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DLBCL双抗新动向】格菲妥单抗联合化疗为移植不适宜的R/R DLBCL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

03月0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是淋巴瘤治疗中的一个重大挑战,尤其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患者。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由于技术限制和资源分配问题,许多患者仍需依赖传统的化疗方案。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案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近期,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杂志报告了Ⅲ期STARGLO试验的最新研究数据,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格菲妥单抗联合化疗在总生存期(OS)上优于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

图片5.png
 
STARGLO试验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Ⅲ期临床研究,共纳入274例患者,并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吉西他滨-奥沙利铂联合格菲妥单抗(格菲妥单抗组;n=183)或吉西他滨-奥沙利铂联合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组;n=91)。大多数患者(63%)既往仅接受过一线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OS。

中位随访20.7个月,接受格菲妥单抗联合化疗的患者OS显著延长,中位OS为25.5个月,而利妥昔单抗组为12.9个月(HR 0.62,95%CI 0.43-0.88,P=0.006)。

此外,格菲妥单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也显著优于利妥昔单抗组,分别为13.8个月和3.6个月(HR 0.40,95%CI 0.28-0.57,P<0.0001)。

在客观缓解率(ORR)方面,格菲妥单抗组为68.3%,显著高于利妥昔单抗组的40.7%,其中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58.5%和25.3%。

在安全性方面,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其中格菲妥单抗组和利妥昔单抗组分别有78%和41%的患者出现≥3级不良事件。在接受格菲妥单抗治疗的患者中,44%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其中3级CRS占2%),2%出现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3级ICANS发生率<1%)。两组中分别有8%和5%的患者出现治疗相关的致死性不良事件。

总体而言,STARGLO研究结果表明,格菲妥单抗联合化疗在不适合ASCT和CAR-T细胞疗法的R/R DLBCL患者中展现了显著的OS和PFS优势。格菲妥单抗的加入为这一患者群体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有望改善临床治疗格局。


参考文献

Romero D. Benefit with glofitamab plus chemotherapy in transplant-ineligible R/R DLBCL[J].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2024: 1-1.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3月11日
马利平
河南省肿瘤医院 | 放疗科
格菲妥单抗的加入为这一患者群体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有望改善临床治疗格局。
03月06日
陈州华
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格菲妥单抗联合化疗为移植不适宜的R/R DLBCL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
03月06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格菲妥单抗联合化疗为移植不适宜的R/R DLBCL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