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陈凯教授:肺癌靶向免疫治疗领域新热点与肿瘤多学科诊疗及肿瘤转化研究新探索与新实践

2024年10月1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由江苏省免疫学会主办的江苏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年会暨第五届彭城肿瘤学术活动于2024年9月27日-28日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共聚彭城,聚焦肿瘤领域诊疗最新进展,共享恶性肿瘤诊治经验,共同推进肿瘤诊疗领域的发展。本期【肿瘤资讯】特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凯教授进行专访,就肺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领域新热点、肿瘤多学科诊疗及肿瘤转化研究等话题展开讨论,以飨读者。

陈凯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主任肿瘤学教研室主任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化疗和生物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
苏州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苏州市抗癌协会理事长
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CMUP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肺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领域亮点突出,联合治疗或为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

陈凯教授:本次彭城肿瘤学术论坛肺癌专场中涉及免疫和靶向相关话题,它们也是肺癌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包括WCLC等大会在肺癌靶向领域主要关注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靶向治疗领域患者人群的进一步细分。目前单纯使用三代药物已进入到使用瓶颈期,想要提升疗效,联合用药是重要的策略。对于突变人群,由于不同亚型患者群体的预后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分型,并通过对不同亚型患者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实现精准管理。例如在化疗联合TKI方面,部分伴随突变(尤其是TP53突变)的患者疗效得到了提升。近期相关研究结果也表明,这种治疗模式并没有产生继发耐药的突变,进一步证明这种联合方式的优越性。
第二,三代TKI(EGFR TKI)靶向治疗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疗效?双抗联合治疗相关研究目前已证明能够进一步提升疗效。此外,在于肺癌全程管理的重磅研究方面,LAURA研究结果提示,对于晚期不可切除的EGFR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进行三代TKI维持治疗,患者可取得非常显著的生存获益。
第三,肺癌靶向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药例如,针对肺癌HER2突变的ADC药物已成为这类亚型患者的标准治疗。在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尽管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免疫联合化疗取得一定进展后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但近期相关大会上,我们看到了针对小细胞肺癌的一些新型ADC药物,如靶向DLL3的ADC、靶向TROP2的ADC,都在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进行了非常好的尝试,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非常有前景的研究结果。此外,针对传统KRAS G12C突变的一些小分子TKI也开展了进一步的联合治疗,对这类患者的疗效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在免疫治疗领域近年相关热点主要围绕围手术期治疗展开,无论在新辅助免疫治疗还是术后免疫相关研究中都看到了非常好的阳性结果。换言之,在围手术期治疗方面,免疫和化疗新辅助联合术后辅助干预这样一个“三明治结构”的治疗模式,已取得了不错的研究结果。近年WCLC大会相关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明,围手术期治疗优于单纯的新辅助或术后辅助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生存获益。在该类患者中,如果能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或临床完全缓解(cCR),患者将实现更优的生存获益。近期公布的NADIM研究5年总生存率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围手术期治疗的绝对获益。

肿瘤多学科诊疗已成临床共识,不同学科应协作并进,为患者全程管理“保驾护航”

陈凯教授: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目前已得到公认,其体现在肿瘤治疗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全程管理的治疗模式,它并非单打独斗,而是体现肿瘤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到现在的微创、靶向、免疫等治疗,体现了一种综合性的团队管理,我们不仅仅是把综合治疗方法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在这样的团队全程管理下,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目前的MDT可能进一步形成“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一方面是为患者创造更好的治疗机会,另一方面是结合不同学科各自优势特色技术,更好的进行统筹规划,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多学科之间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不同治疗方法各自具有其特点,护理及中医药干预等模式在患者全程管理中也显得愈发重要。具体展开来讲,护理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在不同时期合理使用一些中医药干预手段对患者症状及全身免疫状态和不良副反应改善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多学科如何共同协作,为患者全程管理提供更好的体验是我们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肿瘤转化研究不仅需要基础研究团队与临床研究团队的协作,也需要充分临床实践

陈凯教授:近几年,转化研究非常热门,因为我们都希望基础研究能够快速转化为临床实践,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决策或相关药物。另一方面,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也需要通过基础研究进行相关探索和攻克。由此可见,转化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当前转化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涉及基础研究团队与临床研究团队的协作,这也是当前转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基础科学家与临床专家如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对两个团队的优势资源进行协同整合,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此外,转化医学需要非常好的临床实践。我国有非常庞大的患者群体,如何把这些患者群体的数据通过多中心协作,将相关成果尽可能用RCT数据转化为具体的临床需求,也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各大团队各自发展速度较快,但在跨团队转化协作方面,仍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云初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XF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10月11日
雷昕奕
永州市中心医院 | 胃肠外科
创新探索与新实践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