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MRD监测能否赋能AML疗效提升?特定亚组或可显著获益

05月09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5月,《柳叶刀·血液学》(Lancet Haematology)期刊发表了一项题为“Molecular monitoring versus standard clinical care in younger adul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results from the UK NCRI AML17 and AML19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3 trials”的3期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由英国Richard Dillon教授团队牵头,针对年龄在16~60岁携带特定分子标记(如NPM1突变)的新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首次对比了序贯分子可测量残留病(MRD)监测与标准临床护理的疗效。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经强化治疗后,可测量残留病灶(MRD)是公认的独立预后因素,但其能否作为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指导临床干预仍存争议。英国NCRI AML17/AML19两项III期随机对照试验首次在分子分型框架下,探索了MRD动态监测联合MRD指导治疗对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

本研究基于英国NCRI AML17(ISRCTN55675535)和AML19(ISRCTN78449203)两项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试验,纳入2012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英国、丹麦及新西兰136家中心收治的16-60岁初诊非APL AML患者。通过分子标志物筛选(RT-qPCR检测NPM1突变及融合基因),共637例携带可监测分子标志物(NPM1突变占63%,融合基因占37%)的患者以2:1比例随机分配至两组:

  • 监测组(n=425):在强化化疗期间(每疗程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30/60/100天及治疗结束后3年内,每3个月通过外周血/骨髓样本行MRD动态监测(RT-qPCR),结果实时反馈至临床医生以指导治疗决策;

  • 非监测组(n=212):仅接受标准临床管理(症状/形态学复发后干预)。

gr1_lrg.jpg

图1 研究设计

主要终点为OS,预设亚组分析按分子标志物分层(NPM1+FLT3-ITD、NPM1单突变、融合基因)。次要终点包括无复发生存期(RFS)及累积复发率。

研究显示,监测组与非监测组3年OS无显著差异(70% vs 73%,HR=1.11,p=0.25),但监测组复发风险降低28%(HR=0.66,p=0.004)。分子亚组分析揭示:

  • NPM1+FLT3-ITD双突变患者:监测组死亡风险降低47%(HR=0.53,3年OS 69% vs 58%,p=0.021);

  • NPM1单突变(HR=1.56)及融合基因患者(HR=1.28)未获益。

39%监测组患者基于MRD调整治疗,20%接受抢先挽救(FLAG-Ida为主),分子缓解率79%;但仅45% MRD复发患者实现抢先干预,中位响应时间36天。

gr2_lrg.jpg

图2 监测组与未监测组的OS比较

综上,该研究发现整体上MRD监测未改善全人群的OS,但在基线存在NPM1和FLT3-ITD突变的患者亚组中,MRD监测带来了生存获益,可降低该亚组患者约一半的死亡风险,而对仅有NPM1突变及携带融合基因转录本的患者,MRD监测未带来生存获益。

当然,该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未涵盖部分高危患者、未规定特定干预措施等。鉴于如今出现了更高效、耐受性更好的靶向疗法,对于特定基因型患者,MRD监测联合新型疗法有望进一步改善生存,未来需开展更多随机研究来评估这些方案。

参考文献

Potter N, Jovanovic J, Ivey A, Othman J, Thomas A, Gilkes A, Runglall M, Kanda A, Thomas I, Johnson S, Canham J, Villiers W, Knapper S, Khwaja A, McMullin MF, Cavenagh J, Overgaard UM, Clark RE, Solomon E, Freeman SD, Hills R, Burnett A, Russell N, Dillon R; UK AML Research Network. Molecular monitoring versus standard clinical care in younger adul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results from the UK NCRI AML17 and AML19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3 trials. Lancet Haematol. 2025 May;12(5):e346-e356. doi: 10.1016/S2352-3026(25)00037-7. PMID: 40306832.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Amiee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5月11日
袁素娟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 肿瘤科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经强化治疗后,可测量残留病灶(MRD)是公认的独立预后因素,但其能否作为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指导临床干预仍存争议。英国NCRI AML17/AML19两项III期随机对照试验首次在分子分型框架下,探索了MRD动态监测联合MRD指导治疗对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
05月10日
韩素梅
安达市医院 | 内科
MRD监测使特定人群获益!
05月10日
高阳阳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 | 放疗科
可测量残留病灶(MRD)是公认的独立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