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AI新引力,泌钥倍达 ——与叶定伟教授和朱耀教授共探前列腺癌治疗新境界

03月0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6793d3f920f0479aed89279d932830f.jpg

前列腺癌作为男性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泌尿外科领域不可忽视的重大挑战。面对日益复杂的治疗决策和快速更新的医学证据,临床医生和患者都面临着信息获取与整合的困境。特别是对于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如何在多样化的治疗选择中找到最适合个体的方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AI辅助医疗决策系统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新的可能。"AI新引力,泌钥倍达"系列节目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泌尿外科权威专家与AI系统的深度对话,探讨人工智能在泌尿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与局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全新的思考维度。


本期节目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的叶定伟教授为本期节目提供专家寄语。同时,也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的朱耀教授围绕DeepSeek(DS)AI系统在前列腺癌治疗决策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从AI系统对mHSPC治疗方案的精准解析,到达罗他胺三联方案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与挑战,再到AI技术赋能患者决策及其在泌尿外科领域的未来前景,朱教授将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前沿的学术视角,为我们揭示AI与医学专业知识融合的无限可能,共同探索前列腺癌治疗的新境界。

专家寄语——叶定伟

叶定伟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


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

泌尿肿瘤MDT首席专家

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前列腺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抗癌协会男性生殖系统肿瘤专委(CACA-GO)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专委会主委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泌尿外科专委会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委(CACA-GU)前任主委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肿瘤学组副组长兼中国前列腺癌研究协作组(CPCC)主委

CSCO尿路上皮癌专委会副主委、CSCO肾癌专委会副主委和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委会主委

NCCN肾癌诊治指南中国版编写组副组长

NCCN前列腺癌、肾癌和膀胱癌亚洲诊治共识专家委员会委员

晚期前列腺癌圣加仑共识专家委员会委员

亚太前列腺癌学会(APPS)候任主委

亚太冷冻外科学会副会长

作为一名从事泌尿外科肿瘤临床与研究数十载的医者,我见证了前列腺癌诊疗领域的巨大变革。前列腺癌作为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与此同时,前列腺癌治疗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也为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近年来,从雄激素剥夺治疗到新一代内分泌药物,从传统化疗到精准靶向治疗,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治疗策略也愈发复杂。尤其是针对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如何在多样化的治疗选择中找到最适合个体的方案,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医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而患者也渴望获取更多疾病相关信息以参与治疗决策。

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新的可能。DeepSeek等AI系统通过对海量医学文献和临床指南的学习,能够快速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治疗建议,为医患双方提供决策参考。正如本期节目中朱耀教授所言,AI系统在整合循证医学证据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能有效弥补医疗知识传播中的信息差。"AI新引力,泌钥倍达"系列节目的推出恰逢其时。这一创新性栏目通过泌尿外科专家与AI系统的对话碰撞,既展示了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也客观呈现了其局限性。我认为,这种对话模式不仅能促进医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更能引导医患双方理性认识AI技术在医疗决策中的定位。值得强调的是,尽管AI技术发展迅猛,但其角色应定位为医生的辅助工具而非替代品。医疗决策不仅依赖于循证医学证据,还需考虑患者个体差异、治疗偏好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等多维因素。在前列腺癌这样复杂的疾病面前,医生的专业判断、经验积累和个体化治疗能力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展望未来,我期待AI技术与医学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能够推动前列腺癌诊疗模式的变革,为患者带来更精准、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也希望"AI新引力,泌钥倍达"系列节目能够持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医患之间、人机之间的有效沟通,共同构建更加智慧、人文的医疗生态。在技术与人文的交汇处,我们看到了前列腺癌治疗的新曙光。让我们携手前行,用科技赋能医疗,用人文温暖患者,共同开创泌尿肿瘤诊疗的新时代。

朱耀 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编委
Prostate Cancer and Prostatic Diseases编委、MDT Perspective专题负责人
国际泌尿资讯播客GUCast特约顾问
ESMO Asia学术委员会会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上海东方英才计划拔尖人才、优秀学术带头人、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医苑新星”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年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术超过460台
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

智能解析:AI系统在mHSPC治疗决策中的精准洞见

Q1: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辅助临床决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想请您就DS系统在前列腺癌治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首先,这里有一份DS针对高瘤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治疗方案的分析建议,请您从专业角度进行评价。

bb7c2d9d4159871cd6f28d0ac66b5bb.jpg根据2025年最新临床指南和研究进展,对于新诊断的高瘤负荷mHSPC患者,建议优先选择达罗他胺联合ADT及多西他赛的三联方案。主要依据包括ARASENS研究显示该三联方案可显著降低死亡风险(HR=0.68),中位rPFS达30.2个月;达罗他胺相比其他ARPI具有血脑屏障穿透性低的优势;中国指南将该三联方案列为I级推荐;且三联方案适用于广泛患者人群,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朱耀教授:从专业角度评估,DeepSeek的分析建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参考价值。它准确识别了ARASENS研究的关键数据,该研究证实达罗他胺联合多西他赛和ADT的三联方案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风险[1]。同时,它恰当指出了达罗他胺的安全性优势,尤其是副作用谱相对可控的特点。

AI系统通过循证医学证据提供治疗建议,有效弥补了医疗知识传播中的信息差。然而,需要注意的是,AI在数据更新方面存在一定滞后性。对于最新的临床研究如ARANOTE研究(达罗他胺+ADT二联方案)[2]以及ARASENS研究的亚组分析数据,AI的整合可能不够及时。尽管如此,对于临床决策支持而言,这仍是一个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工具。

突破瓶颈:达罗他胺三联方案引领mHSPC治疗新范式

Q2: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面对新诊断的高瘤负荷mHSPC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如何看待达罗他胺三联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挑战?

朱耀教授: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应基于两个核心维度:疗效和安全性。在疗效方面,ARASENS研究数据显示达罗他胺三联方案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并降低疾病进展风险[2]。该方案不仅延缓了疾病向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转变,还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相关生活质量。

在安全性方面,达罗他胺方案的不良反应谱与既往研究一致且可预测。三联方案初期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相关不良反应,而长期治疗中则主要表现为内分泌治疗相关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ARANOTE研究纳入了更广泛的患者人群,包括高龄患者和ECOG评分为1-2分的患者,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考量是,ARASENS和ARANOTE研究均纳入了亚洲患者,为亚洲人群的治疗提供了直接的循证依据。通过预防性使用G-CSF等支持治疗措施,可有效管理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依从性[3]

智慧赋能患者:AI助力精准诊疗与科学决策

Q3:从患者角度来看,您觉得Deepseek这样的AI系统可以如何帮助患者就诊?患者应该如何科学实用?

朱耀教授:AI系统可为患者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治疗信息,帮助其理解疾病和治疗选择。然而,必须明确AI的定位是辅助而非替代专业医疗建议。

患者在使用AI工具时应认识到,尽管AI能提供宏观治疗框架,但个体化治疗方案仍需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医学决策不仅依赖于循证医学证据,还需考虑治疗优先级、患者偏好和临床经验等多维因素。

医疗决策可分为三个层级:指南推荐、前沿治疗模式和个体化方案。AI目前主要覆盖第一层级,对于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和专家共识的整合仍有局限。因此,患者应将AI视为信息获取的补充渠道,而非替代专业医疗咨询的工具。

未来已来:AI技术重塑泌尿外科临床实践的无限可能

Q4:作为临床专家,您如何看待AI技术(如DS)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应用前景?它可能为临床实践带来哪些改变?

朱耀教授:AI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展现出理性的分析能力和全面的数据整合潜力。它能够系统化地归纳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然而,AI的应用存在明显局限:当面对证据强度不足或数据稀缺的临床情境时,AI难以提供精准建议;此外,信息更新的滞后性也限制了其在前沿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

AI在医患沟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全天候提供医学信息支持。但使用者必须具备信息甄别能力,不应过度依赖AI建议。临床医生的专业判断、经验积累和个体化治疗能力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展望未来,AI将作为临床决策的有力辅助工具,通过优化信息获取和处理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但最终的治疗决策仍需建立在医患充分沟通和专业判断的基础上,AI的价值在于增强而非替代这一过程。

参考文献

[1] Smith MR, et al. N Engl J Med. 2022;386(12):1132-1142.
[2] Abstract 143, ASCO GU 2025
[3] Abstract 152, ASCO GU 202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y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