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3.25 每日资讯:SAKK 16/14试验最终分析:围手术期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A(N2)期NSCLC患者的疗效

03月2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今日要闻

1. SAKK 16/14试验最终分析:围手术期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A(N2)期NSCLC患者的疗效

2. 2025 SGO·中国之声 | 突破瓶颈,看见希望——唐洁教授分享卵巢癌与宫颈癌治疗新进展

3. LUNG HEART研究中期分析:心脏亚结构剂量对早期NSCLC患者接受SABR后心脏毒性及OS的影响

4. TOP TALK丨研究者说:依维莫司联合兰瑞肽有望成为GEP-NET一线治疗新标准

5. 【2025 EBMT亮点前瞻】MDS复发后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突破性研究揭示关键预后因素

1. SAKK 16/14试验最终分析:围手术期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A(N2)期NSCLC患者的疗效

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将于当地时间3月26-2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作为肺癌领域备受瞩目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ELCC汇聚了全球肺癌诊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Sacha I. Rothschild专家团队将公布SAKK 16/14试验的最终分析结果。(摘要号:189MO)

在SAKK 16/14试验中,围手术期度伐利尤单抗治疗为可切除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带来了良好的预后,这一结果已在随机试验中得到证实。

该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1年EFS达到了73%。中位OS未达到,估计的5年OS率为65.8%[95% CI:52.9%–76.0%]。值得注意的是,达到pCR的患者5年OS率为100%[95% CI:NR-NR],达到MPR的患者为97%[95% CI:NR-NR]。

据我们所知,这是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前瞻性试验,研究了可切除NSCLC患者的围手术期免疫治疗,随访期为6年。与我们工作组之前使用相同化疗方案进行的试验的汇总分析相比,免疫治疗几乎使5年EFS和OS率翻倍。在达到MPR或pCR的患者中,这一效果尤为显著。目前正在招募中的SAKK 16/18试验正在进一步探索针对原发肿瘤的免疫调节放疗的潜在益处。临床试验识别号:NCT02572843。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2. 2025 SGO·中国之声 | 突破瓶颈,看见希望——唐洁教授分享卵巢癌与宫颈癌治疗新进展

2025年3月14日至17日,56届美国妇科肿瘤学会年会(SGO)在美国西雅图盛大召开。本次大会,湖南省肿瘤医院唐洁教授团队开展的两项研究:“卡度尼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开放标签前瞻性II期研究(CANECT/AK104-IIT-003)”“新辅助化疗后序贯放化疗加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10年真实世界研究”成功入选,引发了广泛关注。借此契机,【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唐洁教授进行专访,围绕此两项研究的临床数据、意义以及未来探索方向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更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卡度尼利单抗是一种新型的双特异性抗体,它同时靶向PD-1和CTLA-4这两个关键的免疫检查点。这种设计使得卡度尼利单抗能够更有效地激活免疫系统,从而更好地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此外,卡度尼利单抗还具有独特的四价结构,这增强了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高结合活性,并减少了由Fc受体介导的一系列可能导致临床安全性不佳的问题。

未来需进一步整合多组学技术与大数据分析,构建涵盖基因组特征(如HRD)、免疫微环境及治疗响应的动态预测模型,推动个体化治疗体系的完善,最终实现生存获益与生活质量的同步提升。

点击查看完整专访内容


3. LUNG HEART研究中期分析:心脏亚结构剂量对早期NSCLC患者接受SABR后心脏毒性及OS的影响

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将于当地时间3月26-2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作为肺癌领域备受瞩目的国际学术盛会之一,ELCC汇聚了全球肺癌诊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Guillaume Tosato专家团队将基于肉瘤样成分和肿瘤微环境标志物的胸膜间皮瘤患者分层,以优化IFCT-MAPS2研究中的联合免疫治疗策略。(摘要号:239MO)

在胸膜间皮瘤(PM)的治疗中,联合免疫治疗已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出现,显著改善了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尤其是在肉瘤样PM患者中。与此同时,传统的组织学分类(区分亚型)已发展为基于全组织学亚型患者活检样本转录组分析的更细致的连续体。本研究旨在完善患者的分层,以优化免疫治疗策略和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高S评分患者(n = 23)从联合免疫治疗中获益(中位PFS为26.1个月对比4.8个月,P = 0.029),而低S评分患者(n = 49)在接受联合治疗与单独使用纳武利尤单抗相比,没有显示出显著优势(18.7个月对比15.2个月)。

结果表明,高S评分和/或高TAM浸润的患者从联合免疫治疗中获益,而大多数低S评分和低TAM浸润的患者则不然,无论其组织学类型如何。这些标志物反映了超越组织学亚型的异质性,并支持将其整合到常规临床实践中,以便在PM免疫治疗中更好地对患者进行分层。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4. TOP TALK丨研究者说:依维莫司联合兰瑞肽有望成为GEP-NET一线治疗新标准

对于晚期GEP-NENs患者,传统的依维莫司单一药物治疗常面临疗效有限等问题,难以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近年来,联合疗法逐渐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策略之一。近期,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2025 ASCO GI)上,日本的Susumu Hijioka教授报告了一项依维莫司联合兰瑞肽对比依维莫司单药治疗一线治疗GEP-NETs的Ⅲ期研究(JCOG1901,STARTER-NET)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与依维莫司单药治疗相比,依维莫司联合兰瑞肽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而且安全性可控

JCOG1901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ki-67指数>10%组的PFS获益更显著,未来可拓展至NET G3这部分人群(ki-67%指数>20%)。依维莫司联合兰瑞肽治疗组的PFS结果优于对照组,且耐受性良好,可能成为GEP-NETs一线治疗的新标准。未来需开展头对头研究比较依维莫司联合兰瑞肽疗法与PROMID研究的奥曲肽的疗效。总之,JCOG1901研究为更具侵袭性的NETs患者提供了新方向,未来需进一步探索联合方案的潜力。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5. 【2025 EBMT亮点前瞻】MDS复发后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突破性研究揭示关键预后因素

2025年3月30日~4月2日,2025年第51届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将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正式举行。来自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医院的Giuliano Filippini Velázquez等人报告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接受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 2)的特征、预后和危险因素分析(摘要号:OS21-06)。

alloSCT2后,中性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7天(IQR:13-22)。76%的患者达到了CR。中位随访时间为31.5个月。alloSCT2后2年OS率、PFS率、RI和NRM分别为45%(95% CI:39-51%)、33%、37%和30%(图1)。急性GvHD(Ⅱ-Ⅳ级,至100天)和慢性GvHD(局限性和广泛性,至1年)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4%和30%。在最近的alloSCT时间段(2018~2023年),2年NRM显著改善(从38%降至23%),但RI仍然较高(38%),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对MDS复发患者接受alloSCT2的最大规模分析中,本研究证明了约45%的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与更好的OS相关的因素包括初始缓解期更长和KPS≥90,而细胞遗传学因素影响PFS。值得注意的是,与相合的亲缘供者相比,其他类型供者的 alloSCT2 与更低的RI相关。此外,本研究数据首次证明了使用不相合的亲缘供者进行alloSCT2是可行的,其治疗结局与使用无关供者相当。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FF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F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3月26日
李晓红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内科
卡度尼利单抗是一种新型的双特异性抗体
03月25日
刘阳
费县人民医院 | 胸部肿瘤科
感谢分享,获益良多。
03月25日
郑雪珍
泉州德诚医院 | 其他
在达到MPR或pCR的患者中,这一效果尤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