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大咖解读】魏辉教授:化疗可以治愈白血病?——AML治疗中阿糖胞苷不同剂量如何选择?

09月0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是一种临床异质性较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病情进展迅速。阿糖胞苷是AML诱导治疗中的常用药物,其标准剂量(CDAC)为100~200 mg/m2/天,连续使用5~10天。在AML诱导治疗中,阿糖胞苷通常与柔红霉素(60~90 mg/m2/天,连续3天)联合使用。既往多项临床试验探索了高剂量(HDAC)和中剂量阿糖胞苷(IDAC)作为AML诱导治疗的疗效,但试验结果存在差异。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探索了含IDAC方案在新诊断AML中作为诱导治疗以及巩固治疗的疗效。【肿瘤资讯】特将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并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魏辉教授进行点评。

研究背景

目前,阿糖胞苷联合柔红霉素和高三尖杉酯碱(HHT)是国内常用的AML诱导治疗方案。早期临床试验中,采用IDAC联合柔红霉素和HHT作为AML患者的诱导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然而,与以往常用的CDAC联合方案相比,IDAC联合方案作为AML诱导治疗能否为患者带来更大益处尚不明确。

HDAC通常用于AML巩固治疗,IDAC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也可用于AML巩固治疗。然而,在AML巩固治疗中,与IDAC相比,HDAC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效果是否更佳仍存在争议。

研究设计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开展了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比较了含IDAC与CDAC方案作为AML诱导治疗的疗效,以及HDAC与IDAC联合柔红霉素和米托蒽醌用于巩固治疗的效果。该研究共纳入596例15~55岁的新诊断AML患者(不包括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6岁。

入组患者将通过随机分配接受柔红霉素联合HHT和CDAC(296例)或IDAC治疗(295例)。随后,患者将接受HDAC(N=232)或IDAC第1周期联合柔红霉素,第2周期联合米托蒽醌(N=224)进行巩固治疗(具体研究设计见图2)。自2013年3月1日起,接受CDAC方案诱导治疗的患者在第14天骨髓细胞≥10%,可接受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的第2个疗程诱导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病生存期(DFS)。

更好吃也发丢VB一次饭.png

图1.CONSORT流程图

WechatIMG318.jpg

图2.研究设计图

研究结果

全人群

诱导治疗

  • 在所有入组患者中,本研究的完全缓解(CR)率为82%(485例)。

  • CDAC诱导治疗组在第1个诱导疗程后的CR率为70%,在第2个疗程诱导治疗后的CR率为50%。在方案修改后第14天接受第2个疗程治疗的AML患者中,CR率约为73.9%。

  • IDAC诱导治疗组在第1个诱导疗程后的CR率为87%(256例),高于CDAC诱导治疗组在第1+第2个诱导疗程治疗后的CR率(77%)。

  • 研究者排除CDAC诱导治疗组接受了第2个疗程治疗的AML患者并对余下患者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IDAC诱导治疗组CR率显著高于CDAC组(87%vs.78%)。

表1.两组患者诱导治疗后的CR率

pZrilKQoEMIqKosQYh4sQFdlqHcRkhec.png

  • 在多变量分析中,IDAC治疗方案与较高的CR率独立相关(OR:2.09,P=0.003)

巩固治疗

  • 在接受随机分配的AML患者中,共有109例(18%)患者在第1次CR时接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CDAC诱导治疗组接受移植的患者比例约为17.9%(53/296例),IDAC诱导治疗组为18.9%(56/295例)。

  • 两组AML患者至接受移植的时间间隔中位数均为6个月。

AML患者治疗后的长期生存结果

DFS

在获得CR的AML患者中,3年无疾病生存(DFS)率为61%,其中IDAC和CDAC诱导治疗组的3年DFS率分别为67%和54%(图3)。

图3.png

图3.AML患者接受治疗后的DFS情况
  • 在多变量分析中,与CDAC诱导治疗组相比,IDAC诱导治疗组的DFS更佳(HR:0.64,P=0.002)。

EFS

  • 在所有AML患者中,与接受CDAC诱导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IDAC诱导治疗患者的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58%vs.42%)和存活率(68%vs.59%)均更高。


图、414、10片1.png

图4.AML患者接受治疗后的EFS情况

图片北侧夫人都还不错vu发和一把1.png

图5.AML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存情况
  • 多变量分析中,IDAC诱导方案与较高的EFS率(HR:0.63)和生存率独立相关(HR:0.70)。

  • 研究者排除了CDAC组接受第2个诱导疗程的患者并对余下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与CDAC诱导疗法相比,IDAC诱导疗法与更佳的DFS、EFS和生存率相关。

安全性结果

  • IDAC和CDAC诱导治疗组<30天死亡率相似且均较低。

  • IDAC诱导治疗组中性粒细胞<0.5 x 109/L和血小板<25 x109/L的持续时间更长。

  • 2个巩固治疗组在CR后的累积死亡发生率(CIDCR)方面无明显差异。

亚组分析

  • 在亚组分析中,相对于CDAC方案治疗,中(84%vs.73%)、高(73%vs.37%)风险细胞遗传学异常AML患者接受IDAC方案治疗后的CR率明显更高。

  • 相比之下,良好风险AML患者接受IDAC方案和CDAC方案诱导治疗后的CR率无显著差异(98%vs.95%)。

  • IDAC方案与中风险细胞遗传学异常患者较好的DFS、EFS和生存率相关(图6~8)。

图片就一个好几次吧1.png

图6.中风险细胞遗传学异常AML患者接受治疗后的DFS情况

图片57821.png

图7.中风险细胞遗传学异常AML患者接受治疗后的EFS情况

图片1582230235.png

图8.中风险细胞遗传学异常AML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存情况
  • 其他与AML患者CR明显相关的变量包括细胞遗传学风险队列、NPM1突变型(OR:5.46)、CEBPA bi-allelic突变(阳性OR:17.51)和FLT3-ITD突变。


表2.细胞遗传学风险和基因突变对AML患者治疗后CR的影响

截屏2024-08-29 22.21.23.png

  • 其他与DFS相关的变量包括诊断时的白细胞水平、细胞遗传学风险队列(高风险组HR:5.63)、首次CR时的移植情况以及 NPM1突变(未知型HR:3.47)和CEBPA bi-allelic突变情况。

  • 其他与EFS或生存率明显相关的变量相似,包括诊断时的白细胞水平、细胞遗传学风险(EFS—高风险组HR:5.5;生存率—高风险组HR:4.37)、首次CR时的移植情况以及NPM1(EFS—未知型HR:3.5;生存率—未知型HR:7.32)和CEBPA bi-allelic突变情况。


表3.细胞遗传学风险和基因突变对AML患者治疗后DFS的影响

截屏2024-08-29 22.22.32.png

  • 由于样本量较小,研究者暂时无法确定IDAC方案治疗是否对细胞遗传学良好和高风险的AML患者有益。

  • 与CDAC诱导治疗组相比,IDAC诱导治疗后接受不同剂量巩固治疗的AML患者DFS均更佳(IDAC:71%vs.58%,P=0.03;HDAC:67%vs.52%,P=0.04),但在生存率方面,接受IDAC诱导治疗并进行了HDAC巩固治疗的患者生存率得到显著改善(80%)。


表4.AML患者接受巩固治疗后的生存情况

截屏2024-08-29 22.25.10.png

研究结论

基于目前研究结果,与CDAC诱导治疗相比,IDAC联合柔红霉素和HHT诱导治疗方案疗效优异,可显著提高新诊断AML患者的DFS和生存率,且安全性可控。

魏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
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白血病诊疗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Hematological Oncology副主编
主要从事白血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专家点评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剂量的阿糖胞苷在新诊断AML患者诱导治疗中的疗效,尤其是AML1-ETO与CDAC疗效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联合柔红霉素和HHT的诱导治疗中,相比CDAC方案,IDAC方案的治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CR率,DFS率和生存率,尤其是在具有中风险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中。这意味着基于细胞遗传学特征进行分层治疗,可以帮助识别出可能从IDAC方案中获益的患者群体。对于伴有NPM1和CEBPA biallelic突变的AML患者,这些基因突变可能与更好的治疗反应相关。因此,对于存在这些基因突变的AML患者,使用IDAC方案进行诱导治疗可能提供更好的生存优势。在巩固治疗中,IDAC与柔红霉素或米托蒽醌的联合使用,与HDAC的疗效相当。


另外,进一步MRD分析显示,相比CDAC治疗组,IDAC治疗组的MRD阴性率更高,诱导治疗后的MRD转阴率与患者的长期预后显著相关。因此,MRD也可作为中风险细胞遗传学异常AML患者选择巩固治疗方案的依据。


研究中尽管IDAC诱导治疗组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更长等不良反应,但并未显著增加早期死亡率。这表明,在对AML患者中进行IDAC诱导治疗时,适当管理毒性反应,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既往开展的HOVON-SAKK、SWOG、ALSG 和德国AMLCG研究结果显示,在AML诱导治疗中使用HDAC并不能提高生存率。这些研究结果与本研究之间存在重要差异。经过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可能由以下几个原因导致。


首先,本研究采用的是IDAC而非HDAC。其次,本研究使用了较低剂量的柔红霉素,但引入了HHT。第三,本研究纳入的AML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6岁,而HOVON-SAKK和ALSG研究的中位年龄分别为49岁和43岁,高于本研究。第四,中国人和欧洲人后裔在AML的细胞遗传学和/或突变谱学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另外,本研究良好和中等风险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比例为89%,高于其他随机临床试验。上述原因均可能造成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相关研究之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为AML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在伴有特定基因突变和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中,IDAC方案的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Wei H, Wang Y, Gale R P, et al. Randomized trial of intermediate-dose cytarabine in induction and consolidation therapy in adul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J].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20, 26(13): 3154-3161.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PP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04日
苗军程
金乡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化疗可以治愈白血病?——AML治疗中阿糖胞苷不同剂量如何选择?