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寻根溯源】Asciminib治疗停药后,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或可实现持久缓解:两例案例报告揭示潜在治疗新策略

02月2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一种需要长期用药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方案通常需要患者终身服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这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还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近期,一项发表于Annals of Hematology的病例研究显示,对于传统TKI不耐受的CML患者,使用新型TKI——阿思尼布(Asciminib)治疗达到深度缓解后,即使停止用药,也有可能维持病情缓解。研究报告了两例患者在停用阿思尼布后,分子学缓解持续至少8个月,为CML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尤其为那些因副作用而无法继续使用传统TKI的患者带来了希望[1]该研究强调了阿思尼布独特的变构抑制机制,并呼吁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停药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截屏2025-02-23 22.13.05.png

病例介绍及治疗经过:阿思尼布治疗后持续缓解的两例CML病例

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髓系肿瘤,以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的存在为特征。该染色体由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导致BCR-ABL1融合基因的产生,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持续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失控。TKI的出现彻底改变了CML的治疗,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耐受第一代和第二代TKI,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耐药性。本研究涉及的两例慢性期CML患者,均对多种传统的ATP竞争性TKI药物不耐受。

病例1

患者为75岁男性,诊断为CML时,表现为白细胞增多(158×10⁹/L)、脾肿大(肋弓下1cm)。骨髓检查结果为慢性期CML,并确认存在费城染色体。

治疗历程:患者最初接受伊马替尼(400mg QD)治疗6个月,因出现2级肌痛和震颤而停药。随后,患者改用尼洛替尼(300mg BID),治疗9个月后因2级咳嗽和呼吸困难停药。最后尝试的ATP竞争性TKI是达沙替尼(100mg QD),但仅治疗1个月后再次因2级咳嗽和呼吸困难停药。

阿思尼布治疗与停药:在对三种TKI不耐受后,患者开始接受阿思尼布(40mg BID)治疗。治疗3个月后即达到了MR4.5(深度分子学缓解),15个月后BCR-ABL1水平已无法检出。在持续使用阿思尼布治疗共2年后,患者决定停药。

停药后随访:停药两周后,患者出现了TKI撤药综合征,表现为全身性肌痛和关节痛,症状在皮质类固醇治疗后得到缓解。在停药后长达8个月的随访中,其BCR-ABL1水平仍未被检出,实现了持续的无治疗缓解(TFR)。

病例2

患者为68岁女性,初诊时白细胞计数高达311×10⁹/L,脾肿大(肋弓下5cm)。骨髓检查结果与慢性期CML相符,检测到e14a2 BCR-ABL1转录本。

治疗历程:患者最初接受伊马替尼治疗9个月,因2级水肿和1级色素沉着过度而停药。随后改用尼洛替尼,但因出现2级瘙痒、2级皮疹、2级贫血和3级血小板减少症等多种不良反应再次停药。

阿思尼布治疗与停药:由于对两种TKI不耐受,患者参加了ASCEMBL III期临床试验,并接受阿思尼布(40mg BID)治疗。患者对阿思尼布耐受性良好,治疗3年后达到了MR4.0。在持续接受阿思尼布治疗共5年零9个月后,医生决定尝试停药。

停药后随访:停药后,该患者未出现TKI撤药综合征。在停药后8个月的随访期内,其BCR-ABL1水平虽可检测到,但始终低于可量化的标准下限,同样实现了持续的无治疗缓解。

寻根溯源:阿思尼布的独特机制与全球批准进展

阿思尼布是全球唯一获批的STAMP(Specifically Targeting the ABL Myristoyl Pocket)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与传统TKI根本不同:传统TKI通过与BCR-ABL1激酶的ATP结合位点竞争来抑制其活性,而阿思尼布则结合于靶蛋白的一个全新位点——肉豆蔻酰口袋,通过改变蛋白构象的变构抑制方式,将BCR-ABL1激酶“锁定”于非活性状态。这种独特的机制有望解决CML后线治疗中常见的TKI耐药和不耐受问题。

既往关于停药后实现无治疗缓解(TFR)的研究多集中于传统TKI,而针对阿思尼布停药后的数据相对匮乏。本研究首次证实,无TKI耐药史但存在不耐受的患者,在使用阿思尼布达到深度分子学缓解后,停药是可行的,这填补了该领域的重要空白。

阿思尼布的全球监管批准,正是基于其在关键性临床试验中展现的卓越数据。

  • 美国FDA批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阿思尼布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TKI治疗的Ph+CML-CP成人患者,并于2023年12月进一步批准其用于治疗新诊断的Ph+CML-CP成人患者。

  • 中国NMPA批准:2025年5月14日,诺华(Novartis)宣布盐酸阿思尼布片的上市申请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新诊断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细胞白血病(Ph+CML)慢性期(CP)成人患者。

此次获批是基于关键性3期ASC4FIRST试验数据,该试验充分验证了阿思尼布实现更快、更深缓解的疗效及其良好的安全性。

  • 疗效方面:在新诊断患者中,与研究者选择的第一代或第二代TKI相比,接受阿思尼布治疗的患者在第96周达到主要分子学缓解(MMR)的比例显著更高(74.1% vs 52.0%)。缓解速率上,阿思尼布组达到MMR的中位时间仅24周,比对照组缩短了12至24周。同时,其深度分子学反应(DMR)的实现率达到了对照组的2倍。

  • 安全性与耐受性:阿思尼布组大于3级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因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终止风险减少了一半以上。得益于此,在96周的观察期内,近80%的阿思尼布治疗患者仍能持续从一线治疗中获益,而对照组仅为60%。

小结

本研究首次报告了两例CML患者在停用阿思尼布后实现并维持了持续的无治疗缓解。这为CML患者,特别是那些对传统TKI不耐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和策略。

尽管目前的结果令人鼓舞,但仍需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系统性地验证阿思尼布停药后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阿思尼布停药后TFR的长期稳定性。

  2. 发生分子学复发的动力学特征。

  3. 筛选适合停药患者的最佳标准。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掘阿思尼布在CML治疗中的潜力,并最终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考一考你


以下哪项是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A)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在停用传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后,更容易实现持续的无治疗缓解(TFR)。
B) 新型TKI阿思尼布对所有CML患者都比传统TKI更有效。
C) 对传统TKI不耐受的CML患者,在阿思尼布治疗期间达到深度分子缓解(DMR)后,停用阿思尼布可能实现持续的TFR。
D) TKI撤药综合征只发生在停用传统TKI的患者中,不会发生在停用阿思尼布的患者中。

上期《【寻根溯源】从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到AML伴T细胞分化:一例罕见且致命的转化病例》答案为B

参考文献

[1]             YOUSEFI A, LEVIN M D, CORNELISSEN J J, et al. Sustained treatment-free remission in two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patients after asciminib discontinuation: a report of two cases [J]. Ann Hematol, 2025.

责任编辑:Ashelin
排版编辑:Ashelin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3月02日
卢俞廷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内科
值得学习,受益匪浅。
02月28日
马利平
河南省肿瘤医院 | 放疗科
BCR-ABL1融合基因具有组成型活性的酪氨酸激酶,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02月28日
马利平
河南省肿瘤医院 | 放疗科
BCR-ABL1融合基因具有组成型活性的酪氨酸激酶,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