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利”例精彩 | 突破传统治疗局限,塞利尼索的引入可为继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09月1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骨髓纤维化(MF)是一种费城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可能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或继发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骨髓纤维化,SMF)。


尽管目前已有多种JAK抑制剂获批用于MF治疗,但仍未能实现治愈。塞利尼索是一种选择性核输出蛋白抑制剂,作用于核输出蛋白1(XPO1),在多种血液或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中都具有应用潜力,包括MF患者。既往一项研究探索了塞利尼索对携带TP53WT或TP53mut的JAK2V617F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评估了塞利尼索单独消除MF CD34+细胞的能力。结果显示,塞利尼索单药或联合方案可减少MF CD34+细胞产生的CFU-GM和特定JAK2基因型造血集落数量。这一结果提示了通过塞利尼索抑制XPO1成为MF患者的潜在治疗策略。本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耿良权医生分享一例SMF患者的治疗体会,【肿瘤资讯】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会兰教授进行点评,详情如下。

耿良权
副主任医师、血液学硕士学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血液学硕士学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血液病专业委员
安徽医学会委员
安徽抗癌协会委员
安徽医师协会委员
专长: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微移植,脐血移植,骨髓瘤及淋巴瘤

刘会兰
血液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第四届江淮名医
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中科大附一院输血科主任
安徽省临床输血质控中心副主任
安徽省医学会临床输血分会主委
安徽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及HSCT应用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血液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生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学会肿瘤血液专委会委员
1991.7月血液科工作至今,1999年开始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工作,擅长非血缘脐血移植,至今为止完成脐血移植1600余例,2020年开始兼负责医院临床输血工作

病例简介

患者女,54岁,主诉为“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0年”。2004年患者体检发现血小板增多,无脾脏肿大,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行干扰素治疗控制血小板升高。2017年7月发现脾脏肿大,再次就诊,予以羟基脲联合阿斯匹林治疗,并停用干扰素。2021年9月因脾脏持续肿大伴腹胀加重就诊,开始芦可替尼治疗。

辅助检查

2017年7月

血常规:WBC 22.37×109/L;RBC 5.05×1012/L;Hb 107g/L;PLT 526×109/L;

血DC:中幼粒1%;分叶核83%;E2%;B2%;晚幼红3%;L 9%;M 2%;

骨髓检查:JAK2V617F (+);BCR/ABL P210 (-)

骨髓病理:增生极度活跃,Ag(+++/++++);

骨髓染色体:46,XX;

2021年9月

血常规:WBC 9.92×109/L;RBC 3.08×1012/L;Hb 78g/L;PLT 195×109/L;

2021年12月

骨髓检查:JAK2错义突变;

染色体:46,XX, del(16)(q22;q23)[5]

二代测序:C.1849 G>T 79.2%, BCORL1无义突变C.3268 C>T 3.9%

临床诊断

继发性骨髓纤维化(血小板增多症以后)

治疗经过

一线治疗(2021年9月)
治疗方案:芦可替尼 5mg Bid
治疗效果:贫血加重,脾脏肿大控制不佳
 
二线治疗(2021年11月-2022年3月)
治疗方案:芦可替尼 15mg Bid + PTD(泼尼松 15mg qd, 达拉唑 0.2mg tid, 沙利度胺 50mg qN)
治疗效果:脾脏较末次复查明显增大
 
三线治疗(2023年3月)
治疗方案:芦可替尼 + PTD +塞利尼索(剂量从20mg qw逐渐调整至40mg qw);
治疗效果:患者病情稳定,不用输血,腹胀继续减轻;脾脏继续缩小,丁戊线约1.5厘米;目前仍然接受塞利尼索联合芦可替尼+PTD方案治疗

表1.患者脾脏大小变化

图片1.png

表2. 患者血常规变化

图片2.png

表3. 患者肝功能变化

图片3.png

耿良权医生解析

点击观看专家完整视频

在SMF的治疗中,若患者对芦可替尼反应不佳,可以考虑引入塞利尼索作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在本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塞利尼索呈现量效关系:起始剂量20mg已能初显疗效,而提升至40mg时,疗效更为显著。尽管如此,塞利尼索的最佳治疗剂量尚未确定,仍需通过更多的临床病例积累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来明确。这位患者在服用塞利尼索期间,虽然出现了胆红素升高及转胺酶升高,但可能是合并使用雄激素所导致。因此,在调整治疗方案及监测患者反应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刘会兰教授点评

点击观看专家完整视频

该患者为中年女性,自2004年起病至今已有长达20年的病史,后患者发生疾病进展,最终被确诊为SMF。值得注意的是,疾病若持续进展,可能导致患者因疾病本身或转化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而面临生命威胁。尽管该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偶有未严格遵循医嘱的情况,但从整体治疗过程来看,其治疗方案的执行仍相对规范。

患者在2004年确诊ET之初即接受了干扰素治疗,以抑制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已维持病情稳定多年。然而,2017年疾病出现进展,表现为脾脏肿大和骨髓纤维化,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SMF。随后,患者接受了芦可替尼治疗,但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贫血等副作用,遂予以PTD治疗方案,症状得到改善。同时芦可替尼剂量有所调整,但减量后脾脏控制不佳,疾病控制效果受限。因此,我们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引入塞利尼索,以进一步缩小脾脏。塞利尼索初始剂量为20mg,效果不佳后增加至40mg,脾脏呈现缓慢缩小的趋势。据国外临床试验资料,塞利尼索剂量可增至60mg,或能进一步促进脾脏缩小。

综上所述,患者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案结合了现有新药,有效延缓了疾病进展,维持了病情相对稳定。此治疗案例可视为成功范例,尤其考虑到患者病程之长且目前仍处于稳定状态。未来,若贫血症状持续未改善,可考虑联合罗特西普治疗,通过改善骨髓微环境及抗凋亡作用,与塞利尼索协同作用,以期进一步缓解贫血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鉴于患者已进入治疗后期,新药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抑制病情恶化,可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该患者的治疗成效显著,为类似病例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thilda
排版编辑:TanRongbi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