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黄振倩教授:浅谈BTK抑制剂出血AE及其临床意义

09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BTK抑制剂作为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重要药物,其疗效已获得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广泛认可。然而,与BTK抑制剂治疗相关的出血不良事件(AE)亦受到关注。临床中常用的BTK抑制剂包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和阿可替尼等,而对于常用BTK抑制剂治疗相关出血AE亟需进一步研究以指导临床实践。【肿瘤资讯】特将相关临床研究内容整理如下,并邀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振倩教授对相关结果进行点评。

研究方法

研究者从2013年第1季度~2023年第3季度的FAERS数据库中提取了与BTK抑制剂相关的出血AEs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和标准化处理,研究者使用ROR和PRR方法对数据进行了信号挖掘,并对MedDRA首选项(PTs)进行了系统-器官分类(SOC)分析。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

从FAERS数据库中收集的报告显示,涉及BTK抑制剂出血AE的报告中,男性患者比例普遍高于女性。具体来说,接受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治疗的男女患者比例分别为57.73%和36.61%,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男女患者比例分别为2.25%和0.95%,接受阿可替尼治疗的男女患者比例分别为50.65%和28.61%。接受3种药物治疗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伊布替尼71.85 ± 11.37岁,泽布替尼73.43 ± 10.10岁,阿可替尼74.21 ± 10.54岁。

在BTK抑制剂引起的严重AE报告比例方面,接受伊布替尼治疗的患者报告比例为72.39%(n = 44,502),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患者报告比例为68.84%(n = 581),接受阿可替尼治疗的患者患者报告比例为78.04%(n = 3,379)。从适应症来看,伊布替尼最常见的适应症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49.08%,n=29 994)、不明确适应症(21.05%,n=12 864)、套细胞淋巴瘤(MCL,7. 40%,n = 4521),而泽布替尼替尼的主要适应症为CLL(21.92%,n = 185)、华氏巨球蛋白血症(19.08%,n = 161)、B细胞淋巴瘤(15.76%,n = 133)。阿可替尼最常见的适应症是CLL(42.96%,n = 1,860)、MCL(9.12%,n = 395)和B细胞淋巴瘤(1.25%,n = 54)。

安全性结果

研究共发现463例出血AE,涉及的MedDRA首选项(PTs)包括挫伤、皮下出血、血尿和脑出血等。其中,伊布替尼相关的出血AE报告数量最高(10,696例),泽布替尼(213例)和阿可替尼(314例)相对较少。

出血AE的报告数量与药物使用指征密切相关。例如,伊布替尼在不明确适应症的使用中患者报告比例最高(21.05%,n = 12,864),而泽布替尼和阿可替尼在不明确适应症的使用中患者报告比例较低。

出血AE的发生率在用药初期较高。研究数据表明,在使用BTK抑制剂的患者中,出血AE主要集中在用药后0-30天内。

研究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BTK抑制剂的使用与多种出血AEs相关,特别是在神经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手术并发症、血管疾病等领域。一代BTK抑制剂非靶点抑制相对更高,这可能是其出血AEs发生率较高的原因。此外,研究还强调了在临床实践中对BTK抑制剂引发的出血AEs进行密切监测的必要性。

研究结论

BTK抑制剂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引发的出血AEs不容忽视。本研究基于FAERS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揭示了BTK抑制剂使用中出血不良事件的具体类型及其与患者基线特征、治疗指征的关联。研究强调了在临床实践中对BTK抑制剂引发的出血不良事件进行密切监测的必要性,特别是在用药初期。此外,研究还提示了在特定情况下,如神经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手术并发症、血管疾病等,需要特别注意出血风险。这些发现为临床医生在风险评估和患者管理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专家点评
黄振倩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血液淋巴瘤专委会委员
中初保粤港澳大湾区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血液肿瘤分会第三届主任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医疗安全协会血液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抗癌协会罕见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血液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血液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第三届常务委员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抗感染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及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编委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编委
《实用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黄振倩教授:该项关于BTK抑制剂相关出血AE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该研究通过对FAERS数据库的深入分析,凸显了在使用BTK抑制剂时对出血AE进行密切监测的必要性。这对于临床医生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时的风险评估至关重要。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BTK抑制剂(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和阿可替尼)的出血风险存在差异,这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制定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一代BTK抑制剂相较于其他2种BTK抑制剂有更高的出血AE发生率,这提示医生在使用伊布替尼时需要更加谨慎,并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选项。由于BTK抑制剂与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合用时出血风险增加,该研究强调了对这类患者进行严格药物相互作用监控的重要性。


另外,研究还指出,出血AE多在用药初期发生,这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关键的监测时间点,及时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


虽然上述研究基于FAERS数据库提供了有关BTK抑制剂出血风险的宝贵信息,但未来的研究需要在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中验证这些发现。除此之外,未来研究还可开发和验证预测模型,以识别出血风险最高的患者群体,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治疗决策。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不仅为当前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信息,也为未来的研究和药物开发指明了方向。随着对BTK抑制剂机制的更深入了解和新药物的开发,有望进一步提高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Xianlin Li, Nan Shang, Qianci Yan, Xiunan Yue, Yang Liu & Xiaojun Zheng (08 Apr 2024): Investigating bleeding adverse events associated with BTK inhibitors in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 Expert Opinion on Drug Safety,
DOI: 10.1080/14740338.2024.2339448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雨晴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k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11日
刘敏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 肿瘤内科
BTK抑制剂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引发的出血AEs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