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3.20 每日资讯:2025 SGBCC·大咖谈 | 刘强教授:ctDNA检测赋能早期乳腺癌精准诊疗与年轻患者决策;NCCN胃癌

03月19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今日要闻

1. 2025 SGBCC·大咖谈 | 刘强教授:ctDNA检测赋能早期乳腺癌精准诊疗与年轻患者决策

2. NCCN胃癌指南2025年首版更新,一文速览更新要点!

3.【2025 EBMT亮点前瞻】接受allo-HSCT治疗AML患者预后模型验证及新型风险模型评估

4. MET异常NSCLC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

5. 周彩存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荣登柳叶刀 | 依沃西单抗或将挑战现有单药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

1. 2025 SGBCC·大咖谈 | 刘强教授:ctDNA检测赋能早期乳腺癌精准诊疗与年轻患者决策

2025年3月12日至15日,第十九届圣加伦国际乳腺癌大会(SGBCC)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本次大会特设“中国之声”专场,为中国的乳腺癌专家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重要平台。其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强教授的报告“ctDNA 动态监测可对早期 TNBC的个体复发风险进行精准分层并助力精准治疗”尤为引人注目,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ctDNA是指来源于肿瘤细胞、游离在血液循环中的特异性DNA片段。由于肿瘤的本质是由DNA突变所驱动,因此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基因层面存在显著差异,诸如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等变化仅存在于肿瘤组织中。正因为如此,即便是血液中极微量的ctDNA,也能反映出体内肿瘤的存在,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的“液体活检”手段。

精准分层治疗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帮助高风险患者进行治疗强化,另一方面也能为低风险患者“降阶”治疗,减少副作用和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因此,ctDNA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医生群体更精准地判断疾病风险,还能优化治疗决策,减轻患者身心和经济负担,助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治疗。

点击查看完整专访内容

2. NCCN胃癌指南2025年首版更新,一文速览更新要点!

今年3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NCCN临床实践指南:胃癌(2025.V1版)》 ,此次指南的发布对胃癌的内镜治疗、全身治疗、放疗、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姑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细节上的修改。

内镜治疗:

部分日本和美国的指南已经扩大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适应症,包括:

  1. 任何大小的高度分化至中度分化胃癌,不伴溃疡;

  2. 高度或中度分化,黏膜下层(sm)浸润<500mm;

  3. 高度或中度分化,大小<3cm且伴溃疡;

  4. 低分化,大小<2cm且不伴溃疡。

新增:如果切缘为阴性,不存在淋巴管血管侵袭(LVI),并且根治性切除仅限于sm1,则可能被认为是根治性切除。如存在小淋巴结受累风险,因此应在进行多学科讨论并向患者仔细解释后做出此类决定。

点击查看指南主要更新要点


3.【2025 EBMT亮点前瞻】接受allo-HSCT治疗AML患者预后模型验证及新型风险模型评估

2025年3月30日~4月2日,2025年第51届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将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正式举行。其中,来自香港大学的Garret Leung等人报告了一项研究。该研究验证了6种针对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预后评分模型(摘要号:OS8-07)。

Allo-HSCT为AML患者提供了潜在的治愈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评估了6种常用的预后评分系统(ELN 2022、HCT-CI、DRI、DRCI、AML-DRG 和 AML-HCT-CR),并开发了一种新的风险评分系统。

研究共分析了466例患者(男性211例,女性255例),中位年龄为51岁(范围:18-68岁)。在所有入组患者中,66%的患者在移植前达到首次完全缓解(CR1)、30%的患者达到第二次完全缓解(CR2)30%、3%的患者达到第三次完全缓解(CR3)、1%的患者未缓解(NR)。调整后的一致性统计量最高为AML-HCT-CR(0.599),最低为HCT-CI(0.535)。ELN 2022的一致性统计量为0.561。

与AML-HCT-CR(调整后的一致性统计量0.662vs0.599,P=0.001;2年死亡率AUC 0.696vs0.628,P=0.008)和ELN 2022(调整后的一致性统计量0.662vs0.561,P<0.001;2年死亡率AUC 0.696vs0.571,P<0.001)相比,新模型显示出更好的区分能力。

本研究所提出的预后模型是评估HSCT后AML患者预后结果的新型工具,将增强对研究人群的患者选择和术前咨询。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4. MET异常NSCLC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

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 MET)基因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上,对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等生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MET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重要驱动基因之一,其异常形式多样,包括MET 14号外显子(MET exon 14, METex14)跳跃突变、MET基因扩增、MET融合、MET蛋白过表达以及MET活化突变等。随着对MET异常机制的深入理解,针对这些异常的治疗策略日益受到重视,且多项研究已证实携带MET异常的NSCLC患者能从这些治疗中显著获益。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业委员制定了专家共识《MET异常NSCLC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以期优化患者的治疗结果。现将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共识1:推荐所有晚期NSCLC(包括腺癌、鳞癌、肉瘤样癌等)患者在诊断时常规进行METex14跳跃突变检测(1A);晚期初治和EGFR‑TKIs耐药后NSCLC患者推荐进行MET基因扩增和蛋白过表达检测(2A)。

共识2:METex14跳跃突变可使用RT-qPCR、DNA NGS或RNANGS进行检测,不同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必要时可相互验证或补充检测(1A)。

共识3:MET基因扩增可采用FISH和DNA NGS进行检测,FISH是检测MET基因扩增的金标准,DNA NGS检测MET基因扩增尚需进一步优化和验证(2A)。(来源:e药安全)

640.jpg


5. 周彩存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荣登柳叶刀 | 依沃西单抗或将挑战现有单药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

近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团队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题为“Ivonescimab versus pembrolizumab for PD-L1-posit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ARMONi-2):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hase 3 study in China”的研究文章,旨在对比依沃西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HARMONi-2是一项在中国55家医院进行的随机、双盲、Ⅲ期试验。研究人员纳入了398例晚期PD-L1阳性、EGFR/ALK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配(1:1) 接受20 mg/kg依沃西单抗或200mg帕博利珠单抗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毒性不可耐受或治疗满24个月。随机化按组织学、临床分期和PD-L1表达分层。

数据截止时,共发生了184例疾病进展或死亡事件,其中依沃西单抗组和标准治疗组分别为72例和112例。在预先计划的中期分析中,依沃西单抗的中位PFS显著长于帕博利珠单抗组(分别为11.1个月和5.8 个月)。在预先设定的亚组中,依沃西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的PFS获益基本一致,包括PD-L1肿瘤比例评分(TPS)为1-49%和PD-L1 TPS≥50%的患者

研究结果发现:依沃西单抗相较于帕博利珠单抗显著延长了晚期驱动基因阴性PD-L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同时安全性可控。其有望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希望,特别是那些对疗效和生存期有更高要求,或者不适合化疗的肺癌患者。(来源:CSCO)

641.pn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FF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F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3月20日
刘敏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 肿瘤内科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中国每年的新发患者数约为41万,其中激素受体阳性(H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乳腺癌患者约占60%-70%
03月20日
李刚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肿瘤内科
ctDNA检测赋能早期乳腺癌精准诊疗与年轻患者决策。
03月20日
高阳阳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 | 放疗科
内容丰富精彩,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