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小细胞肺癌协作组暨河南省小肺免疫治疗高峰论坛—— 共话早期肺癌管理,畅谈小肺长存之道

10月1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4月22日,小细胞肺癌协作组暨河南省小肺免疫治疗高峰论坛盛大开幕,大会特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张国俊教授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胡成平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同时,会议邀请到十余位全国知名肺癌领域专家共聚一堂。聚焦早期肺癌诊断的领域热点及小细胞肺癌的相关研究解读。就此进行了一系列热烈讨论和知识分享,共同促进我国肺癌诊疗水平的提升。

郑州1.png

张艰教授在会上做了《2023早期肺癌诊断共识解读》的学术分享。他指出,肺癌在我国居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之首,严重危害到人民生命健康。近年来肺癌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肺癌的5年生存率也从16.1%提高到19.7%,但仍有约75%的患者在诊断时处于肺癌晚期,错过了最佳根治性手术治疗时机。早期诊断可显著提高肺癌患者预后生存,从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看出,Ⅰ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在77%~92%,而ⅢA~ⅣA期患者仅为10%~36%,5年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早期肺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围绕早期肺癌筛查人群、无创检查、有创检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及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及多学科合作等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临床医生在早期肺癌诊断方面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早期肺癌诊断工作。

郑州2.png

王华启教授在会上发言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的王华启教授在会上分享了《外周病变经气管镜介入诊疗》的临床实践体会。他指出呼吸介入技术将在肺癌诊治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肺外周病变诊治上,将会极大改变早期肺癌的治疗方式。王教授同时强调,近10年来,介入呼吸病学发展迅速,逐渐成为现代呼吸病学中一个成熟的亚专科,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相关科技的发展,各种介入诊疗新技术不断出现,并逐渐应用到以往以传统药物治疗为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极大拓展了个入呼吸病学的应用范围。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也给我们带来了赶超的机遇,国内呼吸介入医师在紧跟国际前沿的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多加思考、总结和创新,注重与相关行业新技术的融合及医工转化,共同促进我国呼吸事业的发展。

郑州3.png

张鹏教授分享主题报告

来自安徽省胸科医院的张鹏教授在会上分享了《小肺长存:真实世界长生存病例探讨》的主题报告。小细胞肺癌(SCLC)作为一种难治性疾病,因其疾病进展快、易复发,临床上存在着巨大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也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所在。在临床实践中,已经采用免疫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了很多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总体而言,临床疗效与研究数据相差不大。张教授强调,在面对晚期小细胞肺癌时,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手段、治疗药物。医生应该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许多患者经过治疗后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另外,每位患者都是独立个体,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观察患者,发现其独特的不良反应或与疾病相关的并发症,积极处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张教授通过分析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临床病例,真实生动地讲解了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可获得更长生存期的的诊疗方案,供大家借鉴。

郑州4.png

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的赵丽敏教授在会上分享了《CASPIAN研究精读》的主题汇报。CASPIAN研究奠定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标准治疗地位,结束了这部分患者近30年治疗选择无更新的现状。由于免疫治疗具有长生存的特点,因此患者长期生存结果令人期待。近期,CASPIAN研究更新了其随访3年后的数据。赵教授借此对免疫一线治疗这部分患者的数据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总结。随着免疫治疗相关研究的不断进步,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疗法或将成为SCLC的一种强有力的治疗手段。在未来我们不仅期待免疫治疗新药的研发,更期待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为SCLC的治疗带来更优的选择和更多的惊喜。

郑州5.png

最后张国俊教授和胡成平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早期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课题之一。新型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推动肺癌的诊断与治疗领域的向前发展。外周病变经气管镜介入诊疗的技术也在不断探索和开展中,对临床实践有积极的影响意义。同时在小细胞肺癌的用药上,随着越来越多免疫治疗药物的开发和相关临床研究的推动,相信未来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指标一定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racy



评论
10月13日
马利平
河南省肿瘤医院 | 放疗科
早期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