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NCCN胃癌指南2025年首版更新,一文速览更新要点!

03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NCCN官网

今年3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NCCN临床实践指南:胃癌(2025.V1版)》 ,此次指南的发布对胃癌的内镜治疗、全身治疗、放疗、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姑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细节上的修改。现特将部分更新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内镜治疗

部分日本和美国的指南已经扩大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适应症,包括:

  • 任何大小的高度分化至中度分化胃癌,不伴溃疡;

  • 高度或中度分化,黏膜下层(sm)浸润<500mm;

  • 高度或中度分化,大小<3cm且伴溃疡;

  • 低分化,大小<2cm且不伴溃疡。


新增:如果切缘为阴性,不存在淋巴管血管侵袭(LVI),并且根治性切除仅限于sm1,则可能被认为是根治性切除。如存在小淋巴结受累风险,因此应在进行多学科讨论并向患者仔细解释后做出此类决定。

1.png

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胃癌的全身治疗

全身治疗原则

  • FDA批准的生物仿制药是NCCN指南中任何推荐的全身生物治疗的合适替代品。

  • 对于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联合阳性评分(CPS)≥1的晚期患者,应在一线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透明质酸酶nvhy尚未被批准与伊匹木单抗联合使用,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透明质酸酶nvhy可作为纳武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的替代方案。


一线治疗
1、首选方案——HER2阴性

  • 氟尿嘧啶类(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和纳武利尤单抗(PD-L1 CPS≥1)(PD-L1 CPS≥5为1类)。

  • 氟尿嘧啶类(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和帕博利珠单抗(PD-L1 CPS≥1)(PD-L1 CPS≥5为1类)。

  • 氟尿嘧啶类(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和替雷利珠单抗(PD-L1 CPS≥1)(PD-L1 CPS≥5为1类)。

  • 氟尿嘧啶类(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顺铂和帕博利珠单抗(PD-L1 CPS≥1)(PD-L1 CPS≥5为1类)。

  • 氟尿嘧啶类(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顺铂和替雷利珠单抗(PD-L1 CPS≥1)(PD-L1 CPS≥5为1类)


2、其他推荐

  • 对于HER2过表达阳性腺癌,应在一线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曲妥珠单抗。


3、某些情况下

  • 恩曲替尼、拉罗替尼或瑞普替尼用于治疗NTRK基因融合阳性肿瘤(2B类)。

2.png

放疗

  • 应使用治疗前的诊断性检查(EUS、EGD、FDG-PET和CT扫描)来识别肿瘤和相关淋巴结组。

  • 特定淋巴结位置的淋巴结转移相对风险取决于原发肿瘤的起始部位以及其他因素,包括肿瘤浸润胃壁的宽度和深度。

  • 可根据临床情况和毒性风险对覆盖的淋巴结区放疗野进行调整。

3.png

病理学和生物标志物检测

病理学检查

对于无法切除的胃癌,应先进行化疗和放疗,然后进行手术:

  • 对于放化疗后无明显残留肿瘤样本,应在肿瘤部位广泛取样;

  • 病理学报告包括手术切除和治疗效果的评估。


新增脚注d:对于通过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进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治疗期间,切除了≥16个区域淋巴结并对其进行了病理学检查。

3.253.png

治疗缓解的评估

  • 修改:应报告原发性肿瘤和淋巴结转移在既往接受化疗或放疗(RT)后的缓解情况。


HER2过表达/扩增的评估

  • 修改:IHC/ISH/靶向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最初评估生物标志物的首选方法。然而,对于有足够的肿瘤组织可用于检测的患者,在其临床病程后期,可以考虑通过经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A)批准的实验室对其进行NGS检测。


二代测序(NGS)

  • 修改:已有几种靶向治疗药物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胃癌。IHC/ISH/靶向PCR是最初评估生物标志物的首选方法。然而,对于有足够的肿瘤组织可用于检测的患者,在其临床病程后期,可以考虑通过经CLIA批准的实验室对其进行NGS检测。

  • 靶向生物标志物改为“PD-L1表达”。

液体活检
通过评估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可以识别实体瘤的基因组改变,因此这可以作为“液体活检”的一种形式。检测胃癌脱落的DNA中的突变/改变或融合可以识别可靶向治疗的基因组改变或治疗缓解特征有所变化的克隆进化。因此,当可用的组织有限,或对于无法接受传统活检的转移性或晚期胃癌患者可以考虑通过在经CLIA批准的实验室中进行经过验证且基于NGS的全面基因组分析以对其进行检测。应谨慎解释阴性结果,因为这并不能排除肿瘤的存在。

5.png

监测及姑息治疗

监测
新增:所有接受根治性内镜切除术(ER)或胃次全切除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必须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治疗。根除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持续时间应遵循最新的美国(美国胃肠病学会)或国际(马斯特里赫特)幽门螺杆菌指南的推荐。

疼痛
新增:如果胃支架置入术后出现无法控制的严重疼痛,一旦确认该疼痛无法控制,则应通过内镜下支架移除术进行治疗。

6.png


点击此处,可获取原文

责任编辑:古木
排版编辑:古木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3月23日
范艳玲
金乡县人民医院 | 血液肿瘤科
所有接受根治性内镜切除术(ER)或胃次全切除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必须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治疗。
03月20日
魏元东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是500mm么?
03月19日
苗雨
清河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所有接受根治性内镜切除术(ER)或胃次全切除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必须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