面的症状减轻,日常活动能力和心理状态提升,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整体福祉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该研究为DEL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有望改善其预后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为血液肿瘤领域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Yin X, He Q, Liu D, et al. Zanubrutinib plus R-CHOP for th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double-expressor lymphoma: a phase 2 clinical study. Cancer. 2025;e35697. doi:10.1002/cncr.35697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Olivi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