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肿瘤内科诊疗研讨会 | 马飞教授:共谋肿瘤内科发展,培养未来领军人才

02月19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2月15日-16日,首届肿瘤内科诊疗研讨会于河北召开。本次研讨会涵盖乳腺癌/日间病房、淋巴瘤/儿童青少年肿瘤、胸部/头颈部肿瘤、消化/泌尿肿瘤以及护理五大专场,汇聚了全国各地的肿瘤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肿瘤内科诊疗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会议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进行专访,就会议召开背景及医生培养分享深刻见解。

马飞
内科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癌症中心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北京协和医学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长聘教授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Cancer Innovation 主编、中国医学前沿杂志副主编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
中国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委员会秘书长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委会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秘书长
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副主委

肿瘤内科研讨会:推动肿瘤治疗迈向新高度

马飞教授: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肿瘤内科领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回顾肿瘤内科发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作为中国第一个肿瘤内科,自上世纪50、60年代起,在孙燕院士、储大同教授、徐兵河院士等前辈的带领下,不仅为中国肿瘤内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也为整个肿瘤的诊疗进步做出贡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肿瘤事业,包括肿瘤内科的治疗,从0到1,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中国创新诊疗药物的研发也从既往的模仿国际发展为拥有越来越多的原创研究。

另外,肿瘤诊疗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治疗目标不再是传统的追求延长生存,而是以患者为中心,不仅要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提高治愈率,还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双重提升。因此,肿瘤学科,包括肿瘤内科的未来的发展,需要从既往的“以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在此背景下召开肿瘤内科诊疗研讨会,旨在总结、推进肿瘤内科诊疗模式和思路,以期将肿瘤内科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塑造肿瘤医学未来:加强临床人才培养战略

马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一直是行业内的“黄埔军校”。自上世纪50、60年代以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不仅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肿瘤诊疗骨干和中坚力量,同时也为全国培养了诸多肿瘤临床研究者。目前,全国很多肿瘤临床研究领军人物都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交流和学习。中国研究者开展的原创研究也从原来的0发展为现在在国际上占到15-20%。

随着肿瘤诊疗理念和模式的不断优化,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在培养临床进修医生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和调整。一方面,专业方向方面越来越细化——在原来传统的肿瘤内科专业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新的专业,如骨与软组织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儿童肿瘤、组织细胞肿瘤、黑色素瘤等学科。另一方面,我们作为研究型科室,在日常工作中要求把临床探索、开展满足临床需求的研究放在首要位置,诊疗病房即为研究型病房。其次,对于肿瘤学科未来骨干的培养,我们希望可以做到精益求精,一方面,希望各个学科之间能够融会贯通、相互借鉴;另一方面希望把临床、基础、科研融通,廊坊新院区的建立也为我们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和床位数,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廊坊院区以现代化设施、优质医疗资源及与北京院区的紧密协作为特色,为进修生打造高效学习环境。在这里,您将融入“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的团队,对标国际顶尖癌症中心,在肿瘤防治的征途中实现专业蜕变。  期待与有志于肿瘤学科发展的您同行,以精诚之心,守护生命之光。另外,希望能够针对性的提供交流和参观学习,比如时间方面,设置不等的时间长度;在模式上设置进修和参观学习多个模式;学科上设置多个学科,一次进修即可满足各个学科交流的目标。希望通过进修、学习建立长期协作,帮助各地的青年医生快速成长为当地肿瘤治疗的中坚力量,推进中国肿瘤防控事业的发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官网

www.cicams.ac.cn

学术版、教育、进修报名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Hann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El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