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细胞淋巴瘤(MCL)作为一种独特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具有明确的驱动基因和独特的临床特征。MCL的传统标准治疗方案为化学免疫疗法,但对于部分高龄或体能状况较差的患者,化疗的耐受性可能较低,影响治疗效果。本期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映瑜教授针对三例MCL患者的治疗经过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接受专访时分享了其独到的临床见解。【肿瘤资讯】将相关内容进行特别整理,期待为MCL临床治疗与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血液肿瘤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中西部免疫缺陷相关淋巴瘤协作组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血液学专委会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重庆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常委
重庆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常委
重庆市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常委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精准医疗与分子诊断专委会常委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淋巴肿瘤专委会常委
病例一分享
基本信息
一般资料:患者男,58岁
主诉:发现颈部包块4月余,确诊淋巴瘤3月余
现病史:2024-03-10该患者无意间发现右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约拇指大小,韧、活动、无压痛,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患者伴有盗汗,消瘦等症状。
辅助检查
胸腹盆增强CT:2024-03-18 患者双侧腋窝,纵隔内、腹膜后、腹腔、肠系膜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淋巴瘤可能。
PET-CT:1. 全身多个肿大淋巴结代谢活跃,符合淋巴瘤,鼻咽代谢稍活跃,双侧扁桃体代谢较活跃,浸润待排。2. 全身骨髓代谢较活跃,反应性改变与淋巴瘤浸润鉴别。3. 脾大,代谢未见明显异常。
病理:颈部淋巴结切除活检镜下(外院):形态结合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结果,病变诊断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符合套细胞淋巴瘤,考虑为小细胞型。
免疫组化:CD19(+),CD20(+),Pax-5(+),CyclinD1 (+),SOX-11 (+),CDЗ(-),CD5(-),CD10(-),Bcl-2(+),Bc1-6(-), CD2З(FDC部分+),CD21 (FDC部分+),Ki-67(20%+)。
原位杂交:EBERs(-)。
分子检测项目: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结果显示IGH、IGK、I2L基因重排克隆性检测阳性。
本院病理会诊:淋巴组织正常结构破坏,可见单一性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淋巴样细胞小至中等大,胞浆稀少,胞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细块状,核仁不明显,可见核分裂像。
免疫组化结果:CD21(破坏残存FDC网+),CD23(破坏残存FDC网+,淋巴细胞-),CD20(+),PAX-5(+),CD5(弱+),CyclinD1(+),CD10(-),Bcl-6(-),MUM-1(-),C-myc(+,约5%),Bc1-2(+,约80%),P53(+,约2%,强弱不等),CD30(-),CD3(-),Ki-67(+,约20%)。
原位杂交:EBER(-),阳性对照(+)。
病理诊断意见: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结合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符合套细胞淋巴瘤,经典型,请结合临床。
临床诊断
套细胞淋巴瘤IVA期,MIPI评分为低危组
治疗经过
2024-04-17给予R-CHOP方案化疗一程,过程顺利。
2024-05-08 给予R-DHAP方案化疗一程。
2024-5-27返院行CT疗效评价部分缓解(PR)。
2024-05-29给予R-CHOP方案+泽布替尼160mg BID化疗一程,过程顺利。
2024-6-18给予“R-DHAP+泽布替尼”化疗一程。
4程化疗后复查PET/CT:淋巴瘤治疗后,患者全身多处淋巴结显示,部分代谢稍高,Deauwille评分1-2分。另外,患者部分肠道、双肾代谢不均,中轴骨及四肢骨近端弥漫代谢增高。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R)。
2024-07-12 R-CHOP方案化疗动员一程,已行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
2023-08-14末次住院,后无影像学资料,泽布替尼单药至今,后未进行评估疗效,目前状况良好。
病例二分享
基本信息
一般资料:患者男,75岁
主诉:诊断“淋巴瘤”2年余,多程化疗后
现病史:2年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累、气促,与活动无关,无心悸、胸闷、胸痛。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完善胸部增强CT提示全身多发肿大淋巴结,脊柱右侧、肝胃间隙增多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呈轻度均匀性强化,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淋巴瘤可能性大,转移待排建议进一步检查;右肺上叶尖段多个微结节转移?右侧胸腔中-大量积液,临近肺组织外压性不张,左侧胸腔少量积液。
辅助检查
胸腹盆增强CT:2021-02-25患者双侧锁骨上区、双侧腋窝区、纵隔内、心膈角区、肝门区、肝胃间隙、腹腔内、腹膜后、双侧血管走行区及双侧腹股沟区多发肿大淋巴结显示,符合淋巴瘤影像表现,随诊。
病理:2021-03-05 本院病理检查:组织病理学:右侧锁骨上窝淋巴结被膜不厚,结构破坏,可见单一性淋巴样细胞弥漫性生长,部分累及被膜外脂肪,淋巴样细胞小至中等大,胞浆稀少,胞核因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细块状,核仁不明显,可见核分裂。
免疫组化结果:CD21(+,显示FDC网及部分淋巴细胞表达),CD20(+),PAX-5(+),CD19(+),CD10(部分弱+),Bc1-6(-),MUM-1(+),C-myc(+约5%),Bcl-2(+,约90%),P53(+<5%),CD5(部分弱+),CyclinD1(+),SOX11(散在弱+),CD30(-),ZAP-70(-),LEF1(-),CD138(-),TdT(-),CD34(-),CD3(-),Ki-67(+约10%)。
原位杂交EBER(-),阳性对照(+)。
病理诊断意见: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结合组织学形志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套细胞淋巴瘤,请结合临床。
临床诊断
“右颈部”套细胞淋巴瘤 IV期,MIPI-c评分中危组
治疗经过
2021-03-05行R-CHOP方案化疗1程。
2021-03-27、2021-04-18、2021-05-10、2021-06-02、2021-07-21予IR方案化疗5程,并予奈达铂 60mg胸腔灌注治疗2次,治疗好转后出院,2程化疗后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R),其后长期口服泽布替尼维持治疗。
专家访谈
新一代BTKi泽布替尼在MCL治疗中的疗效
南映瑜教授:泽布替尼属于新一代的BTK抑制剂,在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展现出卓越疗效,其目前的适应症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以及MCL等。在无化疗或轻化疗方案中,泽布替尼为MCL患者提供了诸多新的治疗策略。对于身体状况欠佳或年龄较大,无法耐受传统强化疗或自体移植的MCL患者而言,将泽布替尼作为基础靶向药物使用,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今年欧洲血液学协会年会(EHA)上有研究报道,泽布替尼联合CD20单抗,联合或不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用于一线治疗MCL患者时,总生存期(OS)接近100%,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接近97%[1]。在联合新药方面,泽布替尼联合CD20单抗和BCL-2抑制剂可为高危老年MCL患者带来深度缓解。在43例获得缓解的MCL患者中,最佳总缓解率(ORR)为98%,其中79%的患者达CR。91%的MC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情况可评估。在C3和C13(敏感度为1x10-5[uMRD5])时,MRD阴性率为50%和100%。在1x10-6(uMRD6)敏感度水平下,MRD阴性率为分别为26%和87%[2]。
总的来说,在无化疗或轻化疗方案的探索中可以发现,泽布替尼不仅提升了MCL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传统化疗引发的一系列副作用,为MCL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在更多临床试验以及真实世界研究的支持下,泽布替尼在MCL治疗中的应用有望更加广泛和深入。
病例一:初治MCL患者泽布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考量及后续治疗策略
南映瑜教授: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独特亚型,MCL兼具惰性淋巴瘤难以治愈和侵袭性淋巴瘤进展迅速的特点。根据最新的指南推荐,免疫化疗方案序贯ASCT以及CD20单抗维持治疗是我国MCL患者(特别是65岁以下)常用的治疗策略。
既往研究发现,泽布替尼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MCL患者,中位随访了35.3个月后,ORR达到了83.7%,其中77.9%的患者达CR,中位缓解持续时间未达到。中位PFS是33.0个月。36个月的P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是47.6%和74.8%[3]。而在一线适合移植的MCL患者中,BTKi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索,泽布替尼也展示出了临床应用前景。II期BRIDGE研究纳入了适合免疫化疗的年轻初治MCL患者。诱导治疗中,在R-CHOP或R-DHAP基础上联合泽布替尼,随后视缓解情况进行移植或不移植,并以泽布替尼维持治疗。初步数据显示,MCL患者的CR率和MRD阴性率均为100%,且耐受性良好[4]。
在对这例65岁以下的MCL患者进行治疗时,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以及相关指南的推荐,决定先采用R-CHOP免疫诱导化疗。在经过3个周期的化疗后,计划加入了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旨在尽早达到缓解状态,并实现MRD阴性,以为后续ASCT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就目前该患者的治疗意愿以及身体状况而言,我们选择泽布替尼单药维持治疗。该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相对薄弱,并且在化疗过程中出现了IV度骨髓抑制以及明显的肺部感染,所以对进一步的ASCT存在一定顾虑。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一系列相关检测,包括MRD检测、影像学观察以及骨髓检查,以更全面地评估该患者的病情。
病例二:选择泽布替尼作为老年MCL患者维持治疗的考量
南映瑜教授:对于老年MCL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渐上升。目前的临床指南推荐对于该类患者采用免疫化疗后,使用利妥昔单抗进行维持治疗。病例三这位老年MCL患者在接受R-CHOP治疗1个周期后,出现了IV度骨髓抑制,因而对继续化疗表示强烈抵触。考虑到老年MCL患者常伴有多种合并症,传统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并不适合该患者。因此,我们选择了利妥昔单抗联合BTKi治疗方案。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BTKi,展现了优异的疗效及低脱靶效应。目前,该患者处于持续缓解状态,经过8个周期的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已停止使用此药,转而进行单药泽布替尼的长期口服维持治疗。
对于老年MCL患者,泽布替尼具有显著的优势,尤其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老年MCL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合并症,这使得他们在接受治疗时面临更高的风险。而泽布替尼因其分子结构的优势,能够持续占有BTK靶点24小时,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风险相对较低。这对于老年MCL患者尤为重要,能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上所述,泽布替尼作为一种安全性高、便于口服的药物,为老年MCL患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治疗选择,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保障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
1.https://library.ehaweb.org/eha/2024/eha2024-congress/419207/chang-ju.qu.zr.studya.prospective.phase.ii.study.of.zanubrutinib-rituximab.html?f=listing%3D0%2Abrowseby%3D8%2Asortby%3D1%2Asearch%3Dp1120
2.https://library.ehaweb.org/eha/2024/eha2024-congress/419225/anita.kumar.preliminary.safety.and.efficacy.of.boven.28zanubrutinib.html?f=listing%3D0%2Abrowseby%3D8%2Asortby%3D1%2Asearch%3Dp1138
3.Song Yuqin,Zhou Keshu,Zou De-Hui et al. Zanubrutinib in relapsed/refractory mantle cell lymphoma: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from a phase 2 study.[J] .Blood, 2022,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1014162
4. Martin Dreyling, Jeanette K. Doorduijn, Eva Gine, et al. Blood 2022; 140 (Supplement 1): 1–3.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