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版NCCN多发性骨髓瘤指南重磅发布:新分层思路引领治疗格局革新

05月13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入精准与多元并进的新纪元,但现实依然面临高复发率、耐药难题和高危患者生存瓶颈。2025年5月10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杂志》(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JNCCN)发布了题为“Multiple Myeloma, Version 1.2025 Featured Updates to the NCCN Guidelines®”的指南更新。该研究由美国梅奥医学中心Shaji K. Kumar教授牵头,系统更新了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疗方案。本次更新将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D-VRd)列为新确诊且适合移植患者的首选方案,其无进展生存期(PFS)较VRd方案提升58%;把两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cilta-cel和ide-cel)纳入复发/难治性患者的治疗推荐。本次更新基于PERSEUS、CARTITUDE-4等15项临床试验,为不同分期的MM患者提供了更精准的循证治疗方案。【肿瘤资讯】特别整理指南重点内容,以飨读者。

截屏2025-05-13 15.02.28.png

NCCN指南优先推荐MASTER-2等前瞻性临床试验方案

2025年V1版NCCN-MM指南更新要点,着重解析新版指南在系统性治疗方案方面的突破性调整。对于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新增达雷妥尤单抗/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D-VRd)四药联合方案,此推荐依据GRIFFIN和MANHATTAN等Ⅲ期临床试验数据,含达雷妥尤单抗的方案可使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提升至65.2%(对照组为32.7%)。
 
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的治疗方面,新版指南首次纳入针对抗CD38单抗耐药性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案,如卡非佐米联合泊马度胺方案(客观缓解率(ORR)为58.8%)以及BCMA CAR-T疗法(ide-cel中位PFS为8.8个月)。在维持治疗领域,虽然含达雷妥尤单抗的方案显示PFS延长至54个月(对照组为36个月),但由于现有研究未对诱导 + 巩固治疗后的维持方案进行随机分组,所以无法确定该获益是源于前期治疗阶段还是维持阶段追加的达雷妥尤单抗。
 
指南编委会着重指出,在当前的证据体系中,维持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剂量调整策略等关键问题仍有待解决,建议优先通过MASTER-2、ATLAS等前瞻性临床试验(NCT04960592、NCT04934475)获取更高级别的证据。此外,新版指南将以伊沙佐米为基础的三药方案从“其他推荐”调整为“优选方案”,这与它在TOURMALINE-MM3研究中展现出的36个月持续缓解率(CR)优势(28%比21%)密切相关。

指南内容要点解读

NDMM:四药联用与人群精细分层

1. 适宜移植患者:D-VRd四药标准,分层引导新方向

对于适宜移植患者(通常为≤65岁或身体条件良好者),新版指南以D-VRd(达雷妥尤单抗+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强势推荐为一线首选方案。大量临床数据显示,D-VRd可显著提高MRD阴性率和PFS。传统三药VRd作为第二备选。

高危细胞遗传异常分层依然关键——如有t(4;14)、t(14;16)、del(17p)等,则推荐强化方案与临床试验优先。

2. 不适宜移植患者:双抗融入,疗效深度提升

对于高龄或合并症多的不适宜移植人群,指南推荐艾沙妥昔单抗(Isa)联合VRd(Isa-VRd)作为新一线,尤其是年龄<80岁、功能状态较佳者。对于更年长或虚弱患者,三药组合如Daratumumab-Rd、VRd、VMP则视个体风险、耐受性斟酌。

临床上,患者功能、体能及共病管理评估工具需常规化,用于适宜方案筛选。

维持治疗与预后管理:巩固疗效,精准延益

新指南继续推荐来那度胺为维持治疗首选,适用于大多数已达缓解的患者。如为高危遗传变异(del[17p]等),或方案耐受欠佳者,则可考虑卡非佐米联合或CD38抗体(如Dara、Isa)搭配。

指南首次明确提及个体风险-获益权衡,强调维持期间MRD动态监测及不良反应早识别,部分患者或可中止维持方案,减少长期副作用。

RRMM:多靶点联合与创新细胞治疗提速

1. 抗CD38抗体耐药分层

指南针对既往暴露、耐药情况给出详细分组:

  • 若未暴露或未耐药Dara/Isa,可继续联合方案;

  • 若出现耐药,推荐Selinexor、贝尔莫非单抗(Belantamab mafodotin)、CAR-T等新机制药物;

  • PI和IMiD双重耐药时,倾向引入双抗(如teclistamab)、ADC、BCMA CAR-T,或临床试验。

2. CAR-T与双抗纳入主流选择

2025版首次将三线以上、符合条件患者的CAR-T细胞疗法(ide-cel、cilta-cel)和双特异性抗体写入标准推荐。对于血液恶性肿瘤进展迅速、化疗无效或多线耐药患者,细胞与双抗疗法带来PFS和OS长足突破。

相关流程与适用条件明晰,强调早筛选、早转诊,保障“窗口期”及时治疗。

3. 复发治疗决策再升级

继续强调病程分层、个体治疗史及不良反应、器官功能、经济可获得性等多维考量。对于高危遗传型、早复发患者,优先推荐多靶点、增强型联合方案或新技术临床研究。

编者按:多靶点创新与真实世界研究共推动精准骨髓瘤管理

2025版NCCN指南不仅凝练了现有证据,也正式推动MM治疗从“标准三药”走向“新标准四药”与高危分层、细胞与免疫创新治疗并举的新时代。CAR-T和双特异性抗体等机制多样的疗法,已实质性改善多线后患者的长期生存,为“不可治”群体带来前所未有的曙光。

值得注意的是,MRD检测、基因分层等手段使风险预判趋于精准,有利于挖掘真正可从维持/强化治疗中获益的个体,也提醒我们关注副作用、新发肿瘤等长期管理议题。“精准分层—动态评估—个体用药”将成为未来主流。

与此同时,真实世界数据(RWD)与适应性临床试验正在为指南“落地到临床”提供证据基础。中国等亚洲人群的MM表型、耐药谱与西方存在差异,亟需本土数据丰富优化疗效评估与毒性预测模型。

展望未来,双抗、ADC等新药物、以及免疫微环境靶向策略,或将继续刷新高危患者的预后上限。配合AI辅助诊疗、数字化随访等新技术,推动MM管理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全周期、全人群、全场景”精细化时代。

参考文献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Multiple Myeloma. Version 1.2025.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25;23(3):132-145.

责任编辑:Ashelin
排版编辑:Ashelin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5月14日
韩书菊
清河县中心医院 | 消化内科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入精准与多元并进的新纪元,但现实依然面临高复发率、耐药难题和高危患者生存瓶颈。
05月14日
李刚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肿瘤内科
这些结果进一步强化了进行可靠的PD-L1检测的重要性。
05月13日
雨夜
钦州市中医医院 | 肿瘤内科
路漫漫其修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