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至10日,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将以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在美国圣地亚哥(San Diego)盛大召开。届时,来自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名血液病专家、学者及行业相关人士莅临参会,分享和探讨全球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和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及宝贵的临床实践经验。贝林妥欧单抗是基于BiTE®技术平台开发的免疫疗法,也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CD19/CD3双特异性抗体,今年6月FDA批准其用于年龄1个月或以上Ph- BCP-ALL患者的巩固治疗,无论患者MRD状态。贝林妥欧单抗已在多项ALL关键性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降低复发,开启了ALL免疫治疗新时代。根据ASH官网现有信息,共有26项贝林妥欧单抗相关研究入选Poster Session,【肿瘤资讯】特别遴选其中14项研究内容汇总成文,邀您先睹为快!
摘要号:Poster 2820
题目:在真实的世界中,贝林妥欧单抗联合泊那替尼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CMLBP)患者的疗效
讲者:美国莫菲特癌症中心 Katherine Tobon
研究主要内容:
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7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期间接受贝林妥欧单抗联合泊那替尼(BP)治疗的成人新诊断或R/R Ph+ ALL及CMLBP患者。截至目前,共有62例患者接受治疗。
在1L患者(31例)中,19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TKD突变。IKZF1突变常见(8/20),IKZF1阳性患者仅1例。贝林妥欧单抗中位治疗周期数为5。5例患者在BP期间出现无症状的低水平脑脊液阳性,均通过额外的鞘内化疗清除,后期无CNS/全身复发。30例缓解者中,8例接受了allo-HSCT,21例接受了泊那替尼维持治疗(mP),1例停止治疗。2例患者在mP期间复发,中位TTP未达到,中位OS未达到。
2L患者(12例)中,8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TKD突变,与之前接受达沙替尼治疗有关。1例患者为IKZF1阳性,IKZF1突变见于4例患者。贝林妥欧单抗中位治疗周期数为2。10例缓解者中,4例接受了allo-HSCT,5例接受了mP,1例进展为AML。1例患者在mP期间CNS复发,中位TTP未达到,中位OS未达到。
3L+患者(19例)中,所有患者均接受过除泊那替尼外的TKI治疗,18例患者中有15例出现TKD突变。2例患者出现IKZF1突变,无IKZF1阳性。贝林妥欧单抗中位治疗周期数为2。8例患者未缓解,而在11例缓解者中,4例接受了allo-HSCT,2例因血管疾病接受其他治疗,5例接受mP;3例患者在mP期间CNS复发。中位TTP为8个月,中位OS为28个月。
各线治疗及总体人群中,接受移植的患者的OS无差异。6例在无allo-HSCT的情况下持续分子学缓解的患者在从BP开始的中位数34个月后停止了mP,迄今为止没有观察到复发。
总体而言,BP是一种有效的联合疗法,尤其是在早期治疗中应用时。在晚期合并症患者中使用BP似乎可行,但需密切监测。TKD突变与复发和生存率降低有关,在泊那替尼前接受其他TKI治疗的患者中TKD突变较多。与mP相比,对获得缓解的患者进行allo-HSCT巩固治疗似乎不会带来OS 获益。此外,在分子学缓解持续至少2年的患者中,停用TKI也许是可行的。
摘要号:Poster 2822
题目:单细胞RNA序列测定发现TCF1和BCL11B上调可预测贝林妥欧单抗对B-ALL患者的疗效
讲者:河南省肿瘤医院 尹青松
研究主要内容:
本研究旨在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scRNA-seq)探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B-ALL患者的机制,并确定具有抗白血病作用的特定T细胞亚群。
scRNA-seq数据显示,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后CD8+ T细胞亚群变化显著,幼稚T细胞、效应记忆T细胞(Tem)、短期效应细胞(SLEC)和衰竭T细胞(Tex)的比例大幅下降。而记忆干细胞(TSCM)、中心记忆T细胞(Tcm)、效应T细胞(Teff)和组织驻留T细胞(Trm)的比例则显著增加。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分析表明,TCF7和BCL11B在不同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差异显著,与T细胞分化和免疫反应相关。治疗后,表达TCF7和BCL11B的T细胞从原始和效应记忆T细胞转变为具有高IL7R表达的效应T细胞。治疗前,B-ALL患者中TCF1+BCL11B+CD8+ T细胞的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14天后,反应良好的患者该比例显著增加,而反应不佳的患者进一步减少。
总之,贝林妥欧单抗能促进T细胞亚群的分化,并在B-ALL患者中发挥抗白血病作用。观察到的TCF1和BCL11B的上调表明,贝林妥欧单抗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抗白血病作用,可作为贝林妥欧单抗疗效的早期指标。
摘要号:Poster 2828
题目:贝林妥欧单抗作为高危B-ALL患者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后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讲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Tingting Zhang
研究主要内容:
这是一项前瞻性单臂Ⅱ期研究,探讨了B-ALL患者allo-HSCT后每3个月使用4个周期的贝林妥欧单抗的疗效。迄今已有11例患者入组,他们在接受allo-HSCT后的第一年接受了至少一个周期的贝林妥欧单抗治疗,中位年龄为34(16~62)岁。到开始第一个周期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中位时间为78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10例患者出现的免疫球蛋白A和G降低。治疗期间,3例患者出现发热,2例患者出现头痛,1例患者出现轻度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5例患者出现血液细胞减少症,包括白细胞减少症,2例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例患者出现1级急性GVHD。从诊断到接受allo-HSCT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只有1例患者报告了分子生物学复发,其余患者均保持了持久缓解。无非复发死亡病例报告。
总之,贝林妥欧单抗作为allo-HSCT后的维持治疗在B-ALL患者中显示出初步的可行性和疗效,且耐受性良好。
摘要号:Poster 3494
题目:高危B-ALL患者接受allo-HSCT前的短期贝林妥欧单抗治疗
讲者: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Huizhu Kang
研究主要内容:
本研究旨在评估allo-HSCT前短期BiTE治疗对高危B-ALL缓解期患者OS的影响。共纳入82例年龄为14~65岁、已获血液学CR的高危B-ALL患者,并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两个治疗组:BiTE组和对照组。
两组的基线特征相似,BiTE组未报告移植前AE。两组的中位OS均尚未达到。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与对照组相比,BiTE组的2年OS率(86.5% vs 65.8%,P=0.024)和无事件生存期(EFS)(85.5% vs 65.6%,P=0.021)显著延长。BiTE组的2年累积复发率(CIR)似乎也有所改善(4.8% vs 14.6%,P=0.131)。除竞争性事件外,与对照组相比,BiTE组Ⅱ-Ⅳ级急性GVHD的累积发生率有所下降(14.7% vs 29.5%,P=0.053)。慢性GVHD的发生率(69.9% vs 58.3%,P=0.336)无明显差异。此外,allo-HSCT前短期BiTE治疗既不会增加移植后感染的风险(P=0.810),也不会增加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P=0.823)和EB病毒(EBV)(P=0.800)感染的发生率。
总之,在BUCY预处理方案前接受短期BiTE治疗能够延长高危B-ALL患者的OS和EFS,并可能降低急性GVHD的发病率。
摘要号:Poster 3561
题目:B-ALL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在allo-HSCT前接受贝林妥欧单抗作为最后巩固治疗的结果
讲者:IRCCS Bambino Gesù儿童医院 Mattia Algeri
研究主要内容:
这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贝林妥欧单抗对儿童和年轻成人(YA)患者移植结果的影响。研究纳入了78例在2016年至2023年间接受贝林妥欧单抗作为移植前最后治疗的B-ALL儿童和青年患者,中位年龄为8(1~25)岁。
除1例患者外,所有患者均植入成功。中位随访时间为 23.23 个月,2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72.2%和89.2%。DFS和OS在不同年龄组、预处理方案、HCT时的MRD状态或高风险细胞遗传学特征的患者间无显著差异。CR1患者相较于CR2/3患者有改善DFS的趋势,但OS无差异,主要原因是CR1患者复发的累积发生率(CI)较低(0% vs 29.9%,P=0.05)。在CR2/3患者中,与仅接受化疗和贝林妥欧单抗的患者相比,接受InO和贝林妥欧单抗序贯联合治疗的患者的复发CI显著较低(9.5% vs 40.4%,P=0.023),并表现出更好的DFS趋势(86.7% vs 59.6%;P=0.07)。非复发死亡率(NRM)的CI为2.6%。整个队列中未观察到肝窦隙阻塞综合征或意外的毒性。
总之,在B-ALL儿童和YA患者中使用贝林妥欧单抗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显著,NRM较低,且不影响后续挽救性免疫疗法的疗效。CR1结果支持在一线治疗后对所有有移植指征的患者进行贝林妥欧单抗桥接治疗。对于CR2/3患者,在移植前接受InO和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可提供极佳的DFS率。
摘要号:Poster 3566
题目:移植前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对接受allo-HSCT的西班牙裔成人B-ALL患者的临床影响
讲者: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 Anush Aram Ginosyan
研究主要内容: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4年至2024年期间在接受allo-HSCT的145例B-ALL成人患者,主要为男性(58.6%)和西班牙裔(76.6%),中位年龄为42岁。
移植后3年,患者OS率、DFS率、CIR和NRM分别为83.3%、69.1%、22.8%和8.15%。接受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患者DFS(93.7% vs 61.5%,P=0.016)和CIR(3.3% vs 29%,P=0.038)有所改善,但OS(93.5% vs 80.0%,P=0.16)和NRM(2.9% vs 9.7%,P=0.31)相似。相对于CR1,CR2/3移植患者的OS(P=0.006)、DFS(P=0.016)和CIR(P=0.028)更差。
在单变量分析中,移植前MRD阳性与更差的OS和DFS相关。当控制移植时的疾病状态和MRD状态时,在多变量分析中贝林妥欧单抗组继续具有改善的CIR(P=0.039)和DFS (P=0.019)。对西班牙裔患者的亚组分析显示,使用贝林妥欧单抗可改善DFS(P=0.041)。
6个月3/4级急性GVHD发生率为9.90%,3年GRFS和中度/重度慢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44.7%和39.5%。使用贝林妥欧单抗后,3/4级aGVHD(P=0.1)、中度/重度慢性GVHD(P=0.440)或GRFS(P=0.488)没有显著差异。
本研究表明,接受allo-HSCT的成人B-ALL患者接受移植前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后,尽管细胞遗传学风险较高,但DFS仍可改善,CIR也可降低,且不会增加GVHD风险。这进一步表明将贝林妥欧单抗纳入移植前治疗策略可提高接受allo-HSCT的成人B-ALL患者的预后。
摘要号:Poster 4208
题目:将贝林妥欧单抗作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儿童患者的一线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St. Jude Total Therapy XVII研究
讲者: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 Caitlyn Duffy
研究主要内容:
在Total Therapy XVII研究中,ALL和淋巴细胞淋巴瘤(LLy)患儿接受了基于流式细胞仪的MRD检测和基于新一代测序的基因特征描述的精准医学治疗。本研究评估了贝林妥欧单抗在具有高危(HR)特征或不耐受常规化疗的B-ALL/LLy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
2017~2023年间,共纳入了621例诊断时年龄为1~18岁的儿童患者,其中147例接受了贝林妥欧单抗治疗。116例按照方案适应症接受了223个周期的治疗;31例患者接受了56个周期作为中期治疗的一部分,常见适应症包括胰腺炎、真菌感染、医生选择和培门冬酶过敏等。在符合方案定义的患者中,观察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神经毒性(NT)、发热、以及感染等不良事件(AE)。在接受中期治疗的患者中,也观察到CRS和NT事件。在总共279个周期中,有46个周期发生了57起治疗中断,其中39起中断持续时间≥4小时,19起导致永久性中断。主要原因包括设备问题、医生或家属选择以及AE。最常见的导致治疗中断的AE为NT和CRS。停药的常见原因为NT、心律失常和家属选择。
总之,对于B-ALL/LLy儿童患者,包括不能耐受常规治疗的患者,贝林妥欧单抗是一种可行且耐受性良好的一线治疗方法,并具有可预期的AE特征。为防止治疗中断(尤其是因设备问题导致的中断)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应能提高耐受性。
https://www.hematology.org/meetings/annual-meeting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