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4.2 每日资讯:2025 ELCC丨减轻 EGFR 突变晚期 NSCLC 联合治疗毒性的新方法;Nature子刊 | EPOC1802研究:dCRT后序贯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局晚期ESCC

04月01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今日要闻

1. 2025 ELCC丨减轻 EGFR 突变晚期 NSCLC 联合治疗毒性的新方法

2. Nature子刊 | EPOC1802研究:dCRT后序贯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局晚期ESCC,CR率42.1%,mOS 31个月

3. 2025 SGBCC | ER阳性乳腺癌并非免疫荒漠

4. EBMT 2025海报精选:这些研究可能改变临床实践——白血病篇

5. 肝癌一线治疗!百时美施贵宝联合疗法在中国获批新适应症

1. 2025 ELCC丨减轻 EGFR 突变晚期 NSCLC 联合治疗毒性的新方法

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于当地时间3月26日至29日在法国巴黎盛大召开。ESMO Daily Reporter发布关于如何在疗效与毒性之间实现最佳平衡的报道。

单臂II期ETOP AMAZE-lung试验结果为奥希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研究显示,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在特定患者群体中具有中等但持久的抗肿瘤效果。在主要疗效队列的60名患者中,12周时的确认客观缓解率(ORR)达到33%,成功达到研究预定义的ORR >20%的成功标准。

COCOON 试验最新公布结果,揭示埃万妥单抗联合拉泽替尼一线治疗 EGFR 突变晚期NSCLC时,采用预防性增强皮肤病管理方案可显著降低皮肤不良事件(AE)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标准治疗相比,COCOON 组因皮肤病 AE 导致的 埃万妥单抗和拉泽替尼停药率仅为 1%,而标准组为 4%;总体因任何 AE 导致的停药率也从 19% 降至 11%。

点击查看完整研究内容

2. Nature子刊 | EPOC1802研究:dCRT后序贯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局晚期ESCC,CR率42.1%,mOS 31个月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东病院Takashi Kojima教授团队在《自然·癌症》(Nature Cancer,IF 23.5)杂志发表了一项多中心、单臂、II期临床试验(EPOC1802)的研究成果。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主要队列中由研究者评估的cCR率。结果令人振奋:前38例患者的cCR率达到42.1%,远超预设的20%阈值,成功达到了主要终点。在总生存方面,主要队列的中位OS和12个月OS率分别为31.0个月和65.8%,这一结果远优于传统放化疗9~10个月的历史数据。若从dCRT开始计算,中位PFS和OS更为可观,分别达到5.5个月和33.0个月,进一步证实了该治疗策略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EPOC1802研究证实,在不可切除局晚期ESCC患者中,dCRT后序贯使用阿替利珠单抗可提高cCR率,有望延长患者的长期生存,且安全性良好。当然,如研究者所指出的,仍需要更长期的生存数据来进一步验证这一治疗策略的价值。

点击查看完整研究内容


3. 2025 SGBCC | ER阳性乳腺癌并非免疫荒漠

2025年3月12日至15日,第19届圣加伦国际乳腺癌大会(SGBCC)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来自荷兰癌症研究所的Marleen Kok教授首先阐明了ER阳性乳腺癌并非如传统观念所认为的那样,是免疫治疗的”法外之地“。她围绕ER阳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展开了深入探讨,并提供了丰富的临床数据和研究结果。

对于ER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Marleen Kok教授提供了大量临床试验的数据支持。其中,I-SPY 2试验被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之一。该试验显示,对于ER阳性乳腺癌患者,70%的患者在接受标准新辅助化疗时所获得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仅为13%。然而,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如帕博利珠单抗加入到新辅助治疗方案中时,患者的pCR可以翻倍提升至30%。

目前,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已成为ER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手段,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率。尽管如此,免疫治疗是否能够与CDK4/6抑制剂有效联合使用,依然是一个亟待深入探索的领域。目前对于这一组合的临床应用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的数据支持,这使得我们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仍需谨慎。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4. EBMT 2025海报精选:这些研究可能改变临床实践——白血病篇

第51届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将于2025年3月30日-4月2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本文将呈现多项具有临床实践变革潜力的前沿研究,这些突破性进展不仅为白血病患者拓展了个体化治疗选择路径,更有望显著提升生存预后指标与长期生活质量。

二次输注CAR-T细胞治疗R/R B-ALL--GOCART联盟分析报告(摘要号:OS6-07)

研究结果显示,复发患者接受CART2后,患者的MRD阴性CR率为50%;BCR患者中1例出现一过性B细胞增生症。90%的患者在CART2后接受进一步治疗,54%进行移植。中位随访3年,CART2后2年总生存(OS)率和无白血病生存存(LFS)率分别为54.3%和39.5%,2年复发率(RI)为52.5%。达完全缓解(CR)的患者预后更好,2年OS率、LFS率和RI率分别为74.5%、56.1%和34%;未达CR患者预后显著较差。接受CART2治疗B细胞恢复(BCR)的患者预后较好,2年LFS率为66.7%,RI率为0%。

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人群中,CART2与低毒性和复发患者的高MRD阴性CR率相关。尽管缓解持续时间有限,但约50%的患者通过补救治疗得以挽救。CART2可能是R/RB-ALL患者接受移植或其他治疗的桥梁。

点击查看全部4项研究内容


5. 肝癌一线治疗!百时美施贵宝联合疗法在中国获批新适应症

今日(3月31日),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刚刚宣布,其两款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一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与逸沃(伊匹木单抗注射液)的联合疗法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新增适应症,适用于不可切除或晚期肝细胞癌(HCC) 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此次获批基于3期CheckMate-9DW研究,该研究在全球范围内证实免疫治疗方案用于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疗效可显著优于两种既往标准治疗药物。

CheckMate-9DW2是一项全球多中心、 3期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了纳武利尤单抗匹木单抗方案对比研究者选择的仑伐替尼或索拉非尼,在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一线治疗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中85%的对照组患者使用了仑伐替尼。

研究主要终点结果显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mOS)为23.7个月(对照组为20.6个月),显著降低21%的死亡风险。次要终点方面,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6%,相比对照组(13%)改善近3倍;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可达30.4个月,较对照组(12.9个月)改善2倍以上。研究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方案整体安全性可控,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对照组42%)。(来源:医药观澜)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FF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F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02日
母亚男
单县正大医院 | 肿瘤科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04月02日
曹守波
临沂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减轻 EGFR 突变晚期 NSCLC 联合治疗毒性的新方法
04月02日
郭东良
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放疗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