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3.11 每日资讯:2025 JSMO |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呋喹替尼治疗期间的ECOG PS恶化:FRESCO-2研究事后

03月10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今日要闻

1.2025 JSMO |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呋喹替尼治疗期间的ECOG PS恶化:FRESCO-2研究事后分析

2.获批快讯 | BCMA×CD3双抗埃纳妥单抗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R/R MM成人患者

3.Nature Medicine | 吴一龙教授团队揭示脑脊液ctDNA于CNS转移瘤的重要临床价值

4.PNAS丨 厦门大学刘文等团队合作研究发现环状RNA- mRNA配对机制调节ER阳性乳腺癌的肿瘤生长和内分泌治疗抵抗

5.荣登The Lancet主刊!康方双抗AK112头对头对比K药3期研究结果全文发表

1. 2025 JSMO |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呋喹替尼治疗期间的ECOG PS恶化:FRESCO-2研究事后分析

2025年日本肿瘤内科学会(JSMO)年会于3月6~8日在日本神户召开,会议聚焦日本及亚洲地区的临床肿瘤学进展,吸引了全球肿瘤学界的广泛关注。会上,日本学者Hisato Kawakami教授口头报告了 FRESCO-2研究的事后分析结果,该研究评估了呋喹替尼联合最佳支持治疗在延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ECOG PS)恶化或死亡方面的效果。

从2020年8月14日至2021年12月2日,691名患者按2:1随机分组(F组n=461;P组n=230),基线ECOG PS为0(n=298)或1(n=393)。与P组相比,接受F治疗的患者在最后一次给药后30±7天内首次出现ECOG PS≥2或死亡的中位时间延迟(6.6个月 vs 2.9个月;HR=0.55;95%CI  0.44-0.70)。当最后一次给药后30±7天内的死亡被截尾时,F组与P组相比,ECOG PS≥2或死亡的中位时间延迟(4.9个月 vs 7.9个月;HR=0.67;95%CI 0.51-0.88;P=0.004)。当包括所有观察到的死亡时,F组与P组相比,ECOG PS≥2或死亡的中位时间延迟(5.3个月 vs 2.9个月;HR=0.64;95%CI 0.53-0.77)。

与安慰剂联合最佳支持治疗相比,呋喹替尼联合最佳支持治疗延迟了ECOG PS的恶化。结合FRESCO-2研究中,呋喹替尼组具有显著且有临床意义的OS和PFS的改善,以及良好的毒性特征,支持呋喹替尼作为难治性mCRC的新治疗选择。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2.获批快讯 | BCMA×CD3双抗埃纳妥单抗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R/R MM成人患者

2025年3月10日,辉瑞公司(Pfizer)宣布,其CD3/BCMA双抗Elranatamab(埃纳妥单抗)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附条件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三线治疗(含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一种免疫调节剂和一种抗CD38单克隆抗体)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成人患者的治疗。此前,该药已于2023年8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用于R/R MM患者的治疗。

埃纳妥单抗是一种皮下注射的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BsAb)免疫疗法,其能与骨髓瘤细胞上的BCMA和T细胞上的CD3结合,激活T细胞杀死骨髓瘤细胞。

总体而言,该研究的更新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埃纳妥单抗在R/R MM治疗中已经显示出的临床获益,给R/R MM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点击查看详细内容


3.Nature Medicine | 吴一龙教授团队揭示脑脊液ctDNA于CNS转移瘤的重要临床价值

2025年2月27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在nature medicine(IF=58.7)发表了题为“Cerebrospinal fluid circulating tumor DNA profiling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matched treatment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tastases”的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与CSF ctDNA阴性相比,CSF ctDNA阳性与更短的生存时间独立相关(HR=1.9,95%CI 1.56–2.39;P<0.0001)。肿瘤-CSF匹配分析确定了与不良预后相关的CSF特有分子特征(HR=1.64,95%CI 1.15–2.32,P=0.006)。研究开发了一个整合CSF ctDNA特征和临床因素的多维度CSF ctDNA预后模型,用于CNS转移的风险分层,并在独立队列中验证。在治疗史可获得的患者中,CSF ctDNA检测到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从CSF匹配治疗中显示出生存获益(HR=0.78,95%CI 0.65–0.92,P=0.003)。通过CSF纵向监测发现了CNS特异性耐药机制,且二次匹配的靶向治疗显示出生存期改善(HR=0.56,95%CI 0.35–0.91,P=0.018)。

研究证实了CSF ctDNA在反映CNS转移瘤负荷及作为独立预后生物标志物中的临床价值。联合临床特征和CSF ctDNA指标可改善患者风险分层。此外,患者通过纵向采样从CSF匹配治疗和疾病监测中获益。因此,研究强调需将CSF ctDNA检测纳入临床实践和未来临床试验。(来源:肿瘤界)

640.jpg


4.PNAS丨 厦门大学刘文等团队合作研究发现环状RNA- mRNA配对机制调节ER阳性乳腺癌的肿瘤生长和内分泌治疗抵抗

2025年2月18日,厦门大学刘文,海军军医大学贺华和深圳大学罗迪贤共同通讯在PNAS(IF=9.4)在线发表题为“A circRNA–mRNA pairing mechanism regulates tumor growth and endocrine therapy resistance in ER-positive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一种源自FOXK2的高度表达的环形RNA(circRNA),称为circFOXK2,它在稳定CCND1 mRNA中起着关键作用,从而促进ER阳性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进展、细胞生长和内分泌治疗抵抗。

从机制上讲,circFOXK2通过RNA-RNA配对直接与CCND1 mRNA结合,并募集RNA结合蛋白ELAVL1/HuR,稳定CCND1 mRNA并提高CCND1蛋白水平。这导致CCND1-CDK4/6-p-RB-E2F信号轴的激活,驱动下游E2F靶基因的转录,并促进细胞周期进展过程中的G1/S转换。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反义寡核苷酸(ASO-circFOXK2)靶向circFOXK2可在体外和体内抑制ER阳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此外,ASO-circFOXK2与他莫昔芬的联合治疗表现出协同作用,并恢复了他莫昔芬耐药细胞对他莫昔芬的敏感性。临床上,高circFOXK2表达与ER阳性乳腺癌细胞系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CCND1水平呈正相关。

总体而言,作者的发现揭示了circFOXK2在稳定癌基因CCND1和促进癌症进展中的关键作用,将circFOXK2定位为临床中ER阳性乳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来源:iNature)

641.jpg


5.荣登The Lancet主刊!康方双抗AK112头对头对比K药3期研究结果全文发表

2024年9月8日,2024世界肺癌大会上发布了全球首创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沃西单药AK112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PD-L1表达阳性(PD-L1 TPS≥1%)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注册性III期临床研究(HARMONi-2/AK112-303)的重磅研究数据。

ITT mPFS:依沃西相比帕博利珠单抗取得创纪录研究结果,mPFS 11.14个月vs 5.82个月。ITT HR:依沃西相比帕博利珠单抗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49%,PFS HR达0.51(P<0.0001)。

ORR&DCR:依沃西相比帕博利珠单抗显著提升了患者的ORR(50.0% vs 38.5%)和DCR(89.9% vs 70.5%)。PD-L1表达亚组:依沃西相比帕博利珠单抗在PD-L1 TPS≥50%人群的PFS HR达0.46,在PD-L1 TPS 1-49%人群的PFS HR达0.54。

鳞癌/非鳞癌亚组:依沃西相比帕博利珠单抗在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人群的PFS HR达0.48,在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人群的PFS HR达0.54。难治性亚组:依沃西相比帕博利珠单抗,在肝转移、脑转移等难治性患者人群均具有显著更优的临床获益。

依沃西安全性优异:在ITT人群(不同PD-L1表达水平、鳞癌和非鳞癌、各难治性亚组,以及严重高出血风险人群)中,依沃西展现了优异的安全性。(来源:IO笔记)

60.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FF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F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3月10日
欧阳波
酒钢医院 | 呼吸内科
内容很精彩,值得学习!
03月10日
乔世建
兰考县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呋喹替尼治疗的分析
03月10日
周捷波
海安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肿瘤免疫靶向治疗研究逐渐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