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好声音】黄晓军教授团队:信迪利单抗联合地西他滨显著改善高危MDS患者的生存率

02月25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10月,由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牵头的团队在免疫肿瘤学领域知名期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上发表了题为“Sintilimab plus decitabine for higher - risk treatment - naïve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efficacy, safety, and biomarker analysis of a phase II, single - arm tri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针对高危初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结果显示ORR达77.4%,安全性良好。此外,研究还发现T细胞耗竭标志物与ORR呈负相关,为高危初治MDS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信迪利单抗联合地西他滨治疗高危MDS相关研究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功能障碍引发的血液疾病,可致造血功能障碍,且有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风险。MDS临床管理目标为延缓疾病进展、避免转化为AML并改善预后。

本项单臂II期临床试验首次评估信迪利单抗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初治高危MDS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进一步探索可能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以确定最可能从该治疗方案获益的患者。

信迪利单抗联合地西他滨:探索初治高危MDS创新治疗方案

本研究是一项应用信迪利单抗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初治高危MDS患者的单臂、开放标签的II期试验。信迪利单抗在第1天和第22天以200mg固定剂量静脉输注30~60min,6周为一个周期;地西他滨在第1~5天以20mg/m²静脉输注,研究者可根据地西他滨的血液学毒性调整剂量,治疗持续至疾病进展、死亡、毒性不耐受、患者撤回同意或完成8个治疗周期。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包括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骨髓完全缓解(mCR)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为临床改善率、CR率、总生存期(OS)、无事件生存期(EFS)、无病生存期(DFS)和安全性等。另外,该研究还将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多种免疫相关细胞等设为探索性终点。

信迪利单抗联合地西他滨:初治高危MDS的ORR达77.4%

患者特征

2021年4月12日至2023年6月7日,该研究纳入了54例初治高危MDS患者。其中,51.9%的患者年龄在65岁及以上,53.7%患者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PS)评分为2。按国际预后评分系统修订版(IPSS-R)评分,42.6%为高危,46.3%为极高危。基因突变有ASXL1(31.5%)、RUNX1(29.6%)、TET2(16.7%)、TP53(14.8%)和U2AF1(13.0%)等。

疗效结果

在53例可评估患者中,ORR为77.4%(n = 41),CR率26.4%(n = 14),伴血液学改善的mCR率7.5%(n = 4),mCR率43.4%(n = 23),总体临床改善率为81.1%。1个治疗周期后,ORR为66.0%,临床改善率为69.8%。

截至2024年2月1日数据截止时,4例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位随访22个月(范围:1.0~34.0),24(44.4%)例患者发生EFS事件,中位EFS为23个月。12(22.2%)例患者发生AML转化,中位转化时间为3个月,所有患者的估计中位AML转化时间未达到(NR)。在达到CR的患者中,仅2(14.3%)例发生DFS事件,中位DFS为NR。研究中有19例死亡(35.2%),中位OS为NR。

1740456787661.jpg

1740456803334.jpg

图1 无事件生存(EFS)和总生存(OS)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安全性结果

血液学毒性是最常见的不良事件(AEs),其中贫血发生率100.0%(≥3级为51.9%)、中性粒细胞减少症98.1%(≥3级为45.3%)、血小板减少症98.1%(≥3级为59.3%),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占33.3%且均为≥3级。

非血液学AEs方面,低蛋白血症发生率85.2%(均为1~2级)、低钙血症68.5%(均为1~2级)、低钾血症55.6%(≥3级为3.7%)。3级及以上最常见的非血液学AEs为肺部感染(14.8%)和γ - 谷氨酰转肽酶升高(9.3%)。1例患者死于COVID - 19,无其他5级AE报告。

信迪利单抗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初治高危MDS患者的相关情况

该研究表明信迪利单抗联合地西他滨用于初治高危MDS患者(包括伴TP53突变等不良预后标志物的患者)展现出颇具潜力的疗效,安全性良好且可耐受。

该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首次阐述了抗PD-1抑制剂抗体信迪利单抗与地西他滨在IPSS-R评分>3.5分的初治MDS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与其他研究相比,本研究纳入患者中46.3%为极高危患者,ORR达77.4%,临床改善率为81.1%,初步体现该组合疗法的有效性,且首个周期治疗后的ORR和临床改善率分别为66.0%和69.8%,起效较快,中位EFS似乎较其他研究更长。既往研究多聚焦于PD-1抑制剂与阿扎胞苷的组合,本研究拓宽了初治高危MDS患者的治疗选择。

然而,该研究为单臂临床试验,存在无对照组、样本量相对较小、生物标志物分析样本有限、未检测免疫检查点分子联合表达模式、难以开展详细亚组分析等局限性,这些结果有待在更大、更多样化的高危MDS患者队列中进一步验证。总之,该研究为初治高危MDS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仍需进一步完善和验证。

参考文献

J. Wang, S. Li, H. Jiang, et al. Sintilimab plus decitabine for higher-risk treatment-naïve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efficacy, safety, and biomarker analysis of a phase II, single-arm trial.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2024 Oct 29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Amiee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2月27日
张晓妮
荣成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获益良多
02月27日
侯国栋
平遥兴康医院 | 外科
信迪利单抗联合地西他滨显著改善高危MDS患者的生存率👍👍👍👍👍
02月26日
侯宪民
阳谷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期待学习更多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