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王曦教授:年轻乳腺癌患者特点和管理策略

04月26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3月28日-2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委会全国巡讲、江西省保健学会乳腺肿瘤分会——首届学术论坛暨第十届江西省免疫学会圣类思乳腺肿瘤MDT研讨会于南昌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江西省免疫学会及江西省保健学会联合主办,南昌市人民医院承办。来自国内的众多乳腺肿瘤领域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入交流乳腺肿瘤规范化诊疗、临床难题、个体化精准治疗及前沿研究成果。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曦教授进行专访,分享年轻乳腺癌患者管理见解。

王曦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癌单病种首席专家
乳腺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乳腺肿瘤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系列研究;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面上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JAMA主刊第一作者一篇(SCI45.5)

年轻乳腺癌患者诊疗挑战

王曦教授: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乳腺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尽管如此,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其预后仍然相对较好。这得益于我们在乳腺癌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以及新药研发方面的不断进步,使得乳腺癌治疗效果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比欧美国家,中国乳腺癌发病中位年龄早10-14年,中位年龄在45-55岁之间,也就是说年轻乳腺癌患者更多。鉴于45-55岁正是个人事业和家庭责任最重的时期,提高年轻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不仅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对家庭和工作单位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年轻乳腺癌,临床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通过三级预防措施,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来提升乳腺癌的治疗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精准医疗时代下年轻乳腺癌诊疗策略

王曦教授:精准医疗是近年来提出的理念,但实际上这一理念一直存在。从过去的循证医学、个体化治疗到如今的精准医疗,都体现了针对不同患者生物学特点给予精准、恰当治疗的重要性——既要避免治疗不足,也要避免过度治疗。

针对亚洲女性乳腺癌发病年轻化特点,一方面要针对青年女性进行常规筛查,以便及时、更早地发现早期乳腺癌患者。同时,对一些癌前病变进行适当干预,也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对于中国年轻、绝经前女性比例更高的情况,我们可能在乳腺癌治疗中更加重视绝经前女性的管理。例如,对于HR阳性患者,强化内分泌治疗等,这些方面可能是我们未来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总结而言,提升乳腺癌的诊疗水平,特别是针对中国年轻患者群体的特定需求,需要患者和医疗工作者双方的共同关注。通过开展针对性的临床研究,以提高该类患者群体的诊疗效果,进而推动乳腺癌治疗领域整体的进步。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aw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26日
刘永亮
平遥中都乡卫生院 | 肿瘤内科
提升乳腺癌的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