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血液MRD全洞悉】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纪元:MRD阴性可预测长期生存,有望加速新药审批!

03月10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多发性骨髓瘤(MM)一直缺乏治愈性治疗,患者常面临频繁的复发和预后不佳。如何更快速地评估新药物或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进而尽早转化为临床获益,是当今临床研究的焦点。最新研究纳入多个随机试验的个体患者数据,发现治疗后9或12个月时达到最小残留病灶(MRD)阴性完全缓解(MRD-CR),可显著预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全球比值比高达3至16。该结果为将MRD-CR用作加速审批的中间终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为临床与监管决策带来新的思路。【肿瘤资讯】将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截屏2025-03-10 13.00.55.png

MRD-CR是MM治疗的“加速器”?研究显示,9至12个月MRD-CR可有效预测PFS和OS

MM是血液系统中常见的恶性浆细胞疾病,患者常经历反复复发,临床上治愈概率低。过去20年间,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单克隆抗体的相继问世及广泛应用,MM患者的生存期显著延长。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当下许多新疗法和新组合在新诊断可移植(NDTE)、新诊断不适合移植(NDTinE)以及复发/难治(RR)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均展现出多种获益,若仅依赖传统的PFS或OS指标,需要长时间随访才能看出差异,这显著增加了临床试验的周期与成本,也不利于新药尽早上市,惠及患者。
 
在此背景下,MRD检测逐渐成为衡量深度缓解水平的重要工具。以往的研究已经指出,MRD阴性的患者在生存结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进一步在更大样本量、多种亚组(NDTE、NDTinE、RRMM)中系统检验“在治疗开始后9个月或12个月达到MRD阴性完全缓解”是否可成为加速审批的中间终点,从而推动临床研究与监管模式的创新。
 
该研究整合了来自20项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个体患者数据(IPD),涉及超过12,000例MM瘤患者。研究团队最终纳入了11项试验(共4,773例患者)用于核心分析,这些试验均在方案中严格评估了MRD水平,并采用NGS基因测序和/或多色流式细胞术(NGF、FC)进行检测;阈值统一为10⁻⁵(即每10万个骨髓细胞中仅存1个或更少的骨髓瘤细胞)。重点在于考察以下两个时间点的MRD评价:

  1. 9个月时的MRD-CR

  2. 12个月时的MRD-CR

研究者通过双变量Plackett Copula模型来估算全球比值比(Global OR),并建立相应的线性回归及Copula分析,用于考察MRD-CR与PFS/OS之间的相关性。另外,为了保证结果稳健性,研究团队对缺失数据进行了多种敏感性分析和插补方法,避免了偏倚对结果的过度影响。

主要研究结果

患者水平相关性

  • 9个月MRD-CR:在NDTE、NDTinE和RRMM患者中,9个月MRD-CR与PFS的Global OR分别为3.1、9.8和8.2,均显著高于1(95%CI排除1.0)。类似结果也适用于OS。

  • 12个月MRD-CR:12个月MRD-CR与PFS的Global OR在NDTE、NDTinE和RRMM患者中分别为4.5、12.0和16.2,相关性更强。对于OS,NDTE和NDTinE患者的相关性显著,但RRMM患者因死亡率极低无法估算。

试验水平相关性

  • 在NDTE、NDTinE和RRMM患者的合并分析中,9个月和12个月MRD-CR与PFS/OS的试验水平相关性(R²)分别为0.66-0.73和0.61-0.72,显示出中等强度的相关性。

  • 排除RRMM患者后,相关性进一步增强(R²范围:0.67-0.85)。

里程碑分析

  • 达到9个月MRD-CR的患者,其PFS风险降低约69%-76%(HR范围:0.24-0.31,P<0.0001),OS风险降低幅度相似。

本研究表明,治疗后9至12个月达到MRD-CR(10⁻⁵阈值)可作为MM临床试验的中间终点,显著预测PFS和OS。这一发现为新药的加速审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研究还强调,未来试验需标准化MRD检测方法,并在方案中预先定义MRD阴性分类阈值和推导规则,以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重复性。
 
尽管如此,MRD作为中间终点并非旨在取代PFS/OS,而是为早期决策提供依据。长期随访数据仍然是确证治疗效果的关键。此外,未来研究应探索MRD持续阴性状态或MRD复发的动态评估,以及在高危遗传学亚组中的适用性。 入分析MRDL治疗

编者按

近年来,MRD检测已成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如下一代测序和流式细胞术),MRD的敏感性和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IMWG的MRD阴性标准为临床试验设计提供了统一的框架,而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MRD-CR作为中间终点的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FDA此前已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支持病理完全缓解(pCR)作为加速审批终点,而本研究的结果或将推动MRD-CR在MM领域的类似应用。未来,MRD-CR不仅可能加速新药审批,还可能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早期指标。例如,设计以非劣效MRD率为目标的试验,评估更低毒性方案是否能在不影响生存的前提下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然而,MRD作为终点仍面临挑战,包括数据缺失、检测方法的标准化以及不同治疗机制对MRD的影响等。此外,动态MRD评估(如持续阴性或复发)可能更具预测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
 
总之,本研究为MM治疗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循证依据,未来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监管政策或将因此受益。对于临床医生而言,MRD检测的广泛应用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精准医学时代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SHI Q, PAIVA B, PEDERSON L D, et al.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Based End Point for Accelerated Assessment of Clinical Trials in Multiple Myeloma: A Pooled 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Multiple Randomized Trials [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0(0): JCO-24-02020.

责任编辑:Ashelin
排版编辑:Ashelin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3月13日
张宇
盘锦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3月11日
李娟
六安市人民医院 | 病理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3月10日
李祥印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