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南北汇 | 王涛教授:乳腺癌脑转移治疗进展与临床策略

03月11日
来源:肿瘤资讯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2025年3月7日-8日,由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参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承办的2025年南北汇-第七届乳腺肿瘤论坛在上海圆满举行。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涛教授就乳腺癌脑转移治疗分享专业见解。

专家简介

王涛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肿瘤医学部肿瘤内科四病区 负责人
CSCO神经系统肿瘤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CSCO乳腺疾病专家委员会 委 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 常委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青委会 副主任委员
擅长乳腺癌化疗、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综合治疗,对于新药、新方案的临床研究有丰富经验。
署名发表文章超过50篇,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10部。
在Oncogene 等杂志发表 SCI 文章十余篇。
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专项基金数项。

脑转移治疗现状和进展

王涛教授:乳腺癌脑转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话题。一方面,随着乳腺癌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使得临床上越来越多的脑转移被发现,因此临床对脑转移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另一方面,脑转移长期以来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明确的治疗策略,这也导致其成为临床研究热点。
 
近年来,HER2+乳腺癌脑转移药物治疗取得显著进展,小分子TKI 药物拉帕替尼、奈拉替尼、吡咯替尼、图卡替尼等均在HER2+乳腺癌脑转移中显示出非常好的疗效。这些小分子TKI由于分子量较小,能够较好的透过血脑屏障,从而在脑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传统的大分子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因分子量较大,难以有效透过血脑屏障,一直以来在脑转移领域并未显示出令人满意的治疗疗效。
 
令人欣喜的是,大分子ADC类药物T-DXd在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从作用机制方面来看,这一方面与药物结合表位相关,另一方面其脂溶性带来的旁观者效应其实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T-DXd可以在HER2+晚期乳腺癌脑转移患者中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即使是活动性脑转移患者或者进展后暂不需要局部治疗的脑转移患者,也能获益于T-DXd。

小分子TKI和ADC药物的排兵布阵

王涛教授:对于HER2+晚期乳腺癌脑转移的治疗,目前主要的药物选择有两类,一类是小分子 TKI 药物,一类是以T-DXd为代表的大分子ADC药物。但目前尚无明确的临床研究结果指导这两种药物的最佳使用顺序,即谁先用更好、谁后用更好,是序贯使用还是联合使用更优。
 
从现有循证证据来看,无论是单药TKI还是ADC药物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目前也有临床研究显示,T-DM1联合图卡替尼治疗脑转移有效。此外,T-DXd联合小分子 TKI 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中,结果值得期待。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患者来说,延长生存是治疗的最终目标。因此,无论是序贯使用还是联合使用,只要能够带来OS获益,就实现了治疗的目的。期待未来有更多针对脑转移的有效药物问世,显著提升患者整体生存。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