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ESMO Asia | 仑伐替尼再现突破:T+A治疗失败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全新希望

12月13日
来源:ESMO Asia官网
整理:肿瘤资讯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2024 ESMO Asia)于当地时间12月6~8日在新加坡盛大召开,期间将公布众多全球及亚太地区肿瘤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在本届ESMO Asia年会中,韩国学者Changhoon Yoo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多中心II期研究(KCSG HB23-04)以LBA形式在Proffered Paper专场进行展示。该研究聚焦于一线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治疗失败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患者,系统评估了仑伐替尼作为二线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肿瘤资讯】特别整理此次研究的核心汇报内容,以飨读者。

0.png

KCSG HB23-04研究
Changhoon Yoo
助理教授 研究员 住院医师

UUCM AMC 肿瘤学助理教授
UUCM AMC 肿瘤学研究员
UUCM AMC 内科住院医师
擅长领域:肿瘤疾病、化疗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已成为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的一线治疗标准。其中,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显示了显著的疗效,并被确立为首选方案。此外,其他ICI组合疗法(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Rivoceranib、伊匹木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在临床试验中也展现出优于传统多激酶抑制剂(MKI)单药治疗的优势。然而,对于一线ICI治疗失败后的患者,目前尚无全球统一的二线治疗标准,临床医生多依赖MKI作为后续治疗,但这些治疗方案缺乏高质量的前瞻性试验数据支持。

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卡博替尼和瑞戈非尼的二线治疗数据显示,卡博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1个月,总生存期(OS)为9.9个月;而瑞戈非尼的中位PFS为3.5个月,OS为10.5个月。虽然这两种药物在ICI失败后的二线治疗中表现出一定的疗效,但其PFS和OS相对较短,优化治疗方案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仑伐替尼作为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在ICI时代之前已获批用于uHCC的一线治疗,并在真实世界中广泛用于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患者。然而,在ICI治疗进展后应用仑伐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被前瞻性研究系统评估。本研究旨在通过一项多中心II期试验,评估仑伐替尼在T+A治疗进展后的uHC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二线治疗策略提供关键的临床数据支持。

研究设计

本试验为单臂、多中心、前瞻性II期研究,共招募5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主要入组标准包括诊断为uHCC,经过至少2个周期T+A治疗后疾病进展,肝功能为Child-Pugh A级,ECOG体能评分为0或1,且至少存在一个可测量病灶。研究中患者接受标准剂量仑伐替尼(体重≥60 kg为12 mg,<60 kg为8 mg),直至临床获益丧失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主要研究终点为PFS,次要终点包括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不良事件(AEs)。

1.png

图1.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纳入研究患者基线特征

在2023年7月至2024年5月期间,共有50例患者入组并接受研究方案治疗(表1)。入组患者中位年龄为66岁,其中男性占82%。大多数患者的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1分(82%)。病因学方面,病毒性肝炎是主要原因,其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分别占70%和2%。肝功能评估显示,Child-Pugh评分为5分的患者占76%,评分为6分的患者占24%。按照BCLC分期,76%的患者处于C期,12%为A期或B期。肿瘤特征显示24%的患者存在血管侵犯(MVI)。甲胎蛋白(AFP)水平超过400 ng/ml的患者占44%。

在既往治疗中,40%的患者接受过手术治疗,58%接受过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所有患者均接受过T+A治疗,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7.5。一线治疗的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5个月(95% CI 3.6个月~9.4个月)。

表1.纳入研究患者基线特征。2.png

无进展生存期(PFS)

在所有接受仑伐替尼治疗的患者中,中位PFS为5.4个月(95% CI,5.3~5.6个月),达到研究设定的目标4.5个月,显示出仑伐替尼在二线治疗中具有临床获益(图2)。

研究中共有29例患者(58%)发生了PFS事件,表明在既往一线治疗失败后,仑伐替尼在延缓疾病进展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1f43da5a9552700aefd48c45fad52db.png

图2. 研究PFS结果。

总生存期(OS)

仑伐替尼治疗的中位OS为8.6个月(95% CI,8.1~未达到),但由于数据尚不成熟,OS结果需要进一步的长期随访以确认(图3)。

目前研究中,已有26%的患者(13例)发生OS事件,但超过44%的患者仍在接受治疗,这提示可能存在更长的生存获益。尽管如此,初步数据显示仑伐替尼在这一患者群体中可能具有延长总生存的潜力。

5334dfdf34a2ba1dc61f37d342ea5a6.png

图3.研究OS结果。

肿瘤反应

基于RECIST v1.1标准进行肿瘤评估,研究显示仑伐替尼在二线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疾病控制效果(表2)。6例(12%)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36例(72%)患者疾病稳定(SD),疾病控制率(DCR)为84%,而客观缓解率(ORR)为12%。

表2.肿瘤反应结果。

dc9c227ee4f0c964adfab9b457d822e.png

亚组分析

根据一线T+A治疗的TTP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评估仑伐替尼治疗后的PFS。患者根据一线T+A的TTP分为两组:TTP小于或等于中位值(≤6.5个月)和TTP大于中位值(>6.5个月)。

结果显示,TTP≤中位值组的中位PFS为5.4个月(95% CI,2.7个月~NA),而TTP>中位值组的中位PFS为5.3个月(95% CI,3.7个月~9.1个月)。两组患者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3),表明仑伐替尼的疗效与患者在一线 T+A治疗期间的TTP无显著关联(图4)。

0b65f3880696c733b5bc86315a2ea12.png

图4.亚组分析结果。

安全性与不良事件

研究的安全性结果显示,仑伐替尼治疗组中出现了多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其中超过10%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表3)。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为46%,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高血压(8%)、蛋白尿(6%)、食欲减退(6%)和AST升高(6%)。其他较常见但低级别的不良事件包括腹泻(32%)、厌食(30%)和甲状腺功能减退(30%)。研究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也无治疗相关死亡。

表3. 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结果。

192c03be7a650b1323c562eaa508d39.png

研究结论

本研究首次前瞻性地评估了仑伐替尼在T+A治疗进展后uHCC患者中的疗效,结果显示仑伐替尼在此特定人群中具有临床意义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表现。中位PFS达到5.4个月,优于既往多激酶抑制剂的二线研究数据(3.5~4.1个月)。虽然OS数据尚不成熟,但仑伐替尼已显示出作为二线治疗的重要潜力,未来需要进一步随访以验证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填补了T+A治疗失败后前瞻性二线试验数据的空白,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仑伐替尼可以作为uHCC患者一线ICI治疗失败后的备选方案。然而,未来需要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更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并优化治疗策略。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ingsle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ingsle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