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韩正祥教授:医学进步推动下的肿瘤全程照护、多学科诊疗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探索

2024年10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由江苏省免疫学会主办的江苏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年会暨第五届彭城肿瘤学术活动于2024年9月27日-28日在江苏省徐州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共聚彭城,聚焦肿瘤领域诊疗最新进展,围绕当下肿瘤诊治的热点难点,共享恶性肿瘤诊治经验,共同推进肿瘤诊疗领域的发展。本期【肿瘤资讯】特邀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韩正祥教授进行专访,对肿瘤多学科诊疗、骨转移管理及肿瘤治疗未来发展方向等热点话题进行讨论。【肿瘤资讯】小编特对文稿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韩正祥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肿瘤科副主任、肿瘤中西医结合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肿瘤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肿瘤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皮肤肿瘤整合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精准医疗分会常务委员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整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科普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整合医学研究会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整合医学研究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理事、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分会常务委员、肿瘤姑息治疗学组组长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会常务委员、肿瘤诊疗多学科协作学组组长
徐州市医学会肿瘤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徐州市肿瘤质控中心主任委员
徐州市免疫学会理事长
徐州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徐州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多学科诊疗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成为肿瘤治疗大趋势

韩正祥教授:结合肿瘤的复杂性日益凸显和肿瘤医学的不断发展,单一的医疗模式在肿瘤疾病进展过程中已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许多患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不得不频繁奔波劳苦,从一个科室转到另一个科室,从一个检查室跑到另一个检查室,甚至有时还需从一个医院转到另一个医院。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各学科间存在的不一致性和不均衡性,不仅影响了患者诊疗的便捷性,也对治疗的可及性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打破这一壁垒,建立多学科的治疗模式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此外,国际交流的需要也推动了多学科诊疗的发展。在不同的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中,不同学科的专家和学者需要进行国际交流,多学科会诊在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家政策对此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肿瘤多学科诊疗的创新模式的重要政策,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肿瘤多学科诊疗的发展。

实行多学科诊疗的意义重大。首先,它很好地保障了患者的利益,使患者不再需要在各个科室间奔波,能够得到更合理、更精准的治疗,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其次,多学科诊疗模式对年轻医生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对年轻医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多学科诊疗模式有助于年轻医生拓宽认知,提升专业素养。最后,多学科诊疗对整个学科的推动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彭城肿瘤学术论坛聚焦肿瘤治疗多学科进展,旨在提升患者福祉

韩正祥教授:此次彭城肿瘤学术论坛在设计会议环节的亮点主要表现在充分考虑到了目前学科的发展与会议设置的关联性。第一,随着转化医学在肿瘤治疗方面日益凸显,大会特别设置了基础研究与临床相结合的论坛对此进行深入探讨。第二,在肿瘤全程管理中,护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会场也增加了护理相关专业研究进展的内容分享。第三,止吐问题作为肿瘤支持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关乎医生的治疗策略,也是患者极为关注的问题,因此止吐治疗也是本次会议设计的一个重点。很多临床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可能忽视了止吐或肿瘤支持治疗的重要性,但随着患者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这一环节变得愈发关键,也是本次会议的一个亮点。第四,大会设计了针对肺癌、乳腺癌、肝癌等常见肿瘤种类的最新治疗进展的平台,对此进行充分交流,旨在紧跟国际前沿,为广大医生提供最新资讯。最后,本次大会非常注重多学科模式的探索,设计了研究者发起的相关临床研究探讨环节,包括多个区域中心合作发起的临床研究,旨在共同探讨肿瘤治疗的最新方案和方式方法,最终使患者受益。

骨转移管理对肿瘤治疗至关重要,需加强全程管理关注

韩正祥教授: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骨转移是一个许多患者无法避免的重要的疾病发展阶段。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以及前列腺癌等肿瘤都容易发生骨转移,许多患者甚至以骨转移作为首发症状,这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使发生了骨转移,这些患者也有可能长期生存。患者长期生活中由于骨转移可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骨折等骨相关事件,因此,对于骨转移,必须提前进行全程干预,包括放疗问题和诊断骨转移的骨修复问题,这些都非常重要。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应关注患者因相关治疗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因此,全程管理非常必要,这也是本次大会设立骨转移专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肺癌治疗策略百花齐放,细胞生物治疗或将成为新趋势

韩正祥教授:关于肺癌的靶向治疗,目前来说,除了大家熟知的针对EGFR、ALK、ROS等精准治疗药物外,第五届彭城肿瘤学术活动还开展了包括肺癌在内的少见肿瘤靶点专场。这意味着未来更加需要精准检测发现新的靶点,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指导。在靶向治疗领域,还有一种ADC药物,它是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的结合体。另外,针对肺癌靶点治疗联合化疗等相关学术探讨已取得了很多进展,如Trop2、HER2、MET等突变靶点等,都是未来在抗肿瘤治疗,特别是肺癌治疗过程中特别值得关注的。耐药问题一直是学界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甚至也是难点,解决耐药性问题目前也在不断探索中,包括化疗、免疫联合治疗、靶向联合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多种方式。在肿瘤治疗方面,细胞生物治疗也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对于部分靶向治疗耐药的患者,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已经开始采用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进行干预,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两例患者几乎获得了PR(部分缓解),且PFS(无进展生存期)已超过6个月。由此看来,未来在克服耐药性问题上,肿瘤的免疫或细胞生物治疗将是重要的方向。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云初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X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10月12日
刘清霞
潍坊市市立医院 | 内科
对待肿瘤患者,从预防肿瘤的发生到肿瘤晚期,都是肿瘤医生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