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D19 CAR-T细胞疗法:tiNHL与aLBCL,谁将更受益?

03月1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CAR-T细胞疗法在侵袭性大B细胞淋巴瘤(aLBCL)的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对于转化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tiNHL)患者,其在关键CAR-T细胞治疗相关临床试验中的疗效和预后尚未被充分理解。tiNHL患者通常被认为与更高的化疗耐药性和更差的疾病控制能力相关,尤其是在接受化疗后发生转化的惰性淋巴瘤患者中。因此,来自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估标准治疗(SOC)CD19 CAR-T细胞疗法在复发/难治性(R/R)tiNHL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De novo aLBCL患者进行比较。近期,该研究结果已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杂志,【肿瘤资讯】现将该研究结果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图片15.png
该研究纳入了2017年至2022年间接受SOC CD19 CAR-T细胞疗法的1182例成人患者,其中338例为tiNHL患者(占比29%),844例为De novo aLBCL患者。在治疗方面,患者接受了三种SOC CAR-T细胞产品中的一种: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cel)、tisagenlecleucel(tisa-cel)或lisocabtagene maraleucel(liso-cel)。

要研究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缓解率(ORR)、完全缓解(CR)率、缓解持续时间(DOR)、完全缓解持续时间(DOCR)和总生存期(OS)。安全性终点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以及CAR-T毒性相关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率。

疗效

在疗效方面,tiNHL患者和De novo aLBCL患者的ORR相似(83% vs. 81%,P=0.3),但tiNHL患者的CR率更高(67% vs. 59%,P=0.017)。tiNHL患者的中位DOR为23.6个月,De novo aLBCL患者的中位DOR为20.0个月(P=0.28);在达到CR的患者中,两组患者的中位DOCR分别为48.3个月和36.3个月(P=0.81)。

在中位随访22.3个月后,两组的PFS和OS相似,中位PFS分别为8.8个月和7.3个月;tiNHL患者的24个月PFS率为40.6%,De novo aLBCL患者为38.0%。中位OS分别为39.4个月和25.8个月;24个月OS率分别为57.6%和52%。

在随访期间,tiNHL患者和De novo aLBCL患者中分别有43%(n=144)和47%(n=393)的患者死亡,其中10%(n=14)和8%(n=31)的死亡被认为与CAR-T细胞治疗相关。12个月和24个月的非复发/进展死亡率(NRM)在tiNHL患者中分别为7.8%和10%,在De novo aLBCL患者中分别为7.5%和11%。

在多变量分析中,调整关键风险因素后,tiNHL患者相较于De novo aLBCL患者显示出更低的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风险(HR: 0.84,95%CI 0.69-1.0,P=0.07)。此外,LDH升高、晚期疾病、输注前12个月内使用苯达莫司汀、接受过桥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以及≥3线前期治疗均与较差的PFS相关。
 图片16.png

图1. 缓解持续时间和生存结局

安全性

在安全性方面,tiNHL患者中任何级别的CRS发生率为79%,低于De novo aLBCL患者的84%(P=0.051)。两组中≥3级CRS的发生率相似(7% vs. 8%,P=0.6)。tiNHL患者中任何级别的ICANS发生率为42%,低于De novo aLBCL患者的52%(P=0.001),且≥3级ICANS的发生率也较低(21% vs. 27%,P=0.024)。此外,tiNHL患者接受托珠单抗治疗CRS的比例低于De novo aLBCL患者(50% vs. 61%,P<0.001),而两组中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CRS的患者比例相似(26% vs. 28%,P=0.5)。

结论

该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关于CD19 CAR-T细胞疗法在tiNH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CAR-T细胞疗法在tiNHL患者中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可接受的毒性特征,且相较于De novo aLBCL患者,tiNHL患者更可能从CAR-T治疗中获得更好的预后。研究还发现,苯达莫司汀的使用时机、桥接治疗以及前期治疗线数等因素对PFS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方向,尤其是在探索不同tiNHL亚型的疗效差异和预测生物标志物方面。

尽管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随访时间相对较短,但其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尤其是在考虑将CAR-T细胞疗法作为tiNHL患者早期治疗选择时。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更长期的随访结果,以更好地理解CAR-T细胞疗法在tiNHL患者中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Thiruvengadam S K, Merryman R, Wang Y, et al. Outcomes of CD19 CAR T in Transformed Indolent Lymphoma Compared to De Novo Aggressive Large B‐Cell Lymphoma[J].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2025, 100(2): 236-248.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3月14日
李娟
六安市人民医院 | 病理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3月14日
何作华
嘉鱼县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